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人家做夫君的,再看卢二愣子,没有对比就没伤害。
  早知道,当初嫁人就不该看脸!现在后悔为时已晚。
  卢元卿的小身板,不够她压的!
  “快点,咱俩跟着上马车,不然你想饿着?”
  张如意催促自家夫君,又对着门外喊,“海棠,等等我,我来了!”
  ……
  等几人到达天香楼,受到了热情款待。
  掌柜亲自接待,又派伙计介绍菜色。李神医是少东家的救命恩人,东家交代过,要上酒楼最好的东西。
  “李神医,公子受伤,东家今儿没来,还说等人好些,再提着重礼,上门感谢。”
  掌柜分外殷勤,亲手为一行人斟茶。
  天香楼和百香居在一条街道上,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天香楼一共三层,李海棠被迎到三层楼。
  三层是一个大开间,有一张可以旋转的圆桌,平日并不迎客。
  掌柜把人请到三层,算是天香楼能给出的最高礼遇。
  黎城靠海,海里的出产在这里常见,但是品相好的鱼虾蟹贝,价值不菲,是天香楼的一大特色。
  “掌柜的,我们都饿了,有吃的先上点。”
  李海棠道谢后,顾不得矜持,后厨那边很快上了一小盆的盐水大虾。
  虾肉紧实,鲜嫩,都是今日打上来的新货,下水一煮,保留原汁原味。
  “就这么一盆虾,在鹿城能卖到天价。”
  张如意边吃边点评,鹿城不靠海,想吃海产,只能等冬日,天冷,有商贩特地从黎城或者蛮族运送一些。
  百姓们更喜欢河鲜,当地没市场,走货的人少,价钱就被抬得很高。
  “所以,来一次,咱们得吃过瘾。”
  萧陵川负责剥皮,李海棠张嘴,虾有她一个手长,虾头处还有红红的籽,一只虾咬两口下肚,回味无穷。
  “海棠,其实我想做点小生意。”
  一小盆虾,众人吃得见底,最后留下四只,打算给季秋和蓝衣带回去。
  张如意四处打量天香楼的三层,装饰奢华,他们所做的桌椅,都是正经的黄花梨木,价值千两。
  嫁给卢元卿,她爹张峥根本没准备陪嫁,张如意带走了她娘亲留下的嫁妆。
  嫁妆有几十抬,金银珠宝,古董字画都不缺,安安稳稳过日子,足够一辈子吃喝,可就这么一直吃老本,也不是个事儿。
  今年乡试定在八月十五以后,卢二愣子还得回到府城参加乡试,考举人。
  “今年若能中举,来年三月还得去京都参加会试,需要一大笔银钱打点。”
  家中堂姐妹嫌弃她嫁给穷书生,从前还通信联系,现在一封信都没有了。
  姐妹们觉得她以后也就这般高度,秀才中举或许还没那么难,举人到进士,那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若能走走关系,把卢二愣子安排到国子监念书,被哪位大人看上收徒,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寒门难出贵子,尤其在科考之时,更能体现。
  有钱人家的学子,会打听主考官的偏好,答题时,把投其所好作为侧重点,自然要压下其余人一头。
  “读书人要有真才实学,走后门拍马屁,算什么本事?”
  卢元卿抬头挺胸,他寒窗苦读十余载,绝非等闲的草包,麓山书院的先生都夸他学问好,中举只是时间的问题。
  今年考不上,还没有下一年,总能考上。
  “我懂你的意思。”
  张如意鄙视地看了卢元卿一眼,“就和方山村村民一样,修建水利工程,慢慢攒钱,儿子不行,还有孙子,你放心,咱们儿子一出生,我就教育他,以后读书,参加科考。“”卢二愣子这厮就算以后做官,估计也不能收贿赂,她当官夫人,坐在家里数钱的愿望,实现不了了。


第259章 吵嘴
  作为官家千金,张如意的想法和卢元卿有很大出入。
  走关系,对她来说不是丢人的事,有后门不利用,非要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是不是傻?
  大齐南北差异大,南边的学子,学问普遍高于北地。
  鹿城的麓山书院,不过是在北地小有名气而已,放到京都,读书人都没听说过,还不如幕城的太白楼,好歹有太白酒。
  “读书人总想着歪门邪道,如何做学问?”
