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这些负面的话从没有过,她听到后,心里不是滋味。
  这次施粥,她自己也投入一小部分的银子,当时,她考虑过。
  一个人做善事,并不是为垂名青史,让别人去夸赞,而是遵从自己的本心,从心里往外想要帮助穷苦人,毕竟还是有那么多可爱的百姓,等着去帮助。
  如果人人冷漠对待,那生活在这样的边城,没有一点幸福感可言。
  这两日,和师傅何老头相处下来,她觉得这个师傅才是真正的大家,面冷心热,知道她有豆包,晚上离不得家里,自己主动带人到镇上和乡下送药,一直没回来。
  没等到师傅,李海棠等来了马碧荷。
  算算时日,二人同在边城,但是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很长一段时间都碰不到面。
  马碧荷这次来,带了一些鸡蛋和鸭蛋。
  “碧荷,你咋进城了?”
  李海棠刚回来,站了半天,腰酸背痛,刚陪着豆包玩一会儿,马碧荷就上门了。
  “对了,前两日那大雨,你家里没事吧?”
  这个时节,果子还没长出来,家里也只有刚做的艾草团子。
  不过自家的艾草团子别有洞天,肚子里带着肉馅,外面软糯,咬一口,肉香四溢,能做小零嘴,也可以充饥。
  小五子就特别喜欢吃,不过艾草团子是糯米的,吃多了积食,不容易克化,李海棠只准小五子吃三个,再多一个就不肯了。
  “家里的宅院还好,但是田地受灾了。”
  马碧荷也不客气,净手之后,自己拈了一个艾草团子吃。
  她家在乡下的大宅,虽然有年头了,但是当初建屋子的时候地基打得深,屋子的位置高,只是上面的瓦片碎了,让几间屋子进了点水。
  对比田地,宅院那点都不叫损失。
  现在田地里还是坑坑洼洼的水,估摸有一阵子不能去动土。
  “我爹还是那样,明日清醒的时间有限,什么都不知道。”
  家中遭逢巨变,马碧荷的娘亲受不了落差,从年前一直病着。农历三月三那日,她带着娘和小弟去附近拜菩萨,回来以后,她娘豁然开朗,病也逐渐好转。
  有钱没钱,都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马碧荷在家里养鸡鸭,收成还不错,她攒了一些,苦笑道,“我这条件,如今也只能送这些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偿还何家的银钱后,家里还有一些底子,却是不多,多半还是她和她娘的首饰,她娘坚决不许她换银子,要留着给她做嫁妆当压箱底。
  家里有不少田地,每年买种子,就是一大笔银钱。
  “碧荷,你送这些我很喜欢啊,正好豆包长牙,能吃辅食了。”
  家里的鸡蛋,怎么都吃不够,隔着一段时间就得采买一次,尤其是这几日,家家户户都忙着处理家中事,以前到城里卖土特产的人都不见踪影。
  豆包喜欢吃蛋羹,李海棠还愁着去哪里买点鸡蛋,瞌睡有了枕头,马碧荷自己送上门。
  “碧荷,说真的,你要是想做生意,随时回来,月荷棠毕竟是我们三个人的心血。”
  李海棠提起月荷棠,就想到何家事,何老爷明面上答应,有人参的消息告知与他,结果自己吞下了。
  “这一点不奇怪。”
  马碧荷听后,没有半点惊讶。百年人参难得,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东西。
  何老爷那人惜命,从前就是如此,为人自私自利,做生意也不够诚信,之前做几次大生意都在折本,还是她爹爹帮忙做中人,牵线搭桥,才让何家赚一大笔钱。
  那二十万两银子,马碧荷不愿意拖欠着。
  还钱之后,两家就算两清,谁也不欠着谁的。
  何家和马家的关系只是平平,是她和表妹何月秀从小一起长大,有什么心事都能相互之间说道,因而很亲近。
  何月秀在鹿城看着月荷棠,时不时地出远门,去黎城跑腿。
  还债那事,何月秀对自家爹娘有误解,以为是她爹爹落井下石,闹个小矛盾,更加不爱回来了。
  “海棠,我今儿上门,还是有事找你,前几日,村里有些不好。”
  马碧荷早就想来,结果下了一场大雨,村里发生水患,进城的路,那积水早已经没过了马车顶,她就耽误了两日。
