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愣了一会儿,这才犹犹豫豫地说道:“裴右卫之罹难也,朝廷方在访查凶手,曲直未能明晰,是故不便旌表……”即便是在执行公务期间,倘若裴丕是因为自身原因——比方说急病,比方说私人恩怨——而挂掉的,那也不符合旌表的条件不是?
  裴该当即瞪眼斥问道:“既云为羯贼奸细所害,如何不便旌表?!”
  “这……为羯贼奸细所害云云,裴右卫遇害翌日,便即通报右卫军,奈何右卫军不肯接受……”
  “审讯若实,堂堂尚书省如何倒要听右卫的意见?审讯若不实,难道国家重将于都中遇刺,这般大事,都可以敷衍塞责么?且相隔数日,尚书又在做甚?结果安在啊?!”
  一连串的质问,把祖纳彻底给打蒙了。要说祖士言此人,“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但论到具体办事上,不但不如祖逖远矣,恐怕就连他瞧不起的小兄弟祖约都比不上……原本想来,既为朝廷重臣,说话自当温雅而讲艺术,大司马必娓娓而责,自己就徐徐撇清,引经据典、剖析时势,且得交锋好一阵子呢。没想到裴该一上来就直指问题核心,而且说话这么不客气……
  今日大司马之威,实在过于往日……也不知道是因为兄弟之死,真把他给气着了呢,还是万军环簇之下,毫无忌惮,所以本性暴露了……
  ——裴该心说对啊,我兄弟都死了,你让我再客客气气,拐弯抹角地跟你玩儿政治辞令?这不扯淡哪嘛!
  无奈之下,祖纳只得拿旁人做挡箭牌:“此案,实为和尚书所审断,或有含混之处;奈何五校多奔散,其后再命邓、殷二尚书审,则更难明真相矣……”
  裴该冷笑道:“我闻明达的首级,实祖尚书所持归。其中隐曲,明达必不能毫无所知,为何竟允其自刭啊?是尚书之意,还是宫中之意?!”
  祖纳本能地回答道:“绝非尚书省之意……”随即发觉不对,赶紧解释:“亦非宫中……天子之意,乃是明达畏罪自刭……”
  裴该一撇嘴:“死人不能开口,自然由得卿等卸责!”


第四十一章 图穷而匕见
  裴该与祖纳谈不移时,便即将之斥退。
  他最后放的话是:“尚书如此颟顸,国事岂可由汝等调度?我明日便当往觐天子,弹劾诸位,并请天子别委员彻查此案!”
  裴该最初的想法,是让裴诜甚至裴嶷去负责此案。虽然估计也调查不出什么结果,裴丕之死不管是偶发还是别有阴谋,既已促成自家上洛,那对于大局而言,真相也就不重要了。换言之,真相如何,只有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想要搞明白,而即便搞明白了,也未必可向天下人宣告,多半裴嶷等人会由此攀牵朝臣甚至天子,为自己更进一步扫清道路。
  此等事,自己不便阻拦,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图穷匕见,也不打算阻拦。只要别引起太大波澜,杀得人头滚滚,甚至于脱出自家掌控即可。
  然而裴嶷等人却并不赞成裴该的想法。
  对于弹劾诸尚书,自然是一致通过的,起码要入和济那蠢蛋之罪,并且把荀邃与其党羽给扳下台。殷峤、卞壸都是自己人,梁允为盟友,又急急忙忙跑来表忠心,自可不动;至于祖纳,为了不刺激随时可能归洛的祖逖,也暂以保全其禄位为宜。
  而至于撇开尚书省,请求天子派谁再去调查此案,裴嶷说:“我与子羽,不但出于一族,且非朝臣,不当夺尚书之柄也。”
  相关同族亲眷之事,我们肯定是要避嫌的。但更重要的,我们都是行台之吏,不是中朝之臣,除非先加一个中朝的官号,否则没道理从尚书省手里把调查之权给抢过来啊,这不合制度。
  “乃当奏请一中朝大臣,肩此重任。”
  裴该点点头,就问:“卿等认为,以谁为宜啊?”
