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农家喜事-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如今,一切都变了,变得她自己都觉得这好像是一场噩梦一般。

    让她蒙受此番羞辱,远离京城,受尽苦头,这又能怪谁?但是她李淑兰从来不会认命,从来不会屈服。只要她还活着一天,便要精彩地活着,便要为了自己而努力地活着。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八十章 谋划

    两人聊了好大一会儿,李淑兰都觉得有些精神不支了,但是见李氏还是一副十分精神的样子,她如今寄人篱下,又是第一天,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只得陪着李氏坐着。

    李氏又问了李淑兰一些别的情况,伸出手掩着嘴打了个呵欠,这才说道:“时候不早了呢,这一天你只怕是也怪累的,还是赶紧地歇着吧。”

    李淑兰点了点头,刚要起身,便听李氏向身边的张婆子问道:“姑娘的房间都给收拾好了吧?”

    那张婆子笑道:“太太放心就好,知道您心疼淑兰姑娘,一早地就给收拾好了。”

    李氏笑着点点头:“那就好,以后就把淑兰当成咱自家的姑娘,要是被我知道了哪个欺负了她,我可是不会轻饶。”

    张婆子忙赔着笑道:“哎呦,太太您说的这是哪里话,知道您心疼姑娘,哪个不是赶着地上来巴结讨好?没有谁是不长眼的,敢欺负了姑娘去。”

    李氏听她这么说,满意地点点头,又向李淑兰道:“淑兰啊,你且安心地在这里住着,就住在我这跨院里,以后要是缺了什么,或是谁欺负了你去,你只管来和我说便是。”

    “嗯,我知道了,谢谢太太。”李淑兰说着,又是轻轻一弯身,行了个便礼。

    李氏忙将她扶了起来,不悦地说道:“还叫什么太太啊,咱们又是一个姓的,以后要是没外人在的时候,你只管叫我姐姐好了。”

    “那可使不得,淑兰怎么能叫太太姐姐呢?”李淑兰忙道,如果她就这么答应下来的话,倒显得她不自量力,不识礼数了。

    李氏拍着李淑兰的手道:“我让你叫你就叫,和我还啰嗦这么多干啥?”

    李淑兰听她这么说,便微微地点了点头,又是微微一福身,道:“那真是谢谢姐姐了。”

    “这才对嘛”,李氏满意地点点头,“我倒是有两个妹妹,但是都多少年了,也没见上一面,这回有妹妹在身边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又说了几句话,李氏便让屋里的丫头带着李淑兰走了。

    李氏看着她远去的身影,重新坐回到椅子上,面上也不再是刚才那一副欢喜的样子。

    张婆子去将门关上,走回李氏身边,喊了一声“太太”。

    “让人去查查看,看看她家里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情况。”李氏说道。

    张婆子点头道:“哎,我知道了,明儿一早便吩咐了出去。”

    顿了顿,张婆子又说道:“要我说,我也觉得这姑娘有点奇怪的地方。看起来是个受过极好的教养的,只是如何会沦落到卖身救母的地步?她说的那些理由,我也是觉得有很多可可疑的地方。”

    李氏微微点点头,道:“是啊,我也觉察到了,还是先查查看看吧。”

    如今她都能看得出来,那老太婆又不比她笨,一定也能看出来。无论如何,还是要先调查清楚了,如果有问题的,赶紧再想办法。

    毕竟放这么一个来历还不明的人在身边,她也是十分担心的。

    第二日,李淑兰早早地起床,便过来了李氏这边,说是要伺候她起床。

    李氏忙道:“丫头婆子的一屋子,哪里用的着你来?”

