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距离老院长新的目标三万两还是差了三千多两的数,这让他很不开心。
除了想多给灾民募点儿,也是因为他清楚,此次活动并不只有青阳县有,这天下几百家县学都在搞,他并不想青阳县落在人后。
可是学子们连续累了十来天后积极性已不那么高了,城里百姓重复、反复捐了多次之后,拿出来的钱也越发少了。
怎么凑齐剩下的三千多两呢?
这天就在他又坐在梅林入口的凉亭里哀声叹气时,负责记总帐的两位先生突然跑了过来,一脸欣喜地喊了起来。
“头榜举子每人捐了五十两!其他举子也捐了一两到十两不等!齐先生和毛先生各捐了二十两!天一先生的娘家捐了五十两!”
老院长听了顿时眉开眼笑,这里粗粗一算又有了几百两了!三人正说着详情,这时又有一名负责募捐箱的学生跑了过来,也是一路激动大喊。
“文家庄两百两!陆家庄一百两!徐家三百两!于家五十两!张家三十两……”激动的学生喊着喊着突然停了下来。
“后面还有几个,我忘了都是谁家了……”学生笑容有些尴尬地解释。
“好、好啊!”老院长此时心花怒放哪里会计较这些了,就是那两位先生的注意力也只在谁家多少银子上。
他们还从来没有因为谁给银子这么兴奋过。
接下来三天,又有人陆续送银子来,老院长后来才知道,这是县学里家境好些的学子让家里再捐的,因为他们都知道老院长这些天的心事。
而文家庄是为了天一先生,陆家庄是为了陆云轩。一个上期的解元,一个本期的解元。
方小福却没有再捐银子替县学凑齐这三万两,她的注意力在即将到来的雪天问题上。天冷就要御寒,出行就要防冻、防滑。
壁炉、火炭各府里都要准备就绪,还有烧炕的柴禾也要早早储备起来。
在十一月的第一个沐休日到来之前,县学终于募齐了三万两存入官方钱庄的专用帐户里,用时不到一个月。
当这个消息传遍青阳县时,大家都欢呼起来。
☆、1255。第1255章 太子殿下的政绩
衙门的两万五千两、县学的三万两,整个青阳县就有五万五千两,再加上几万斤粮食,几百床旧棉被,还有几百斤棉花,上千件旧棉袄,千匹旧年的冬布……
青阳县此次的贡献可以了。而这份贡献里,是整个青阳县百姓的热情,他们捐了他们骄傲!
而这样的结果,也是方小福当初提供策划时便已预见的,如今形势没有走偏,结果也还不错,她自然也是高兴的。
从天一书局传来的消息,这次活动十月初就从京城向周边延伸,然后才传到更远的州县,因此,在青阳县交捐款之前,京城和附近州县早已完成了任务。
京城,是这天下最繁荣昌盛之地,因为捐款没有区别对待,大家反而没有压力的自由捐了不少,数目也是目前最多的。
当然,有多家分铺的他们,分散不算多,合起来就有不少了。
而在不用国库一文钱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看到了全国轰动、上下一心的募捐局面,可是让朝廷大大吃惊了一把。
结果有小心思的人只能默默打落牙齿和血吞,脸上还要带着笑容把太子殿下的政绩狠狠夸了一通。
不过太子殿下一点也不担心自己被捧杀了,因为这次虽是他牵头,却是一回京就向父皇献计献策,由皇上在朝上宣布。
最后也是以皇上的名义下诏各地,由衙门牵头开始募捐义举的。之后又以太子和天一先生的名义向各县学发函倡导这次“一人一文钱,滴水成河”活动的。
十天之内,就有二十万两以上的募捐款可以用于赈灾,当时福王那边还嗤之以鼻,觉得兴师动众也不过就这么点儿,用于一个州的赈灾都嫌少。
结果后面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数字报上来,结果二十天后,总数就飚到三百万两以上了,这才把一干人等吓到。
这时天一先生才说,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朝廷保百姓安乐无忧,百姓生活好了,自然也会还朝廷一份心意。
为君分忧,他们切实做到了!
