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徐玉暂且不回来,那他也就等着。
反正,银钱不会少了。
文秀牵着桐桐的手站在门口,望着徐玉的马车越走越远,心里有些感伤。
眼看着没几日便要过年了,还想着徐玉娘俩也在,今年又添了小天明,今年的年怕是要热闹上几分。却不料,徐玉突然带着小风离开了。
哎!
“娘,小风会回来吗?”
桐桐对玩伴也很不舍,双眼泪汪汪的望着娘亲,很是难过。
文秀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道:“当然会回来了,等你徐姨办完事,她们就回来了。走吧,外面冷,咱们回屋里。”
“嗯!”
娘俩刚回屋里暖和了身子,桃红又打帘进来,说是刘一德要见她。随口问什么事,只见桃红却是摇了摇头。
“行,把他请到花厅吧,我马上就过去。”
“是!”
文秀也没太在意,以为刘一德找自己可能是说说他上工的事,又或是说说西塘村那些地的事,可等她见到刘一德后,又听完他说完来意,整个人就有些诧异了。
刘一德也要搬走?
比起徐玉,刘一德的去留倒没让她太放在心上,听见他肯定的回答后,这才问道:“那你搬到哪儿去呢?”
大过年的出去找房子,瞎折腾!
刘一德道:“潘记布庄里管食宿,我又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在府上也多加打扰你和三叔以及弟弟妹妹,那边正好提供了,我便决定搬过去。”
潘誉说,总住在别人府上不太方便,行动上多受限制,所以,让他从文秀府上搬出来。
潘记布庄除了掌柜的,伙计都是不留宿的,但是,因为他是潘誉潘大少的朋友,所以待遇自然要比其他人优待一些。
文秀和李俊对他都不错,也不约束他行踪,还有下人伺候,这种日子跟西塘村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然而,比起外面自由的世界,谈得来的朋友,这里的诱惑便又少了许多。
“好,我尊重你的选择。”
文秀见他去意已决,也不再过多强留,顺了他心意。
刘一德没想到能走的这么干脆,满脸感激,想了想后,又道:“三婶,那西塘村田地的事”
文秀早料到他会说这事了,也没急着回答,反而道:“等你在永安城站住了脚,空了咱们再聊。反正,离春耕还有段日子呢!”
西塘村佃户两年免租子,春耕秋收,对她而言,那边的田地有没有人打理实际上不是特别重要。
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种预感,刘一德在潘记布庄不会做的太长。
至于潘记布庄的掌柜为什么会录用他,她就不得而知了。
刘一德见文秀不谈这事儿,也识趣的闭了嘴,起身向文秀道了谢后,便告辞离开。
刘一德也走了!
傍晚时分,李俊听说了此事,诧异的停住了筷,狐疑的问道:“真的?可是,没听说潘记布庄给伙计提供食宿啊!”
这些日子,他为了帮文秀分担,也将城中店铺的经营情况以及人员走动做了调查了解,很不巧的是,潘记布庄恰巧也在他的调查范围内。
潘记布庄,并没有管伙计食宿这一条。
文秀也愣住了,反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于是,李俊便把他调查的事跟文秀说了一遍,最后才道:“若非我亲自查的,我也不敢胡说不是。”
文秀闻言,放下筷子,疑惑的道:“既然如此,那他骗我们是什么意思?”
这话,李俊也不好接了,但是却比文秀要豁达许多,替她和两孩子夹菜后,自己又扒了两口饭,最后才道:“兴许以后就明白了。他或许是说谎了,或许没说谎也不一定。”
毕竟,管食宿那是掌柜待遇啊!
正文 第508章表面功夫
刘一德的离开并没有引起府上多大的波动,就像他来之前一样。他一走,来福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害怕他什么时候又被打了。
这个乡下来的刘管事,看似老实,可给他的感觉却是半点不安生。
文秀从手下的人中挑选了一个聪明好学的人学习如何管理土地,并且等人把本领学到手,便准备将人派回西塘村去。
至于之前对刘一德说的话,不过是像给他留一条后路而已。
李俊算是看着刘一德长大的,这小子以前不是这样的,说他“背信弃义”虽谈不上,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文秀提携他,栽培他,又或是不在永安城,他岂有落脚之处?他能走出西塘村?实在是有些忘恩负义了。
唐元见自家主子一早上唉声叹气,实在是猜不透这是为了什么,想了想后,干脆说起了另一件事,“爷,眼下又至年关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您要不要”
以往每一年,每到元宵节,李俊都要回一趟京都的。
虽然每一年都劳苦奔波,但皇帝有圣旨,谁敢说一个“不”字?
