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农家喜事-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人在一起吃了午饭,吃完饭后又喝了茶,杨氏这才将王吉瑞带来的礼每一样都留了一半,将剩下的一半给回了过去。

    王吉瑞和辛婆子一道上了马车,回去了章店。

    虽说现在盖房子的事儿还没动静,但是那王吉瑞说了,等到明年一开春,便找人去将旧房子翻了,盖上新房子。不出半年的时间,肯定能盖完,这样,到后年结婚的时候,新房子已经晾干,能够直接入住。

    这边长辈的意思,是想让王吉瑞在镇上置办一套房产,左右章店那边,已经没有了亲人。等到谷子成亲的时候,直接去镇上就行,以后也就住在镇上,成了城里人。

    但是王吉瑞却说,他在镇上是有一套房产的,只是不常去住。不管怎么着,章店那边都是他的根,所以成亲的时候,还是想在老家。如果说成亲之后,谷子想去镇上住的话,再过去不迟。

    这边的长辈想想也是,便同意了。

    倒是如此一来,正合莲子的心意。她其实很不愿意住在城里,如果可以的话,就在这乡下,养几只鸡,种几亩地,过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才是平平淡淡、真真正正的幸福。

    到时候要是能给谷子陪嫁上十几亩良田,劝说她住在庄上就好了。

    交换了庚帖之后,杨氏将其压于灶君神像前的净茶杯底下,来测神意。并言辞嘱咐家里的每一个人,这三日不许打碎碗碟,不许剩饭菜,不许吵嘴等等,总之是不能出现任何异常的状况。

    一家人小心翼翼的,总算是过了三日,杨氏这才拿着庚帖,找算命的给排了八字,这定亲才算是真真正正地定下了。

    从此之后,杨氏便不再让谷子多做活儿,只是让她没事儿就做绣活,绣一绣自己的嫁妆。同时也嘱咐豆子,让她也赶紧着点儿,谷子一出了阁,说不定哪天就到了她了。

    至于栗子,杨氏说她也不听,索性就不说了。她针线活儿做的不好,只能将布片给缝起来,要是论起刺绣,可就比两个姐姐差的远了。但是好在她在做衣裳方面,倒是拿手得很。

    几年前,杨氏就开始让莲子练女工,但是莲子和栗子差不多,只是学会了缝补,便扔下了。左右又不需要做刺绣,学那些个实在是没用,还不如种上一亩地来的实在。

    谷子的事儿虽然成了家中最近一年来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毕竟成亲还得到后年,所以一点儿也不需要着急。莲子却寻思着,啥时候该去镇上瞅瞅,找个合适的铺面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铺面

    此次过去,自然是说到了谷子定亲的事儿。细细地问了那边的情况,郑氏以及莲子的两个舅母都道那王吉瑞年纪是大了点,但是好在有能耐,靠的住。

    既然全部人都十分赞同这门亲事,莲子也就不再说什么。她见大姐也是满意的样子,心里想着,等到谷子成了亲之后,如果她在那边过得不好,不管怎么着,她都不会扔下她不管。就是退,也定要让她有个退路。

    大年三十,还是照老规矩,一大家子人在沈氏那边过年。

    今年不知咋的,一向一毛不拔的李氏竟然拿了一道腊肉过去,说是给沈氏和刘老爹过年吃。

    当初婆媳二人也是大闹了一场才分的家,但是这事儿在沈氏心里可并没有因为她生了大福而过去。况且,大福这段日子一直是跟着她吃住,哪里还管着她那个做娘的啥事。

    二房家里的四个女孩儿都一个一个地大了,眼瞅着就要一个接一个的嫁人,离开这个家。聚在一起过年,更是一年少过一年。因此,全家人也是十分地珍惜。

    如今谷子早已经将双丫挽成了髻,用王吉瑞送来的一根素银簪子簪着。礼品中除了这素银的簪子,还有一对金簪,但是谷子嫌戴着那玩意太耀眼,所以只是选了一只素银的簪子用着。

    而再观李氏,发上竟插着一只鎏金的簪子,尤其是再配上她那张又黑又黄的脸,说不出的土气。

    这根簪子还是麦子被抬了姨娘的时候,宁府那边送来的礼。今年过年的礼倒是早就到了,但是比起往年,却是减了不少,李氏心中没少将麦子埋怨一番,这死丫头,也不会多给点。

    而此时的麦子,正站在宁家宽敞华丽的饭厅里。她只是一个姨娘,更没有孩子,哪里有坐的份儿?

