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涵因也抬起头,看着云在高高天空中随着风飘荡,不知道自己的闺友们,又会被命运的风吹到哪里。
刘胜死了,如今曹义成了皇帝跟前仅次于刘公公的太监。不过,他很清楚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可不敢像刘胜那样,敢于跟刘公公明里暗里的作对。他只是恭恭谨谨的完成皇帝吩咐的事情,绝不妄猜皇帝的心思,也绝不多嘴一句话。
皇帝虽然觉得他不如刘胜贴心,但是也很满意。比如,这次他选小太监试冲玄真人进奉的丹药,这件事就办的很好,口风紧,低调踏实,没有在大内和外朝引起风波。皇帝每天疲乏、头晕,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便忍不住想要尝试冲玄真人的丹药。
虽然他并不喜欢卢时这样的投机分子,但如果他真的有神通能够治自己的病,他也想试试。果然太监们吃了半个多月的药,一个个面色红润,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有几个已经去了势的那活儿,竟有点蠢蠢欲动的感觉。
他召见卢时,质问他是不是进献的*药,图谋不轨,卢时却从容变白,说自己的丹药只是起到“补肾固阳养元气”的作用,甚至有功法的人,配合这个丹药,断枝再发也不是不可能。而普通人吃了,就会觉得精力旺盛,绝不是*药一时半刻的效果。
皇帝又叫护卫吃,见的确不是立刻让人神智混乱的*药,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是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吃这红彤彤的药丸,这些日子,他把那些丹药就丢在御书房的屉子里,仿佛忘了一般。
陆宪带着几位宰相又来了,他们还是来讨论加税的问题。这件事自王达提出,朝中上下已经讨论了两个来月了,从开始该不该加税,到现在加那部分税,加多少,一直争论不断,皇帝一想起奏章上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小字就苦不堪言。
王通一来便抢先说道:“皇上,这件事不能再托了,继续这样没完没了,永远也没有结果,我看应该赶紧把新的税法颁行天下,这样最晚今年收秋税就可以执行了。”
陆宪皱眉道:“这事关天下黎民,又不是小事,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事情还有诸多问题,应该再谨慎一些。”
“其实增加的并不多,比起前朝,我朝堪称藏富于民了。皇上,这个方案已经修改了十遍了,朝中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现在国库空虚,再这么拖下去,若是再有大灾、边境再起兵戈,恐怕就没有周转用的余钱了,望皇上尽快颁布实施。”王通继续说道。
“皇上,农税也罢了,一直以来我朝农税很轻,但这商税可是与民争利啊。”陆宪说道。
皇帝就知道他要说这些,谁不知道那些大商铺、大商队都是那些世家大族手里控制的,让他们交税就像割他们的肉一样,他冷笑着问同样是世家大族的王通,王通说道:“这哪里是与民争利,国库的钱还不是用来兴修水利、加强军防,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陆宪还要再说。皇帝忍住一阵头晕在心里引起的烦躁感,打断了他,说道:“我知道陆相心系民生,不过王通说的也有道理,这个方案都改了十遍了,能考虑到的都考虑周全了。如果总说什么与民争利,这件事永远也办不下来。我看,就按最后定的这个办法来吧。
王通的游说能力颇强,不少有怨言的世家大族虽然仍然不满加税,但经过王通的说服,加上方案折中,这些人也松了口。而陆宪则越来越孤军奋战,甚至他的幕僚也建议他不如跟王通妥协。
陆宪沉吟半饷,终于决定不再阻止皇帝加税。加税的事情定了下来,朝臣们各怀着自己的心思退走了。
皇帝支着脑袋,再忍不住愈发严重的头晕,拉开屉子,和着茶咽下了那枚泛着红光的丹药。
VIP卷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加税……”李湛看着贾敞送过来的朝廷公文,不置可否的抿着嘴唇。
现在武威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跟着朝廷一起加税,因为武威郡的赋税是不上交朝廷的,因此李湛不跟着朝廷一起提税,朝廷也不会管。
涵因见贾敞来了,便留他和李湛商谈,自己退了出去,这会儿,见贾敞走了,又进来了。见他嘟囔加税,问道:“怎么,朝廷要加税了?”
