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蓉听着熟悉的钟声,放下马桶刷子。
  她站起来问道:“为什么敲钟,为什么敲钟?”
  她的语气十分急躁,像是一个有天大的事要发生一样。
  跟李蓉一起的奴婢有七个,她们都被一个叫做王太监的人管着。
  因为李蓉总是表现的十分急躁,然后她又是受罚的秀女,所以跟李蓉一起的人都以为李蓉是疯子。
  李蓉问话没人理她。
  正赶上那王太监来巡视,听见了道:“李蓉,你又干什么?”
  李蓉心想这分明是皇帝大婚的钟声。
  她不甘心的问着王太监:“为什么有钟声,为什么?”
  王太监指着皇城正东方向:“你瞎吗?没看见宫里张灯结彩?万岁爷大婚了,万岁爷亲自去接的,这钟声,是队伍已经入进了午门了。”
  进了午门,就是进了紫禁城。



  ☆、第一百三十一 册封(一)

  还真的是。
  就连这洗马桶的地方,后面的平房都挂上了一排红绸。
  而钟鼓楼上钟鼓齐鸣,明皇后已经在紫禁城内了。
  李蓉食指陷在肉里,双眼瞪得血红,喃喃道:“这不可能啊,我还在刷恭桶,皇上跟谁大婚?”
  “皇上跟谁大婚?”这一句,她是对着王太监吼出来了的。
  王太监吓了一跳,拿起手上的佛尘照着李蓉的后背就抽下去:“这个疯子,让你吵,让你吵,跟谁?跟皇后娘娘呗,还能跟你……”
  李蓉抱头鼠窜并痛哭,本就就应该跟她啊。
  ……………………
  随着钟鼓声响,迎亲的队过前门,沿御路,过大明门,入天安门、端门,到午门。
  队伍再从午门正中门洞进入紫禁城,经太和门,到干清门。
  仪仗一入干清门,两边有太监、宫女列队夹道,拍巴掌“吉祥话”。
  杨厚照在这时抬起手,让队伍停下来。
  按照正常仪式,杨厚照不应该去结亲,他在清宁宫等着就行。
  然后其他官员替他把皇后接回来。
  在等待之前,皇上应该去太和殿册封金册,金册在交给鸿胪寺卿,然后跟着嫁妆的队伍,送到交泰殿去,就等于给了皇后,过后皇后怎么拿到,什么时候拿,那就是皇后另外的安排了。
  但是杨厚照没有在宫里等着,所以李昭的皇后金册还没宣读册封。
  杨厚照沉吟下,让皇后依仗不要入后宫。
  “直接去太和殿。”
  张永因为一直伴着左右,所以消息都灵通。
  听了命令,急忙跑到杨厚照马前:“万岁爷,娘娘也去太和殿?”
  张厚照回头对着中天上的太阳勾起嘴角。
  对!娘娘也去太和殿。
  ……………………
  仪仗方向不对,去往太和殿。
  秦姑姑嗅到了一丝危机的味道。
  太和殿,那是只有朝会议事才能去的地方。
  去的人都是文武大臣,后宫女人不得干预政事,所以就算是皇后,也不得进入太和殿。
  可这命令是皇上下的。
  皇上这么做,分明是在对祖宗的规矩发起挑衅。
  秦姑姑跟在礼舆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敲了敲礼舆围栏的雕花木头。
  李昭听见动静,将身子微微倾斜一下。
  就听秦姑姑低声提醒道:“娘娘,太和殿本不应该是后宫妇人去的地方,您此去,怕是要遭群臣诟病。”
  李昭是新娘子,这时候不能跟她交流。
  听完了话,李昭坐正了身子。
  她的脸虽然被红盖头遮挡,但已然能感受到外面暖洋洋的光线。
  春末的骄阳真好啊。
  就像王朝一样,此时应该是中兴时候,是最美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王朝再往前走,就满是弊端,应该就慢慢衰落了。
  这衰落有非常多的原因。
  制度,气候,人为……
  人为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党争。
  这党争也分好几种,不过不管哪一种,都和文官集团脱不掉关系。
  文官集团历来就有,但本朝最为厉害。
  李昭的社会学主要是研究群体的习惯和走向,属于一种大数据研究。
  但是她觉得,所有大数据,都跟人性有关。
  人性就是兽性,兽性就有争端。
  她在调研人类为什么会有权利斗争的时候看了一些科研文献,都是关于文官之间的。



