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车,赵宝儿就嘟哝着诉起苦来:“哎呀,也不知我娘今儿是怎么了,一大早就带我去见世子哥哥……昨儿明明见过的……”
江夏目光扫过小鱼儿,敏感地发现小鱼儿有些异样,平日里不说她是话最多的,最起码跟沉默这个字眼搭不上边。可今天,赵宝儿嘀嘀咕咕半天了,小鱼儿竟然一声没吭。
☆、344。第344章 欲封公主(5更)
景妱娘和赵宝儿嘀嘀咕咕说话呢,都没有注意到小鱼儿的异样。
江夏上前挽了小鱼儿的手,笑着道:“你们来的刚刚好,我和妱娘捡了些蘑菇、地耳回来,一会儿就能吃了。”
小鱼儿随意地垂了垂头,算是答应着,连吭一声都没有。
如此一来,江夏更加判定,小鱼儿一定是遇上事了。只不过,小鱼儿不说,当着另外两个和丫头婆子们的面儿,她也不好开口询问,只能先搁在心里。
等吃了上了菜,江夏给小鱼儿盛了一碗地耳汤,又夹了一只茅窝窝饺子过去,笑着招呼赵宝儿:“赶紧尝尝,这可是我跟妱娘一点一点捡回来的。”
“唔,好鲜!”一只茅窝窝饺子吃下去,赵宝儿立刻瞪大了眼睛,眼睛亮亮地连连赞叹起来。
景妱娘也道:“我之前也没不知道,不起眼的草窝里居然有这么好吃的蘑菇,你们是不知道,茅窝窝只有指甲盖儿大小,若不是夏娘指给我看,我自己根本找不见呐!“
“哎,草窝里也有蘑菇啊……我之前只听人说树林子里长蘑菇,还没听过草窝里也长蘑菇的。”赵宝儿也兴致慢慢地参言,然后拉着江夏道,“吃过饭咱们再去,我一定能自己找到……”
江夏点点头,又给她夹了个饺子,一边随意道:“草地上蘑菇多了……咱们这里人烟稠密,草窝里的蘑菇不多见。嗯……我曾经看过一本游记,说塞外草原上,大片大片的草地里,蘑菇才多呢。据说还有一种‘蘑菇圈’,老远看着草少了,走近一看,就是一个蘑菇形成的圈圈,绕着圈儿找,一次能找到几十上百斤蘑菇呢!”
赵宝儿和景妱娘都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感叹,满眼向往。
赵宝儿甚至拉着景妱娘的手道:“若是能够去一趟塞外就好了。我读过那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当时就觉得,若是纵马驰骋在那草原上,该是何等豪情……今日一听夏娘这般说,我又觉得,塞外不止是豪情,还有蘑菇圈,真好……”
“胡说什么呐!”小鱼儿厉声将赵宝儿的畅想打断,紧皱着眉头,冷冷地盯着赵宝儿道,“塞外可是羌胡的地盘,那些人生吃人肉喝人血的,动辄杀人屠城,简直是禽兽,是恶魔,你还想去骑马,还想去找蘑菇圈,就不怕被羌胡人抓了去吃了嘛……”
说到这里,小鱼儿蓦地站起来,抬脚跑了出去。
江夏连忙扔下一句:“宝儿别在意,小鱼儿是心里有事,不是说你的……你陪着宝儿继续吃,我去看看!”
后边一句,就是对景妱娘说的了。
江夏不等景妱娘回应,匆匆起身追着小鱼儿出去,外头的细雨仍旧下着,江夏追出庄子,一路追到庄子北边的树林子里,这才看见小鱼儿的几个护卫站在林子边缘,正一脸踌躇,束手无策着。
江夏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对那几个护卫点点头,径直进了林子——不用问,她已经确定小鱼儿就在树林里,那压抑着的哭声已经给她指引了方向。
远远地就看见,小鱼儿佝偻着身子,抱着一棵槐树哭着,哪怕是到了野外树林里,她仍旧怕被别人听见自己的哭声,用力捂着嘴,压抑着那哭声,沉闷、破碎、支离……
这样一个背影,无论如何,无法与那个天生乐观,嬉笑怒骂随心随性的女孩儿关联到一起。江夏心里揪扯着,痛楚而酸涩。
这个时候,她突然觉得很无力,她愿意守护小鱼儿那灿烂明亮没有半点儿阴霾的笑脸,可,此时此刻,她却发现,她对小鱼儿痛哭的原因一无所知。就是知道了……她又能为她做些什么?