  卢元卿最反感走后门,不能为迎合主考官拍马屁而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样和墙头草有什么区别,他宁可多考几年,也不愿意为了中举而中举。
  “厉害了你!”
  张如意被神逻辑气到瞪眼,她顺了顺胸口,告诉自己,这里天香楼,收拾卢二愣子,也得关上门,至少得给他留点脸面。
  “卢元卿,你参加科举是为什么?”
  又有好酒好菜端上来,张如意却没了吃的兴致。夫荣妻贵,只有夫君上位,她才能跟着好。
  嫁人后,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府千金,而是个普通的秀才娘子,从凤凰沦为草鸡。
  她在等,等待夫君一飞冲天,而她的身份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回到京都,让那些族中姐妹看看,她张如意,不懂琴棋书画,也不如闺秀们知礼,但是她眼光好,选了好夫君。
  别人斗小妾姨娘,而她过着甜蜜的小日子,让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内伤到吐血!
  “为了造福百姓。”
  卢元卿说得饱含深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官,治理一方水土,他希望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如果他是县令,就会想办法凑银子,为方山村的村民修建水利工程,造福子孙后代。
  生存不易,特别是没权没势的小老百姓,若遇见鱼肉乡里的官儿,例如知府大人张峥,就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李海棠竖起大拇指,给卢二愣子的勇气点赞,真会比喻!
  张知府大面上做的还可以,她背地里骂张峥是狗官,是因无辜被误伤,在大牢蹲一夜,她记仇。
  这要是传扬出去,李神医曾经吃过牢饭,别人怎么看她?
  “造福百姓?凭你一个小小的秀才?”
  张如意怒了,以前觉得卢二愣子个耿直,可是太耿直的人,非常讨厌,没事就爱瞎说实话。
  好吧,她爹不是清官,这个她承认。
  作为鹿城知府,鹿城说的算,收点富户送的礼,不是太正常了吗?
  做官是需要打点的,他爹爹就是没打点到位,银子没给够,任期满五年,考评年年为上等,依然得不到京都的调令。
  “你现在瞧不上我这个小秀才了?你别忘记,当初你怎么嫁到卢家的。”
  卢元卿自尊心受不了,有些话,他憋在心里很久了,没地方倾吐。
  他想娶的娘子,是知书达理的小家碧玉,懂诗文,性情柔和,夜里,他挑灯夜读,娘子红袖添香,日子不求大富大贵,好歹平安,顺遂。
  他是个小小的秀才,也没想高攀谁。他爹爹没的早,剩下寡母,卖了祖产,供他念书,每一步走来,都很辛酸。
  还记得他几岁那年,下了大雪,家里没有银子当束脩,冬日里,田产卖不出去。
  他娘带着他,跪在亲戚面前,只求借二百个铜板。
  那人说,只要他娘陪睡一觉,别说是借钱,给银子都好。
  卢元卿当年还小,什么都不懂。不明白睡一觉,意味着什么。
  走投无路,他娘让他在屋檐下找背风的地方等着,自己进去了。
  约莫有半个时辰,她娘带着一个荷包出门,眼睛红红的。她说,他是她全部的指望。
  他会考上举人,进士,不求自己未来能有多大的成就,但是,他娘告诉他,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逢迎拍马,他不会,也学不来。
  卢元卿不想靠张家任何,让人说嘴,说他是张家的上门女婿!
  读书人自有风骨,不为权势折腰,他当初娶张如意,是为她名节负责,而自己,始终是被人算计的。
  “你这是……嫌弃我了?”
  卢元卿的话,如一把刀子,扎到张如意的心头,流血不止。
  她捂着胸口,忍受着疼痛,默默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转身下楼。
  “如意!”
  夫妻之间拌嘴正常,床头吵架床尾和,李海棠作为外人,不好插嘴,等二人说完,她觉得大事不妙。
  二人每一句话,都很伤人,攻击对方的软肋。
  卢元卿的骨气,张如意的名节,可话说出口,却是不能收回来了。
  李海棠左顾右看,一脸为难,精明如她,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话都被封死,不留余地。
  前面张如意已经下楼,而卢元卿坐着稳如泰山,脸红脖子粗,还在生闷气。
  一个巴掌拍不响,夫妻俩都有错。观点不和正常,却不能为说服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