  裴嶷早就胸有成竹了,当即回复道:“唯华敬则可使。”裴诜补充一句:“臣请往见华公,求其应允此事。”
  华恒贵为门下省的主官,此时朝臣之中,唯处太尉荀组之下——门下侍中和尚书仆射本来平级,但华恒的资历可比荀邃要高得多了——则以他来接替尚书省审理这个天大的案子,完全够格啊。况乎华敬则的态度表面上中立,其实多少偏向西党一边,则由其肩此重任,最终结果肯定会对裴氏有利的。
  然而,即便奏请天子,且天子允可了,倘若华恒本人不愿蹚这趟混水,自可以找出种种理由来推拒——极端一点,他当即挂冠而去,你又能怎么办呢?如此一来,反倒有损裴氏的颜面。所以裴诜提出先期去跟华恒打个招呼,恳求他应允所请,实亦在情理之中。
  当然啦,裴该很清楚,裴诜此请,必然不会是仅仅去劝说华恒应命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可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尤其在这种动摇天下的大事面前,必须也唯有发挥部下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整个集团凝神聚力,且不至于象大型恐龙那样反应迟缓。反正裴该已经清楚地在裴嶷前面画下了一条红线,只要不越线,少少的自专,亦无可虑,且不必虑。
  什么红线呢?不可背弃与祖逖的盟约,不可损害抗羯的大局。
  而就这条红线而言,虽然未必传达给了王贡——因为他久在关东,少归长安——但即便王子赐实际策划了裴丕之死,也不能算是越线了……
  最关键的,裴该此前担心祖逖在荥阳转胜为败,所以一直在长安站定脚跟,不肯遽前一步,裴嶷等人想要拱他上位而掀起的飓风,于他实为苦事。而如今羯贼已退,裴该又下定了决断,则此风不但不足扰,反倒是他前进的助力,他只要稳稳地把住舵,别一个不慎被风浪掀翻即可。
  不知道为什么,裴该心中突然泛起了一句雪芹公的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因此他略一思忖,便即允可了裴嶷、裴诜的献言。随即裴子羽便乘车去拜会华恒,摒退众人,进行了整整一下午的密谈。黄昏时分,华恒备车入宫,来见司马邺。
  ……
  司马邺在宫中焦虑万端,负手彷徨,不知该如何是好。
  裴该抵达洛阳的消息,自然是接到了,但他却无法召朝臣前来商议此事。右卫实控扼宫城诸门,相关国事可由宦官外传、小吏内禀,右卫只会搜身,不会阻拦,但具体到召见大臣,就没有那么方便了——甚至于皇后大长秋梁芳都被阻于宫外。
  就此引发了宫内普遍的恐慌情绪,一时之间,宫人、宦者皆有忧色,司马邺以问朱飞,朱飞唯敷衍而不肯答,但随即他就从皇后嘴里,听说了种种的流言蜚语——
  有说大司马率兵入京,是来清洗朝臣的,关西军业已包围了尚书省;有说荀邃等往见大司马,结果全被扣下,要他们承认设谋暗害了裴丕;有说祖逖已然还师,与关西军在东门外激战;还有说右卫即将进宫,不但要彻底接管宿卫,还打算在宦者、宫人中大索,捕拿明达的党羽……
  司马邺责问朱飞,朱飞劝道:“流言不可信,陛下请安坐,慎勿因此劳心……”
  司马邺斥喝道:“汝云流言不可信,然外间事,其实如何?”朱飞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宽慰天子说:“如昔索綝害阎鼎,大司马复害索綝,此等事,唯天子不涉其间,自然无忧,外臣纷扰,可由他去。”
  司马邺垂泪道:“我自无忧,唯虑皇后……倘有播迁之事,皇后方有身孕,安能远行啊?”
  他倒不担心朝臣如何,怕的是裴该真跟祖逖起了冲突,到时候一起来抢天子,裴该抢到了,肯定要往长安运啊,祖逖抢到了,也起码先奉驾前往洛东……这路事儿孝惠皇帝就遭遇过不止一回了,先被司马越拉去攻司马颖于邺城;复为司马颖将石超所获,裹胁入邺;时隔不久,司马颖为王浚等击败,挟惠帝还洛;然后在洛阳屁股还没坐热,又被张方劫持去了长安……
  也不过就是十几年前的事儿,司马邺已有记忆;况且类似颠沛流离之苦,他本人也是遭受过的,那种日子,想想就会胆寒。再者说了,如今自己不是一个人,身边儿还有皇后,皇后肚子里还有个小的……他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不管朱飞如何解劝,司马邺仍然愁容难开。正在烦闷,忽然得报,说华侍中入宫请见,司马邺如同捞着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当即跳将起来,便叫:“快召,快召!”
  朱飞心里却是“咯噔”一下,心说右卫隔绝内外数日,大臣不能觐见,怎么如今却放华侍中进宫了?则华侍中肯定是得到了大司马的首肯,甚至是大司马的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