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之女(我想)-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池修之揉揉下巴:“纵使老圣上重起于地下,遇到今日之事,也只有背地里诅咒韦知勉,朝堂上摆笑脸,再私下里一个大臣一个大臣地磨。若是六十岁的老圣上,可能捏着些恩义把柄,挟数十年为君之威,许有些余地。老圣上在十四……哦,现在是十五岁了,遇上这样的事情,怕也要愁得吃不下饭。”

  “眼下是要拿出一个章程来,既然反对韦知勉所议,就要有个能安抚勋贵的说法。”看人挑担不吃力,只有身处“创造历史的时刻”才能明白一项为后人所熟知的、能够延续的、被人承认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办法的出台,需要耗费多大的脑力、经历多少角逐与利益交换。

  郑琰努力回忆了一下她的历史知识,发现先罔替几代,再降等,也许是个好办法。又或者,在授爵的时候,可以分为世袭和不世袭两种?增大后者的比例。本朝对于爵位已经有了某些不太重要、荣誉性的爵位不给食封,只给俸禄的处理办法了,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了吧。但是,即便如此,年载久了,食利者数目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池修之道:“朝上正在吵着呢。估摸着圣上也该问到岳父了。”

  ————————————————————————————————

  池修之分析得相当到位,萧复礼现在愁得跟什么似的。大正宫里,萧复礼竖起五指,托着本书,看得入神。不时移动一两根手指,看书本稳不稳。想了半晌,发现如果抽了勋贵、有爵世家、最近新兴的军功小集团,整本书都吧唧到桌子上了。

  【没人提也就罢了,一有人提,我不答应,只怕朝臣离心呐!】萧复礼愁眉不展,眼下朝臣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世家,家里多少有些爵位,而勋贵的数量比朝臣也不少,加上对狄作战新封爵的人,占了朝廷的大半部分。当然也有草根,有没爵位的人,一是数量少,二是与其他人有着各种联系,三也是担心被反攻倒算。

  萧复礼这小皇帝当的,从亲政开始,就被各种下马威,各种考验,难过得真想大哭一场。一巴掌拍到了书上,把怀恩吓了一大跳。怀恩也在观察萧复礼,他是经过老皇帝时代的人,知道老皇帝的艰难,政治修养可能中下层官吏都高,非常不想让老圣上的理念被人翻盘,正想说些什么,萧复礼已经开口了:“备舆,我要出宫。”

  “圣上想去哪里?”

  “去荣安郡太夫人那里。”

  “是。”

  到了荣安郡太夫人所居之府邸——返京之后荣安郡太夫人照旧没住保慈宫,母子相见,都欣喜异常。开心完了,荣安郡太夫人觑着萧复礼的脸色,问道:“圣上有为难的事儿了?”

  萧复礼勉强道:“没什么。”

  荣安郡太夫人道:“圣上也别瞒着我啦,已经有人找上我的门来了,说了些半懂不懂的话,丢下许多金珠宝贝,让我劝圣上哩。”

  萧复礼无力地道:“阿娘怎么说呢?”

  钱氏道:“我也不懂啥大道理——阿娘二字不要再说了,啊,没规矩的——我只知道,拿人的手短。听你读书,说什么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我就想,圣上不是糊涂人,朝中也不会有那么多奸人,这么好的圣上、这么好的朝廷不答应的事儿,还要用到走偏门儿,显见不是什么正派事儿。显是,你不乐意做的,道理上也不大通的。朝里能人多啊,真要能讲得通道理,哪用连我这样没用的人都要使唤上了呢?”

  萧复礼鼻头一酸,用力点头。

  钱氏又道:“连我这里的门路都要走,只怕有用的人那里事更多哩。”

  萧复礼道:“是啊。保慈宫已经传了许多话,幸亏您没住在那里,不然又要难过了。就连后宫里,也想着她们的娘家。皇后好些,不忍我为难。美人们畏我,不敢多言耳。”

  钱氏道:“你先生呢?”

