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联络。
掖县令就是苏峻,字子高,长广郡掖县人——跟陆和是大同乡。他本诗书传家,其父苏模做到过安乐国内史,苏峻本人十八岁举孝廉,出任郡主簿。但还没等他崭露头角,“永嘉之乱”就爆发了,苏峻纠合县内数千家,结坞自保,并且派长史徐玮到周边各屯去宣示王化,又收枯骨而葬,就此赢得了人心,青州东部各坞堡咸推他为盟主。
曹嶷在青州,多次遣使笼络苏峻,任命他为掖县令,苏峻不受其命,但也以掖令自称——当然啦,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若从曹嶷,即是汉之掖令,苏峻自称,是晋之掖令。
只是曹嶷势大,苏峻不得不虚与委蛇,并且当石勒进攻青州的时候,本着唇亡齿寒之义,苏峻也曾率各坞堡之卒增援过广固,颇给石勒吃了不少苦头。等到石勒退去,曹嶷便想要趁机一统青州,初时境内大蝗,不克动手,去年收成还算不错,他就开始向苏峻发起了猛攻啦。
苏峻终究力弱,被曹嶷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正想放弃旧有基业,败逃去海边,忽然听闻徐州大军北伐,于是急遣徐玮间道来与谢风联络,希望能够与徐州军南北夹击,共破曹嶷。
谢风虽然召见徐玮,但他本人对于战略方面缺乏考量,所以特命王贡在旁辅佐。王贡就代他向徐玮问话,先详细询问了青州的情况,也包括曹嶷和苏峻的实力,然后问道:“徐先生,我为别军,止两万人耳,不知若与贵部夹击曹嶷,有几成胜算可以攻克广固啊?我闻广固险塞,又内储曹嶷多年积蓄,粮秣不缺,恐不易遽下吧?”
徐玮回答道:“曹嶷所部虽号十万,真正能战者寥寥无几,否则苏令也不能以坞堡散卒,与之周旋达数年之久了。只要我等再联络邵乐陵(乐陵太守邵续),三面夹击,则曹嶷必败无疑。只是诚如尊言,广固险塞,旦夕之间难下,但只需长期围困,世间又岂有不能克陷之城呢?”
王贡笑笑:“先生不要诓语,请实言相告,以先生看来,三路合围,须几日才能攻克广固?”
徐玮倒也老实,叹了口气:“非一年不可……”
王贡斜眼瞧了瞧谢风,随即一摆手:“先生可先下去休息,待我与将军商议之后,再通传先生。”
徐玮出帐之后,谢风就问王贡:“先生还有什么可与我商议的?我奉都督之命,此番北征,本为威吓曹嶷,并无与其交锋之意——除非彼有南下侵扰徐方之势。且都督也从未命我招揽青州豪强,若是顺手而为,本无不可,但若要围困广固经年……如先生所言,我还想尽快了却此间之事,好西去追随都督,杀入河南,恢复故都呢……”
王贡笑笑:“若苏峻不遣人来,我等自然无须理会;今既使徐玮等来联络,又岂有不纳之理啊?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祸’。”
谢风皱眉问道:“然则以先生之见,该当如何答复徐玮?”
王贡答道:“徐玮既来联络,则苏峻数千兵马唾手可得,弃之可惜。诚如将军适才所言,倘若与邵乐陵、苏峻联军,可轻松击破曹嶷,何乐而不为?然而广固坚塞,非旦夕可下,若我军被牵绊于此,恐坏都督大计。故此贡以为,不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看苏峻可肯相从否。”
谢风沉吟少顷,最终还是犹犹豫豫地说:“此事甚大,须报都督定夺。”
王贡摆手道:“将军,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倘若先问都督,书信往来,非止一日,苏峻若见我等犹疑,倘若转而投向曹嶷,又如何处?为今之计,只能请将军先下决断,若都督不允时,再做区处可也。”
他见谢风还在犹豫,便即一拍胸脯:“倘若都督责罚,贡愿一肩担之,绝不连累将军!”