  ☆、第一百三十二 册封(二)

  本朝的文官集团形成,纯是太祖一手造成的。
  太祖皇帝是穷苦出身,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他是造反发的家。
  所以在当上皇帝之后,他对权利有一种嗜血式的热爱。
  光是废除宰相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太祖皇帝发现,历代的王朝之所以被取代,是因为有专一的人掌握军权。
  比如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镇守一方,不纳税不交贡,俨然就是地方的土皇帝,一旦这些人战功赫赫,朝廷根本就动不得他们。
  而且谋反的,也都是这些人。
  于是本朝立朝之初,就废除了这些军官制度。
  开始重文轻武。
  哪怕是文官的品级比武官低好几级,武官见到文官也要行礼。
  再加上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全凭实力化,本朝的科举,不许推荐,不看名气,只凭借科举试卷择优录取。
  这又给科举为官的许多人以骄傲的资本。
  再者,元之所以崩溃瓦解的快,就是朝廷不重视文人,没有科举制度,底层人民没有翻身的机会,阶级没有流动性,社会必然出乱子。
  以上种种,使得文官的地位一键升高,到了此时,朝政由内阁大臣把持,而内阁大臣全部是科举取士来的,他们有骄傲的资本,不看皇帝脸色,这一些文官形成了一股可以和皇权对抗的强大势力,就是文官集团。
  为什么要提文官集团?
  因为她嫁了个昏君杨厚照啊。
  李昭天天杨厚照是昏君,但是通过了解,和她知道的一些史料,杨厚照其实没有那么不堪。
  被黑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谁能黑皇帝?
  当然是会写字的文人。
  第一件被黑的事就是内阁弹劾八虎,最后内阁两个大臣请辞,杨厚照就落得个识人不清的骂名。
  在普世价值观中,不信任首辅,宠信太监,那确实是昏君的模样。
  但是本朝太监进宫都要入学学习,跟别的朝代可以控制皇帝的太监制度和地位都不同。
  再一个,普世价值观也是文人给人们灌输的。
  所以杨厚照信任赵瑾,就真的错了吗?
  不提别的,就这次大婚,这些文官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杨厚照金口都开了,是皇上的私事,可是内阁就是拖着不办,杨厚照都没有办法。
  最后还是礼部的人看不下去,给了杨厚照流程,杨厚照自己一手操办,所以这婚事才能这么顺利举行。
  事件争执是假的,党派争执也是假的,没有对错之分,权利的斗争才是真的。
  李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首辅是刘健,是孝宗留下来的老人。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刘建在别的方面多么优秀,但是他已经习惯了孝宗的脾气秉性,形成了孝宗“听话”的行为模式,杨厚照年轻叛逆又好动,面对杨厚照,他不习惯,他就想把杨厚照变成孝宗。
  这就像是两口子过日子,性格不合,所以不是东风要到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从上辈子看,杨厚照看似东风赢了,但是西风的嘴和笔都没闲着。
  不灭灭这些人的气焰,杨厚照之后还要被人骂昏君。
  杨厚照是她的老公,她是皇后,
  这辈子,她不会再让人黑杨厚照了。
  当然,这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可能完不成,但是也要有个努力方向不是?
  李昭吹了吹盖头,从缝隙中迎到了一缕光,她看到了模糊的宫殿。
  整个王朝如果不是他们家的,那就是大家的,如果是他们家的,她凭什么不能去?
  如果是大家的,她就更要去。
  她要去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和祝福。
  去报内阁不同意她当皇后的仇。
  去给刘健提个醒,以后她还要在紫禁城兴风作浪呢。
  就去。
  ……………………
  中和韶乐设在太和殿前,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
  法驾卤簿陈设在太和殿丹陛及庭院内。
  一顶礼舆在高头大马的引领下缓缓而来。
  礼舆外面的杏黄色缎子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大凤凰,帷幔里的人影红如火焰。
  一看就是皇后的仪仗到了。
  仪仗一到,太和殿的御道上静鞭三响,接着就是鼓乐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