  在村里,她就怕被别人笑话,因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是半夜里村长来家里敲门求药,她才得知经过。
  村里有一户人家,叫马大山,老实本分的一个人,不知道怎么,突然发起高热来。
  家里人以为是染上风寒,弄了点草药,谁料第二日不见好不说,还吐了鲜血。
  村长热心,大半夜的来敲门,希望能在马家要点救命的药草。
  马碧荷不是个吝啬的人,正愁回来之后,没找到借口和村里人走动,就把家里不少药材给了村长,其中还有一根二十年的小人参。
  “听起来情况是不好。”
  李海棠摸摸下巴,高热不退,吐血,身体内八成是有炎症,而且是急性的。
  “是啊,第二日,马大山就没了。”
  马碧荷皱眉,不仅如此,马大山的家人都有类似的症状,卧床不起,可村里人不敢上门,怎么看,对方都是得了严重的传染病。但是不看也不成,万一严重了,整个村的人都要倒霉。


第679章 劝说
  阳春三月,一场大雨过后,北地的气候变暖。
  李海棠在院子门口种了迎春花,早已冒出绿叶,上面剩下没有被雨水打落的花骨朵,几乎在一夜之间绽放,金灿灿地。
  把小豆包放在推车里,李海棠在院门口赏花,和马碧荷说起在马家村最近流行的怪病。
  “碧荷,你说马大山的妻儿,在他死之后,同样卧床不起,可是有什么症状?”
  李海棠对传染病了解的有限,在现代,很多传染病已经被灭绝了。
  诸如天花,早已被研制出疫苗,而麻风病的资料,都是在书本上见过,还有一些相关的图片记载。
  “就是发烧,高热,还吐血。”
  马碧荷也知道的也不是很详细,她是听村长说的。患病的不仅是马大山的妻儿,还有那日村里来帮忙抬尸体的人。
  因为天热,没有在家停灵,直接下葬了。
  那些人回去以后,只觉得浑身上下不爽利,而后开始发烧,痰里还有点点的红血丝,这才害怕。
  “那我得知会我师傅一声,再去马家村看看。”
  李海棠摘下一朵迎春花,递给小豆包,而后,又把心思放在传染病上。
  马碧荷所说的线索太少,她不看过以后,还不能下判断。
  不过有一点,传染病难以得到根治,就是因为传染的范围广,而且,病毒顽强,不断的变异。
  可能只有一个月,或许更短的时间,瘟疫蔓延,足以毁灭整个城池。
  尤其现在城北大营和蛮子的战争处于尾声阶段,对方明显要偃旗息鼓,一旦边城出现变故,蛮子定然会趁火打劫,死灰复燃。
  “回去以后,你通知家里的下人,暂时不要出门,等我看诊以后,给你送个信。”
  对于此,李海棠还是打算找他的师傅何老头一起,尽量确定,如果真是传染性强的病症,就要早做打算。
  “好。”
  马碧荷得到准信,松一口气,又问起流苏的病症。不过城北大营是重地,禁止入内。
  她要上门,要经过几次通报,耽误流苏休息。
  “她现在身子弱,急需百年人参做调养品。”
  李海棠也没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一遍,主要是,京都和黑市的路子都被堵死,想要寻到货真价实的人参,不是很容易。
  若不是她自己被泗水城的城主宇文寿通缉,她都想去蛮族一趟。
  虽是苦寒之地,却盛产药材,而且价钱比大齐便宜许多。
  “这个我家里还有一根,本想给我爹爹用,不过看他现在,大体是不需要的。”
  马碧荷考虑过找何老爷帮忙,只不过她现在早已不是马家的大小姐,两家虽然是亲戚,她却不想占便宜,让人家多心。
  “不用,我师傅给我匀了一根,”
  李海棠摆摆手,百年人参是最好的滋补品,关键时刻还能吊命。
  自从马家出事以后,马碧荷的娘就病恹恹的,卧床不起,还不如留着人参备用,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再说,这根人参是马家夫人的陪嫁,最好别轻易动用。
  “也不是什么陪嫁,是我舅舅送来的。”
  马碧荷摇头,家中着实不需要人参。
  她娘自从去拜佛以后,回来豁然开朗,钱财乃身外之物,而且村里有很多的乡亲,住着舒服。
  前几日,马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