王贡是素来独断惯了的,想当初听说杜曾杀胡亢而并其众,他都没派人通知陶侃,就自作自为地前去游说杜曾反正,为此而导致与陶侃兵戎相见,自己也成了叛臣。但是“将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吃了一场大亏,王贡却仍然难改积习,见着好机会就搂不住,定要将事情办成不可。
故此在他的反复劝说之下,最终谢风只得允其所请。于是王贡就再请徐玮进来,对他说:“我军此番北上,本无意攻伐曹嶷——裴使君奉命讨伐胡虏,意在河南,安有余暇顾及青州?曹嶷不过冢中枯骨耳,原不足虑,我等此来,不过欲威逼之,旋控扼黄河渡口,保障大军侧翼罢了……”
徐玮听了这话,不禁失望,才想逞口舌之利,加以游说,却被王贡摆摆手,制止了。王贡随即说道:“既奉裴使君之命,又岂可节外生枝?然而……”话锋一转——“曹嶷肆虐青州,苏令坚不肯从贼,以游散之卒、微弱之势而能与之相拮抗,实我晋之纯臣也。若不相救纯臣,又如何高张驱胡复都之大旗,使天下归心,百姓景从?故此我意,请苏令南迁而来东莞暂驻,以避曹嶷锋芒。东莞为徐州之地,若曹嶷还敢来侵,裴徐州又岂肯坐视?即便大军在洛,不克归还,广陵、临淮、下邳、彭城守卒尚有万数,北救不难也……”
其实裴该留守四郡国的部队有没有一万人,到时候会不会北上去救东莞,其实王贡也不清楚,他只是随口扯谎罢了。
“至于曹嶷,我当亲往说其反正,即不肯幡然改悟,亦必使其不敢南下——苏令在东莞,可屯田积粮,徐徐恢复,当无忧矣。”
这话说白了,就是我现在没空去救你,更不可能跟你一起夹击曹嶷——那对我们有啥好处啊?你若想活命,还不如南下归附徐州吧。
徐玮答应回去向苏峻复命,先商量一下,再作决断。随即王贡就为谢风写下文书,遣快马传递至裴该大营——终究是才刚依附,甚至还没能通过考察期,他也不好太过专断自为,蒙着头不报告,等事成了再说;再者说了,他王子赐也没有这个权限啊,正经谢风才是这一路的主将哪。
所以书信递出的时候,苏峻尚未答允南下,而王贡也还没有前往广固去见曹嶷。
……
裴嶷和陶侃并头读完了信,随即在裴该的首肯下,把大致内容向诸将陈述一遍。甄随当即就说:“我等足以破胡,谢风不必再来,可使攻打广固,若能杀了曹嶷,青州唾手可得——都督是青、徐都督,如今才有半个徐州,名不副实,多难看相!”
裴嶷笑笑:“甄督学问大长,竟然能用‘名不副实’四字了,可喜可贺。”随即转向裴该,问道:“我不晓苏峻何如人也,使君可知其人否?”
裴嶷原本僻处辽东,对于中原情势所知甚少,要等到了徐州,才在卞壸的帮助下疯狂补课,把徐、扬、兖、豫、江、荆、司、冀等数州的情况都摸了个八九不离十。但问题以他的身份地位,就很难注意到苏峻啊,那不过偏远地区几家小坞堡的盟主而已,麾下不过数千人,且苏峻本身的门第也不高,最高做到郡主簿,就连目前这个县令也是自称的……他有什么资格可使裴嶷关注?
故此裴嶷才询问裴该,不过在他原本设想中,估计裴该也仅知其人姓名而已,没想到裴该当即撇嘴而笑:“我知此人,是又一曹嶷也。”
裴嶷闻言一愣,随即会意,裴该的意思,是说苏峻颇具野心,且首鼠两端,将来或可如曹嶷一般,为割据之雄。
裴该也在考虑王贡的建议,因为此前他并没有起过招揽苏峻的念头。固然苏峻挺能打,而且出身低、力量弱,说不定挥挥手就能招过来了,问题他对这位苏子高实在没啥好印象……
在《晋书》中,苏峻与王弥、杜曾、杜彛⒆嬖迹酥劣谒锒髂侵帜袢瞬⒋粼艨堋⑴殉迹艹簟F涫蹬岣酶照欣康墓彩且耘殉级盏模谴渴潜槐莆弈巍
在原本的历史上,郭默后来逃归江东,成为东晋大将,还曾经率兵抵御过苏峻的叛军。等到苏峻授首,朝廷恐怕郭默势大难制,就征召他为右将军,入朝侍卫,然而郭默乐为边将,志在御胡,不想去建康做摆设,就此双方渐生嫌隙。
郭默与平南将军刘胤不睦——刘胤的参谋张满等人鄙视郭默出身低,竟然光着膀子与之相见——恰逢刘胤被诏还都而不肯从行,郭默认定他有反心,于是在部属的挑唆之下,便矫诏而杀刘胤。他把刘胤的首级献去建康,王导害怕了,就想要承认既定事实,谁想陶侃不认,当即宣告郭默之罪,发兵讨伐——王导也只得把拟定封赏郭默的诏书又收了回去……
查其原委,郭默虽有擅杀之罪,实无反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