  萧复礼扭捏地道:“先生倒是坚决,池修之虽未直言也带头顶住了韦知勉。可……我不能把她顶在前头,这不是做人的道理。勋贵世家太凶,我,总不能丢出他们去,只好自己装聋作哑,拖得一时是一时。”可实在没有好办法了。

  钱氏欣慰地道:“圣上做得对,做人得有良心,旁人帮了你,你也不能把人闪了出去。旁人为帮你而遇险,你也要捞人家。知恩须得图报才好,下回人家还肯帮你,这就是交情是人情往来,你真心实意,人家也会真心实意待你的。”

  ————————————————————————————————

  萧复礼在生母那里又接受了一回纯朴的思想教育,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安车蒲轮请郑靖业入宫,向退休老干部咨询问题。

  整个京城的目光都盯在那一辆吱吱呀呀的车上,郑靖业跟小朋友们玩得很哈皮,红光满面的。进宫的时候却拄着一支拐杖——这是退休的时候萧复礼特赐的。围观党们恨不得隐身跟进去偷听,萧复礼却连史官都给遣了出来。史官一看郑靖业那精神的样子,缩头跑掉了。

  见了面,一老一小目光一对,都知道这次谈话的议题了。萧复礼先让给郑靖业奉茶,等郑靖业喝了小半盏,又问郑靖业退休后的生活情况:“近来事情多,我有许久没回崇道堂啦,同窗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入崇道堂,相公也是我先生啦。”

  郑靖业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圣上颖悟,用心便可。”

  “眼下正有一难题,非请教先生不可。”萧复礼很痛快地就把难题抛了出来。

  郑靖业道:“实在是难!不瞒圣上,老臣几乎都要动心了。可是转念一想,这样不行!我等谋国,需看长远,”伸手蘸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划拉了一个圈儿,“先说封爵,有爵必有封,虽分封大多已不治土临民,可这地上的人口租赋却是已经分出去了,也算不得国家的了,国家就会越来越弱,朝廷就会越来越弱,等到封无可封之时,谁还肯服谁呢?”一点一点地把大圆圈给划拉出一个一个的小月牙,“降等,是慢慢收回来,恢复国家的元气,有更多的租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譬如抵御狄人,单凭一己之力,谁也做不到。”

  萧复礼狠狠点头:“相公一片公心,世人只顾私利,何其愚也!”

  郑靖业道:“圣上可知,史上王侯数以千计,现在只剩下百数?”

  “有这等事?”

  “如何没有?不过是改朝换代,又或是犯法褫夺而已。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开了恶例。会使君臣相疑,世人尚诈力,人心不古,各怀私怨,渐渐器量狭小只顾眼前。人人以私凌公,待遇危难之时,谁又肯挺身而出?圣上知道有这么个办法,却不可轻用。”

  萧复礼苦涩地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圣上,天下皆圣上之臣呐!”

  “奈何力不从心。”

  郑靖业郑重地道:“凡事总要有个开始,圣上眼下的局面,比老圣上时已经好了很多了。”

  萧复礼低头想了一想道:“我亦有此意,然而,眼下还不是时候。魏静渊诚国士也,惜其无辜受难子孙凋零。”

  郑靖业缓缓露出了一个笑容,看向萧复礼的目光非常欣慰。

  萧复礼又问郑靖业:“老相可有贤者以荐?”

  郑靖业道:“朝野皆有,圣上慎查之。”

  围观党们亲眼看到萧复礼把郑靖业扶了出来,这老东西满面红光,头天还拎着教鞭健步如飞地跟李俊闹个鸡飞狗跳,今天居然装病弱!太不要脸了!腹诽着,还要扮笑脸,跑郑靖业门前求见,想要□消息。别人不得其门而入,郑瑜却能回娘家,于是她肩负起了重责大任。

  郑靖业看到大女儿眼露殷切,想到她现在的情况,心中也是一叹:“你又乱蹿什么?被人当了枪使还不知道呢!”

  郑瑜道:“这我岂不知?她们撺掇着我来,不过是想让我劝阿爹罢了——可阿爹,圣上一直不发话,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圣上不喜吗?这……未免不近人情了罢。阿爹~您自己也有爵哩,您还有两个女婿也是一般呢。”

  郑靖业怒道:“笨蛋!谁教你这样说的?怎么能只想自己不想国家呢?”

  郑靖业这样正义凛然,把郑瑜吓了一大跳:这不科学!

  郑靖业大口喘气道:“说你笨,你还就真笨了,要世袭了,以前那些人要怎么办,都复了,一年要有多少开支?不出二十年,国家就要垮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到时候那些吃祖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