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现在的情况和汉初有几分相似,大家都知道无论江东又或者并州、幽州各种私铸钱币盛行,而且质量低下,一旦我们的新币推向市场就能很快占领整个市场。虽然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损失很大,但是若能让我们的货币成为市场上唯一的货币绝对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陛下这是在为今后的统一做准备吗?”在场众人包括司马遹自己都不是很了解当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的利弊,因此面对众人给出的这个答案,司马遹只好模棱两可的表示认同。
“邓大人,在下有个问题想请教阁下。我朝铜矿一向紧张,很多铜矿都在并州以及江东境内,蜀地虽然铜矿资源丰富,但质量方面不知可支撑的起朝廷发行新币?我朝要铸造洪武通宝这样好成色的铜钱可是需要大量优质的铜料,朝廷哪儿来如此多的铜矿,收集前朝的旧钱和旧铜器或许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可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啊。”首辅张宾想了一下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虽然他已经被司马遹说服了,但张宾非常清楚华夏极度缺少铜矿,几乎历朝历代都曾出现过“钱荒”。后世唐朝如此,后来的宋朝也是如此。宋朝更是三令五申,并在边境设卡,严禁铜钱外流。
司马遹听罢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枚铜币掂了掂问道:“诸位大人难道没发现这铜钱同以前的铜钱有些不同吗?”
不同?难道不是用铜铸造的?不是啊,就是铜嘛。张宾、裴危等人反反复复的看着这小小的铜钱想要看出其中的奥秘来。
却听一旁的邓冲说道:“这钱是用红铜加水锡铸造的。至于红铜是由户部提供的。说实话这批红铜的质量很不错。所以这次的洪武通宝成色才能如此好。”
听到这儿张宾不由楞了一下,他象发现了什么似的连忙回头朝杜锡问道:“杜尚书,户部的这批红铜从何而来?难道,难道说朝廷发现了一个大铜矿吗?”
面对众人的疑问司马遹和杜锡相视一笑道:“是,也不是。这是‘倭铜’。”
“喔铜!”众人一口同声的问道。心想‘喔铜’是什么东西?这不就是红铜嘛。
却听司马遹解释道:“准确的说这是东瀛倭国出产的红铜。东瀛的倭国虽然地贫人稀,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们知道那里出产白银。当然也出产大量的红铜。这‘倭铜’几乎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就能收购到,且数量庞大。中原这些年来战事纷纷,百姓对铜钱的需求其实非常小。用从倭国进口的红铜加上我们本土的铜料完全可以供应朝廷的铜钱铸造。”(未完待续。)
第 171章 大晋皇家钱庄
说起这点倭铜还是青州刚刚起航的海军福船舰队的功劳,自从司马遹视察万青州造船厂之后,造船厂就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到了300年底,第一支由三艘200料的福船组成的贸易船队,从威海卫军港出发前往朝鲜三韩、倭国。
经过两个多月的小心试航,三艘福船终于平安回来。他们不但带回来沿途详细的水文地理环境,同时还用船上一艘艘的茶叶、丝绸、织布等商品换来一船船铜矿和银矿。后来大受鼓舞的海军又组织了几次远航,每次都成功运回大量铜矿和银矿。
一开始负责青州军港的朱正非常担心司马遹指责他们不务正业,因此海军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的瞒着朝廷这个消息。直到青州刺史山简发现了一丝端倪后,青州军政两方的头头们才将这个消息紧急上报!
而这个时候邓冲刚刚说服司马遹放弃了通过发行货币发财的打算,司马遹正在为发行货币铜矿不足而担心,谁知青州送来的红铜让司马遹大喜过望。他不但没有下旨申饬海军,反而大大赞扬了对方,要求青州上下必须加大对海外贸易的支持!