也从这份心意里,可以真实看到这天下忠心、忠君之人多若星辰,但也有少数吝啬的商家、大户却是舍不得效力的样子。
就因天一先生在朝堂之上这么随意的一句话,却吓得心里有鬼的人出了一身冷汗。
没多久,那些先前还在观望的人似乎也被热情募捐的义举给感动了,纷纷慷慨解囊,三天之内,飞鸽传来的新数据就刷新了。
从太子殿下东方宸回京、进宫、献策到朝堂上公布,再到捐款数目飚到五百万两银子,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当然,各地官方钱庄动用了大量飞鸽甚至飞行速度和高度更优越的海东青,每天都往京城户部的专属部门传送最新数据。
让各方势力在朝堂之上可以清楚快速地看到这种变化。一开始不屑甚至嘲弄的声音早就没有了,每个人都在默默等待着下一个数据。
而皇上高兴之余,又把太子殿下派出去了,既然他用这些法子弄到了银子,当然要由他去处理安置事宜了。
太子回京之前在朝堂上提过灾后重建问题、想要从户部先拨两百万两银子再从士商那儿募集一百万两的福王,已经半声也吭不出来了。
虽说他也想到了募款,但他到底想让户部拿两百万两出来,而太子不但不从户部拿一文钱,还募出更多来,这势头正盛的时候,他除了闭嘴,还能做什么呢?
夸太子,他做不到,冷嘲热讽,也不讨好。
十一月中旬,雨虽停了,天空却依然阴沉得如扣了锅盖似的,大家都穿上了棉袄,烤起了火。
为了节约资源,方小福提议大家读书、做活儿时可以聚焦在一块儿。毕竟还没到冰雪寒天,夜里睡觉用铜暖壶便可,还不用烧炉子。
方子湛再提要为她暖床的事儿,结果被她一个白眼给拒绝了,这天儿越冷,就意味着大哥和二哥快回来了。
如果让大哥和二哥知道有人趁他们不在摸到她屋里睡,不削死他才怪!
方子湛只好委委屈屈地作罢。不过在她来月事的日子里,他还是特别细心体贴,对于她的撒娇、撒气全部配合包容。
自进入十一月以来,梅花已在枝头渐渐绽放。
疏影阁的一层在夏天时就已被清空,还是做了合唱团、舞台剧的训练场地,二层在天冷后做做了书生们集中读书的地方,没了那么多间隔,用壁炉便方便许多。
三层原来是总帐房的工作场所,不过后来方小福跟奕吉表哥商量了,考虑到冬天会有不少客人过来赏梅,总帐房设在这边不方便,便转移到了阁楼这边。
反正大家都在阁楼这边分散住了,工作地儿搬到这边也方便,最后在陆云轩这边楼里一层都使用起来,一间屋作工作之地,一间屋作卷宗室。
因为方家这边小兄弟都集中住在二层,陆家兄弟那边除了陆云轩一家三口、陆云逸、小六和小阳,整个一层都是空的,正好用上。
疏影阁的三层便做成了一间赏梅赏雪的茶室,还专门存放了茶具和茶叶、酒,客人自己过来赏梅,可以自己煮茶、拿酒喝。
这就相当于去福缘食府免费享受了。虽然方园没有特别发出这样的通知,但来过几回的人还是将这事儿传开了。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来的,不然福缘食府还有生意吗。能来的主要是县衙和县学那边的人,跟文浩天关系亲厚的人,跟方家熟悉的人……
负责招待工作的是管家李德义。他本来就是这里看园子的,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这园子原来是一位京官的别苑,虽说早已易手,但县城里老住户们还是知情的,也知道李德义在这儿大半辈儿了。
因此他负责招待,别人觉得亲切、随意,不会有被怠慢的感觉。大家也知道别苑里都住着书生、妇人,书生上学去了,妇人也不便待客。
也因此,方小福隐身“妇人”的队伍,既不需要见客,也不需要担心别人来找她。
一夜北风刮过,寒梅映雪,整座园子都沸腾起来了。
☆、1256。第1256章 总算回来了
大家出来跑步,也没穿棉袄,只穿了半长夹衣打算跑了步练完拳再回屋用热水擦擦,然后重新换衣,这个冬天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结果今天早上一出门顿时打了个哆嗦,看着眼前一片雪白的亮色又兴奋起来,于是方小福还没下楼,就听见外面不时传来“哟嗬”声。
小兄弟们到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