她站在雨里,没有冒然上前。
雨丝汇成水滴,滑落,流经她的眼睛,就成了泪。
好一会儿,小鱼儿的哭声渐歇,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时,江夏快步走过去,将一直抱在怀里的斗篷给小鱼儿披上。
她无声地扳过小鱼儿的肩膀,捧起小鱼儿的脸,对上她哭的红肿成一团的眼睛,道:“我们昨儿才说了,做一辈子姐妹,做姐妹的,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你怎么可以这么快就忘了?”
小鱼儿哇地一声哭着扑进了江夏的怀里,之前压抑已久的哭声彻底地爆发出来,哭的人肝肠寸断,哭的人痛彻心扉!
江夏紧紧拥着小鱼儿颤抖的身体,仰着头,泪水冲出眼眶,与雨水混在一处。
等到小鱼儿哭的缓了一些,江夏才半拥半抱着她往外走:“我不知道你哭什么,你不说,我也不会问,但我要再次跟你说一次,我们说好了要做一辈子的姐妹,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你在哪里,这句话永远不会变!”
“夏娘……北边谈和,羌胡求娶我大庆公主……当朝公主没有适婚年龄的,皇伯父有意将我封为公主……”
小鱼儿一说到羌胡求娶公主,江夏心中一个激灵,已经猜到了原委,等小鱼儿真正说出来,江夏已经咬紧了牙!
不是说,朝堂、战争,都不需要女人的参与么?为什么,总是拿着女人的幸福去买所谓的和平?
半天,江夏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大庆朝的人,都死绝了么?”
屠城、烧杀、抢掠,明明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恶魔;本该有血海深仇永世无法调和无法原谅,为什么,还要巴巴地拿着自家尊贵的女孩儿去和亲?
大庆朝的男人,大庆朝的民族百姓,难道就一点点血性都没有了?躺在用女人的血泪、性命换回来的所谓天下太平上,难道就不觉得羞耻?
历史上大宋朝,丢了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不也‘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让心怀家国故土的诗人也只能感叹‘只把杭州当汴州’嘛!
心中愤懑,却没能彻底让江夏放弃掉理智,她努力收敛着心神,第一时间问了一句:“崔夫人见世子可是为了此事?”
☆、345。第345章 回来啦!(1更)
徐襄金殿面君。从正阳门正门入宫——这道宫门只有三种情况下开启,一是适逢大典皇帝出行回宫走此门;二是皇帝大婚,皇后会从此门抬进宫;第三,就是徐襄这样的状元郎,当然,也包括榜眼和探花。
这一刻,可以说这三人站到了有生以来的至高点。甚至,有可能是一辈子最辉煌的时刻。
这一刻,他们代表了天下俊才,是上天赐给君王的至宝!
这一刻,天下所有的目光仿佛都聚集在他们身上,艳羡、赞叹、崇拜、敬慕……
前三名上殿面君,其余众进士也被召集起来,由两侧宫门进入,站在殿前广场上感谢圣恩。进士或者同进士,落在一个人身上都是难得的荣耀,但在此时此刻,他们的存在更多的像是一甲前三名的陪衬和背景。
金殿面君之后,一甲前三名再走出大殿时,已经大变了模样。
他们头上戴了黑色的乌纱帽,纱帽两侧攒的是皇帝亲赐的金花。他们身上传了大红色锦袍状元袍,腰上佩戴了御赐蹀躞玉带,脚下踏的是黑缎子云丝履朝靴,各人身前身后簇拥护卫着御前护卫。
待得走出宫门,已经有礼部官员亲自牵马等候。待得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认镫上马,在无数百姓的欢呼中离开宫门,后边的二甲进士、三甲同进士这才陆续出了宫门,然后自己挑选一匹官马,随在状元榜眼探花后边,由宫门出发,一路跨马游街而去。
一般情况下,状元选的是才,作为魁首,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人才品貌自然也不能差了。相对的,榜眼要求就不那么高的,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行。而有个不成文的习惯,探花一般会选年纪轻容貌出众的考生,故而,又有个探花郎的称呼。
大庆朝立国一百多年来,三年一科,三四十科考下来,八成以上的探花郎是新科进士的颜值担当。
每一科金榜题名后,跨马游街时,就成了京城的一大盛事。——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万人空巷,夹道相迎,大家争相观看新一科状元的威严、探花的俊美……至于榜眼和其他进士,看完状元和探花,捎带着看几眼吧!
至于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就更是脸儿红红,心儿跳跳,眼睛亮亮地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