去年回一趟京都九死一生,眼看着又一年了,唐元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感觉。他其实担心爷入京遇险,同时也担心爷会为了儿女私情而违抗圣令。
李俊缓缓敛了神色,收了心思,把注意力转到唐元的话上,“今年这时候了圣旨也未到,兴许,那位真的把我给忘了。”
李俊巴不得被那一位永远忘记,可偏偏手上的东西还没交还回去。东西在手里,那就意味着自己还跟朝廷有联系,做不到真正的自由。
唐元一愣,算算时日,若是以往,圣旨早到了,可今年,难道
“爷,好事啊!”唐元恍然回神,惊喜出声,“爷,要是上头没命令,你和夫人少爷小姐们可以过一个安稳舒适的年了。”
若是真的,的确是一件好事!
李俊还不能确定京都那边是真忘了还是圣旨还没到,曾逸便从外面走了进来,行了一礼后,把陆靖和陆夫人到访的消息传递给了他。
陆靖夫妻来了?
李俊领着左右手走到花厅时,桃红正抱着孩子给薛氏看,薛氏看着襁褓中机灵可爱的奶娃娃,心生怜爱,欢喜的不行。
文秀出声时,她才回神。
李俊进门后,同陆靖友好的打了招呼,随后又得了陆靖介绍自己的新婚夫人,互道了“恭喜”后,才各自坐回座位上。
李俊不喜欢陆靖的原因整个府上的人都知道,两人喝酒打架称兄道弟的事府上的人也都知道,可偏偏这二人之间的和谐总是让人觉得很不自然和舒服。
“陆兄,妇人家有话聊,咱们不便在场,要不去对弈一局?”
陆靖闻言,起身拱了拱手,笑道:“李兄,请。”
李俊和陆靖肩并肩出了花厅,屋内便剩下文秀、薛氏以及抱着小天明的桃红。
文秀看着二人出去的背影,微微扯了扯嘴角,李俊这厮,过了这么久了,还是不安分。自己一个生了“三孩子”的妇人,谁稀罕?
再说了,人家陆靖不是已经娶妻了么?
薛氏不知其中弯弯绕绕,坐下后,又同临近的文秀说起了妇人之见的话。
文秀见薛氏喜欢小孩子,乐呵呵的打趣道:“陆夫人可别羡慕,觉得天明聪明伶俐,等你有了孩子啊,就知道什么是‘只有自家孩子好’这句话了。”
薛氏笑着不说话,只是两片红云布满脸颊,颇有些难为情。
文秀见她羞赧,也不再继续,这古代的女人啊,生头胎的时候都比较害羞,等有经验了,也就很从容面对了。
有时候,妇人们多了聚在一起,没外人在场,也是会说几句荤话的。
文秀和薛氏围着孩子说说笑笑,时间倒也过的很快,很快便到了晌午。
厨房的菜是文秀一早吩咐的,按着时辰上菜。只是厨房那边却出了点岔子,说是孙老头要吃什锦菜,把今日送去的饭菜给砸了。
文秀听桃红细声回禀后,吩咐了桃红去重做,但心里却是打算等送走陆靖夫妻后去找孙老头算账。
砸碗筷,这是什么狗屁习惯。
薛氏的祖母是蜀地之人,府中常常会准备辣菜,她从小跟着祖母吃到大,口味便于祖母大同小异。如今在文秀府上吃到可口的蜀地菜色,破天荒的多吃了一小碗米饭。
文秀原本也只是因为陆靖带着薛氏吃火锅才让人准备的菜式,却是没想到,效果不错,薛氏很喜欢,吃的是宾客如归。
饭后,陆靖便带着薛氏告辞离开。
李俊和文秀一路相送,直到二人上了马车,看着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