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语秋年-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锦锦突然想起王听桃和南明的事儿,顿时心头一紧,难道说,这丫头跟南明私奔了?!

    果不其然,就听王听芹嗫嚅道:“她……她心头有喜欢的人了,想着老祖宗和母亲姨娘都不会同意,就……就私自……跟那男的……”

    私奔两个字,王听芹怎么也说不出口。

    老太太闭了闭眼,已经猜到了。

    她心里有些苦涩,又有些觉得上天捉弄,难道王家的孙女儿们,没一个婚姻顺畅的吗?思及此,她又看了眼王锦锦和王听芹。

    老太太的语气已经十分疲惫了,她揉了揉太阳穴,问:“什么时候走的?那男的是谁?家住何处?”

    如果年龄相当,家境也合适,大不了就嫁了吧。

    毕竟她自己选择的路,她这个老太婆也没有办法操纵。

    王听芹有些为难的看了眼王锦锦,半晌才道:“昨夜子时走的,那男的年纪比三姐年长……说来,母亲姨娘,还有五妹都见过的……”

    “是谁。”老太太似乎没有耐心了。

    王听芹咬着唇瓣,一字字的往外蹦:“……南、南明,是法华寺的僧人。”

    王锦锦低下头,心情复杂。

    而一旁正要奉茶的严嬷嬷听到这话,一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却也没有立刻去收拾,而是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闻言一愣,随即忍不住苦笑:“王家的好孙女啊……”若是个普通人家也就罢了,穷就穷吧,可一个寺庙里的僧人,又算什么玩意儿?!

    传出去,王家还要不要在京城立足了?

    王锦锦终于忍不住,对老太太道:“老祖宗,那南明我以前在法华寺见过,长相清秀,因为常年伴青灯,性格也是极宽厚温和的,三姐喜欢他也不奇怪。更何况,他既然和三姐在一起表明情谊,那就说明已经不是法华寺的僧人了,应是还俗了吧?如此一来,也就不算僧人,是个家境略清贫的普通人而已。”

    说完,王听芹也猛的点头:“是啊老祖宗,五妹说的没错。”

    老太太扶着额头,闭着眼,淡淡的道:“明珠儿,你继续说。”

    王锦锦“呃”了一声,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又道:“老祖宗,你想想大姐,她当年喜欢一个贺篷君的,那贺篷君到头来却辜负了她,她不得已嫁去了成王府,虽说名头叫的响亮,什么唐唐侧世子妃,可说到底,不过是妾。更何况,大姐还过的并不开心。”

    她说到此处,语气一顿:“二姐自己挑选的夫婿,虽然娘亲和老太太都不看好,可人家高兴,咱们也说不得什么。但她现在肚子里有了,估计到时候嫁过去,肚子显怀,众人看见了也不光彩。”

    老太太这时才看向她,问:“然后呢?”

    “所以……要不就成全三姐吧?”王锦锦回答的有些小心翼翼,“您想,三姐和南明互相喜欢,看样子也好多年的感情了。南明虽然穷了些,不怎么富裕,可他对三姐好这就足够。若是将三姐找回来困在家里,她若是也……也怀了,那可怎么是好呢?所以依我之见,不如老太太和四婶商量一下,顺水推舟,让三姐嫁了吧?”

    说完一席话,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吭声。

    最后,还是王听芹声如蚊呐的“恩恩”两声,表示赞同。

    老太太让严嬷嬷去叫梅姨娘和徐氏,便摆了摆手:“你们两个下去吧。”

    王锦锦和王听芹互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了句:“是。”便提着裙摆退下了。

    两人出了门,便一溜烟跑的飞快,生怕再被老太太叫回去问话。

    待确定没麻烦了,王听芹才喘着粗气的对王锦锦比了个大拇指:“五妹,你口才真好,估计三姐被抓回来也不会有什么了。”

    “这可说不定。”王锦锦叹了口气,“老祖宗是在气她私奔不告而别,可不是因为南明。”

    “你又知道了?”

    “瞎猜的。”

    王锦锦这时看她一眼,有些狐疑的说:“你可千万别学三姐,不然老祖宗非得气死。”

    王听芹翻了个白眼,道:“我才不呢。”

    她随即又说:“你看看大姐、二姐她们的下场?不听家里人安排,自己去胡来,结果没几个顺坦的。我要求不高,只要以后嫁的夫君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就足够了,反正母亲又不会害我。听她们的,总比自己碰墙好!”