至于海军方面,除了保证曰常军事训练外,司马遹要求他们立即组织一批专门从事对海外贸易船只,交由新成立的海军贸易局负责。
“这个消息由于刚刚传来,还没来得及与各位沟通,希望各位大臣心中不要有什么芥蒂!”听了司马遹这么一解释,张宾等人颔首着露出了恍然的笑容。
缺乏优质的铜料铸钱是中国历代的一大难题。现在有了这么一个铜原料的供应地就不会再出现“铜荒”或“钱荒”。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意味着国家既能维持铸钱业又维持稳定的铜钱通货。而这些都是保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证军事防务的前提。
但就在这时坐在左手第三位的王衍皱着眉头说道:“可是陛下既然我们这么需要铜矿,那干嘛还运回银矿,全都换成铜矿不是更好吗?”王衍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华夏缺乏银矿,银子很少被当做货币使用,基本是用来作为装饰品。
王衍的一席话又引来了众人的议论。是啊,既然银子暂时不是必需品,朝廷似乎没有必要大规模储存银矿。在民间,虽然有富户将银子熔铸成锭子储藏起来,但很少有人来用金银交易,除非一些大宗交易或者与西域国家交易才会用到一些银块。
“呵呵,答案就在这里。”说着司马遹伸开手掌,只见数枚银光闪闪的钱币正躺在司马遹手掌内。将剩余的分给几位内阁大臣,司马遹微笑着拿起其中一枚,介绍道:“这是钱庄刚刚用倭国银矿铸造的银元!”
“这是由钱庄统一铸造的银制洪武通宝,重七钱二分,银八八、铜一二。经过朕与钱庄、户部协商后决定废除原来以重量计值的‘银两制’,设立‘银法’。以银为材料铸造银质洪武通宝。以一枚洪武通宝为一‘圆’来作为计量单位。朝廷的税赋、收益、饷银、薪水均以这种洪武通宝银币计算。”
“从今往后市面上银子只能以这种规格的银币形式流通,不再使用原来以重量为单位的银块来交易:既‘废两改圆’,并以银币为本位币,铜钱为辅币。朝廷规定的兑换率为一圆银币兑换100枚大钱;兑换1000枚小钱。”
底下的大臣们一边听着司马遹的介绍一边仔细观察着这种银制洪武通宝。银币中无方孔,正面上方镌有“隆武通宝”,中间为“壹圆”,下方有一行“库平七钱二分”的字样。背面则镌有“国朝制钱”、盘龙图案及发行年份。
正在这时,却听一旁的裴危率先提出疑问:“陛下,将银两按照铜钱的方式发行是否可行呢?我朝乃至前朝都没这样的先例啊。”
“呵呵,这正是朕要说的第二个问题,由于大家都没有发行银币的经验,再加上我朝向来缺乏银矿。因此在没有足够银块储备前提下,朕暂时不准备发行银元,此次只是拿出一些样品供大家欣赏。这次只发行铜钱,一方面是为朝廷积累发行货币经验,另一方面则给朝廷积累银块储备提供充足的时间!”
“陛下英明!”
“陛下,朝廷这次统一发货币,那么以后货币的发行全都由钱庄负责专营吗?这钱庄将由哪个部门管辖?”户部尚书杜锡问这个问题不是无的放矢,他身为户部尚书当然希望像钱庄这样的‘权力’部门交给户部管理。
“当然,今后朝廷的货币发行将由大晋皇家钱庄负责,他们将全权接管货币发行的重责,而且这也是他们的唯一职责。至于钱庄的管理嘛,曰常工作就交给邓主事他们,当然钱庄也是朝廷的一个机构,关键时刻也受内阁的直接管理!”司马遹笑着解释道。
听了皇帝这么说,张宾暗中送了一口气,一开始他确实担心皇帝会将钱庄划给户部管理,虽然这不会削弱他首辅的地位,但会大大加强次辅、户部尚书的权力。如今司马遹这么一弄,等于将皇家钱庄交给他负责。
半个月之后,经过周密准备,大晋皇家钱庄终于开张了!
为了向皇帝示好,很多提前得到消息的世家大族,纷纷将家中储存的高质量五铢钱拿出来准备到皇家钱庄兑换。而一些普通百姓出于对司马遹的信任,他们纷纷将手里的劣币、良币统统翻找出来,准备也到钱庄进行兑换!
“都给我快点,再晚钱庄可就关门了!”
王衍家大管家催促着二十几个推车的伙计,一脸焦急的吼道。车上全是王家准备兑换新币的铜钱,足足有两万贯,好几万斤重呢!
由于王衍是内阁大臣又亲自见过洪武通宝的质量,所以内阁会议结束后,他就让下人们准备好兑换用的旧钱。一接到钱庄开业的消息后,王衍就叫家里的管家匆匆忙忙赶来!
除了王家外,其他诸如羊家、裴家等世家也纷纷向众人做出表率,在世家大族的带领下,洛阳城内瞬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