    但是她虽然这么说,李淑兰站在那里,也是觉得十分别扭。本来李氏出钱救了她的母亲,正常来说的话,她是要给她当丫鬟的,但是她不但没有将她当下人使唤,反而还礼遇有加,让她心里不但不安心,还越发的不自在了起来。

    两人一起吃了饭,李氏去了苏老夫人那边,留李淑兰一个人在院子里做着绣活儿。

    到晚间的时候,李氏照样是吃了饭之后,留李淑兰在一起说了会儿话,等到时候不早了,这才让她去睡觉。

    李淑兰的身影刚刚离开,张婆子便将房门关上。

    “咋样?”李氏问道。

    张婆子转过身来,向李氏道:“太太果然是没有猜错,这姑娘家里啊,确实是遭了事儿,而且还是大事儿。”

    “怎么说?”李氏焦急地问道。

    于是,张婆子便将今日打听好的事情向李氏说了出来。

    那日,李淑兰也说了,她的外祖家,便是这苍山镇上的赵家。镇上姓赵的人家不在少数,于是张婆子吩咐的人,又费了一番气力,这才将这家人给找了出来。

    原来这赵家,并不是什么十分有钱有势的人家,只不过也是普通的人家,在这镇上开了个灯笼铺子,小小的有点收益便是了。

    这赵家祖传的灯笼铺子,如今是归大房所有,当初在分家的时候,大房分到了铺子,但是当时的老爷子为了也照顾照顾小儿子,便另外买了个铺子,重新开张,将这铺子交给小儿子打理。

    如今赵老爷子已经死去多年,家中除了这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便是那李淑兰的母亲赵氏。

    赵氏当年做姑娘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和一个落魄的书生好上了,当时家里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是赵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非要嫁给那落魄的书生不可。赵老爷子也是个硬性子的,一气之下,和赵氏断绝了关系,任她自己折腾。

    赵氏跟着那书生,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书生考中了进士。

    就在这时候,赵氏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这可谓是喜上加喜。就在那书生被选作京官之后不久,赵氏便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如今的李淑兰。

    李淑兰的父亲李墨,做官的路可谓是顺风顺水的,从九品的小官,一直做到如今的三品大员。

    那李墨平日里最会处事,因此才能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上一直屹立不倒,反倒层层晋升。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就在几个月前朝廷的一次大变动上,他站错了队,就这么一次,便使得他妻离子散。

    如今,他被流放西北苦寒之地,妻子病的要死,女儿历经艰险,受够了冷眼,最后不得不沦落到要卖身救母的地步。

    当初赵老爷子是和赵氏断绝了关系的,后来女婿得势,他也没有放在心里,索性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好了。

    李家突然败了,李淑兰和赵氏,离了李墨,在这汴京城里举目无亲,两个女人,又是一个年幼一个病重,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想着来投奔娘家。只是,娘家的人竟然也不管她们,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料想这李淑兰,从一个官家的千金,到了如今的地步,只怕心里,也是难堪承受的吧。

    “难怪,我说呢,她小小年纪的,看起来就不像一般人家的孩子。”李氏口中说道。

    “是呢”,张婆子也附和道,“以前她爹可是京官,还是三品大员,当年也是进士出身,怎么说也是诗书簪缨之家,教养出来的孩子,哪里能是小门小户的能比的?”

    李氏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这回那李淑兰的身份也搞清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地想一想,到底该做个什么样的谋划。

    李淑兰出身官宦之家,虽然如今家里是败了,但是毕竟那气韵还在。并且这姑娘又的的确确的长得不错,如果好好地培养培养的话,说不定真的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她虽然出身好,官家小姐,但是怎么着那也都是过去的事了。就是一只老虎,落了平阳还要被狗欺,何况她还是一个无所依靠的刚刚及笄的小姑娘。只要是对她好点了,许了她好处,她势必会相随。

    李氏想了想,如果要按计划进行的话,她还是得让李淑兰到苏老夫人身边去。

    看如今这情况,如果想拆散莲子和苏可言,那好像是有点困难。但是苏老夫人好歹也是家中最权威的人,只要是她说了话,只怕苏可言不听也是不行的。

    因此,她心中便谋划了主意,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先和李淑兰说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李淑兰在李氏的院子中住了两三天,见李氏果真是个随和的人,便也就逐渐地放开了。

    只是她如果一直在人家家里白吃白住的,那也不是个事儿,并且人家如今不但管着她,连带着赵氏,也是接进来一并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