李湛点点头,直接把公文递给她,说道:“将田税由十五税一,增加为十税一。将商税的三十税一增加为十五税一。盐税也加了。”
涵因笑道:“要是只交这么多其实也并不算多,不过这些年土地兼并得厉害,地方上的苛捐杂税也不少,这样一来,大户们自然是又要让佃农再多交一笔。至于商税,其实那些商贩运东西,过城门要交城门税,使用车船也要交税,到了地头上还要给当地官员和地头蛇交钱,虽然看起来税不高,但加起来成本就高了。要不然他们为什么愿意走私。”
“是啊,百姓要交的钱更多了,但是买东西更贵了。”李湛说道。
“夫君打算跟不跟上头一起加税呢?”涵因问道。
李湛笑道:“我跟贾先生商量了,现在统辖三地,加上凉州单收的过关税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加了。而且这三个州的水土并不好,百姓们的出产本来就少,何况大乱刚过,正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增加百姓们的负担。何况,其他地方收税多,我们这里收税少。荒地又多,可以吸引不少百姓来开荒。百姓多了,兵源问题也解决了,岂不正好。”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跟朝廷上奏,虽然税款不上交了,但也应该遵从朝廷的政令,否则的话,往小里说是执行不力,往大里说就是刁买人心,图谋不轨。”涵因笑道。
李湛沉吟一下。说道:“嗯,的确应该跟朝廷说一声,我不说。郭怀安也会上奏。”
涵因忙提醒道:“你可千万别说军费够用,要不然朝廷让你把加的税上交那就惨了。”
“放心,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让竹心先生草拟一个奏章,就说武威郡大乱刚平。暂不加税。我想朝廷应该不会不同意。”李湛笑道。
“别怪我婆妈,这次麴家的旧人下手,还有王达的人参与,说不定就是受了王通的支使,说明王通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了。而且他越来越急不可耐的想要推晋王上位了,一定会找一切机会朝咱们下手的。所以现在要事事谨慎。否则就会让人有机可乘。”涵因说道。
李湛叹了口气:“可惜楚王身边没有人提点他,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开了府就有属官了,只希望即便不是英才。也是些言行谨慎的人。”涵因很是担心自己的外甥。
“可惜没办法帮到他了。”李湛叹道,属官都由吏部推荐,并由皇帝过目,当初晋王开府,王通应该是通过吏部塞了自家人的。用起来也顺手,但李湛的手却伸不了那么长。他连自己想要任命凉州的官员,都被吏部打了回来,更别说楚王的属官了。
“也好,咱们不插手,这也是避嫌。”涵因笑道。
“咱们不插手,你舅舅和你叔叔必然是要动心思的。”说起来,李湛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这些年都是李德妃养着泰王,唐国公府也没少为泰王花心思,如今晋封了楚王就出宫了,身边却没有一个唐国公府推荐上去的属官,实在让人不甘心。
涵因笑道:“他们也不会公然站在楚王这边,最多就是推荐一些族中的子弟和门生便罢了。”
“你说……靖国公府和沛国公府都插手的话,皇上会不会忌惮楚王?”李湛说道。
涵因摇摇头:“皇上没有忌惮梁王,也没有忌惮晋王,自然不会忌惮楚王,别忘了,太子位掌握在皇上手里,天武军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子能插上手。只要皇子们跟军队没有关联,皇上有什么好怕的。”
李湛一笑:“照你这么说,我插不上手反倒是对楚王有好处了。”
“自古皇子跟军队牵牵连连都是大忌。以后也要注意,不能跟楚王往来,免得被扣上结交皇子的罪名。”涵因说道。
“嗯,这件事也要跟母亲说一声,让家里人不要跟楚王亲近结交,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李湛说道:“若是你二舅和二叔都插手的话,再跟咱们家来往,说不定皇上会怀疑我借助楚王,跟朝中大臣勾结呢。”
王通不掌兵所以反而没有这样的忌讳,放开手脚给晋王招揽人才,扩散晋王的贤名,李湛却顾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