    王锦锦点了点头:“你这也算稳妥了。”

    想来也是,王听芹自幼便接触的是婚姻大事,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爱情本就没有憧憬,再看了这么多失败的例子之后,又怎么会动别的心思。

    这种想法,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王听芹这时候又问她:“那你呢,你怎么打算的?”

    王锦锦神情一愣,侧过头避开话题:“我?我还早呢,不操心。”

    入夜。

    本来以为王听桃起码会在外头私奔个十天半月,三年两载,可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官府的衙役便将两人给带回了王家。

    王听桃昂着头,一副全然不怕的样子,倒真是和梅姨娘那泼性子十分相似。

正文 陈年旧事

    此时,王锦锦正和刘氏在屋子里闲聊。

    听到王听桃回来了,立刻问讯赶去。

    福寿堂中,王听桃穿着一件麻布靛蓝色褙子,下身是条灰色的百褶长裙,长发被一支木钗给挽起来,不施脂粉,仿佛乡野村妇。

    而她旁边跪着的另一个男子,戴着一顶布帽,露出的鬓角可以看出他头发很短,似乎才长出来不久。面貌清秀,却是法华寺的南明。

    王锦锦和刘氏看了眼这场景,不敢多言,移步站到另一边,李氏牵着王听梅,看样子是来观戏的。

    徐氏低着头,没有说话。

    老太太见人都来齐了,便问:“桃姐儿,你说说家中哪里亏待你了,要做出这种事来?”

    王听桃没有与老太太直视,回答道:“家里没谁亏待我,老祖宗对我好,母亲对我好,姨娘也对我好,姊妹之间更好。”

    老太太“哼”了一声,反问:“是么?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离家出走,与人私奔呢?”说到私奔两个字,她咬了个重音。

    王听桃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她随即又回答说:“纵然大家都对我千般好,万般好,可是……并不自由。我若一直留在这里,等待的便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安排,我不要!”

    王锦锦心下不禁对她称赞,可以啊,这么小就懂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道理啦?

    “老祖宗,我和南明是真心的,求你成全我们吧。”王听桃说到这里,重重的磕了个响头,“即便不在王家,不求嫁妆聘礼,我只求和他在一起。”

    一直默默无言的南明抬起头,也说道:“是。”

    一旁的梅姨娘见女儿这样,差些背过气,还是徐氏将她扶住了。

    王听桃看向徐氏,说:“母亲,成全我和南明吧!”

    徐氏倒是对此不介意,可是老太太明显在盛怒当中,思及此,徐氏看向老太太,有些求情的说:“老太太,你看这样,要不……”

    老太太闭了闭眼,抬手,示意她不要说了。

    徐氏顿时哑然。

    老太太睁开眼,视线跳过王听桃,看向南明,问他:“你有什么?你能给桃姐儿创造什么?你知不知道,和尚带一个闺阁女子私奔,流言蜚语有多伤人吗?”

    南明神色一愣,随即又是从所未有的坚定:“老太太,我已经还俗了,不再是法华寺的僧人。我现在虽然一无所有,只有十两银子傍身,但我还有双手,还有力气,我也会写字。即便文采不出众无法考取功名,但我可以帮人做事,养活桃儿不是问题。”

    王听桃心中一暖,也插话道:“是的老祖宗,我也可以刺绣去补贴家用,我和南明会照顾好自己的,也会照顾好我们的家。”

    这话一出口,王锦锦就觉得遭了。

    果不其然,老太太大怒道:“放肆!你现在还是王家人!这么迫不及待要跟这和尚私奔,难道已经和他做了那档子事儿了?不知廉耻!”

    王听桃顿时脸色大红,她下意识看向梅姨娘,却见梅姨娘满是丢脸的神色。

    她慌忙的解释:“老祖宗,我和南明清清白白!绝无苟且!”

    南明也说道:“虽然我已经还俗,但到底是受佛法熏陶,深知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没有成婚,万不会伤害桃儿!”

    这番话掷地有声,配上南明那清俊的样貌,倒显得老太太心思龌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