    看着宁家长房太太和二房太太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只等着丫头们布好了菜,将她们请过去。对于地上站着的这些姨娘,她们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而这些姨娘,则只是站在地上,等着丫头们布好了菜,正室太太们入了座,服侍她们吃饭。

    麦子,也就是刘姨娘,摸了摸瘪瘪的肚子,抬眼将座上那个穿着暗红绣百福襦裙,外面罩深灰色大毛褙子,手里还握着铜手炉的妇人瞪了一眼,继续看自己的脚尖。

    自从她生产过后,宁家二老爷去她房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用了几次手段,但是太太总是能找出各种理由,将老爷请走。如此一来,刘姨娘更是将二太太恨到了骨子里。

    前不久,二老爷又纳了一房娇妾,比刘姨娘还要美上几分。她是真真正正地觉的,如果再不努力的话,恐怕刚过上没几天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此时在刘家庄,暮色四合十分,年夜饭也上了桌。

    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二房刘景仁家里殷实,三房的积蓄也不少,就连还是靠二亩地为生的大房,自从闺女当了姨娘之后,日子也是好过了不少。

    这年夜饭是一年比一年丰盛,一年比一年用心。

    刘老爹带着儿子们在炕上坐了,沈氏则带着媳妇和孩子在地上,围着桌子边也坐了。

    刘老爹以前脾气暴躁,但是后来两个儿子都分了家出去单过,也没啥事儿闹到他跟前,三儿子一家又是十分孝顺省心的,这几年下来,脾气竟是改了不少,只是以前那不大说话的性子,如今变得越发沉默了起来。

    吃过年夜饭后,沈氏和三个媳妇包饺子,莲子姐妹则哄着大福和轩轩玩儿,不让他们睡着了。

    子时一到,最近三年家里没有去世亲人的人家都放起炮仗,刚刚还在打着盹儿的大福和轩轩立马来了精神,在院子里绕着圈儿跑来跑去,直嚷着也要放鞭炮。

    就在去年,莲子家的一个本家长辈去世了,所以今年并不能放鞭炮,连对联也不能贴。

    “好了,来吃饺子了,吃了饺子就长一岁了。”杏儿撩起堂屋的帘子,冲院子里的孩子们喊道。

    莲子和栗子忙带着轩轩和大福进了堂屋,喂他们一人吃了半碗的饺子。

    吃过饺子,也守过了岁,杨氏和刘景仁这才带着四个姑娘回了家。

    大年初一,还是要天刚刚亮就起来,吃了饺子,去给本家的长辈们磕头拜年。

    到大年初三,年前歇业的铺子便都会开业。

    年底的时候,莲子趁着去镇上送货的功夫仔细看了看,见并没有要转让的合适的铺面。

    倒是有几个要转让的,但是位置却是太偏僻了,并不适合做点心铺子。

    除此之外,莲子也看上了几个铺面,一个是卖布料的,一个是卖首饰的。她进去问过了,但是两家都没有要转让的意思。如此一来,只能再继续留意着,如果有了合适的,就先盘下来。

    正月初六是大集,开年的第一个集,到时候来的人定然会很多,因此,初五那天,莲子就和刘景仁一起,将该送的东西给送去了张掌柜那边。

    只要没出十五,便都是年。如此一来,张掌柜非留莲子和刘景仁爷俩在家里吃了饭再走。盛情难却,刘景仁只得答应了下来。

    碰巧这日,张子贺也在铺子里。

    他如今也已经十四了,但是那让莲子十分受不了却仍然忍受了多年的坏毛病仍然没有改变,还是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裳。

    “过年好啊。”莲子还是和往常一样,不冷不热地和他打了个招呼。

    但是出乎莲子的意外,此次张子贺竟然没像以前那样,或是扭头“哼”一声,坏笑着不搭理她,或是直接将她挖苦一番。

    这回,他竟然看了莲子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更是没有说一个字,便走开了。

    “这孩子,魔障了。”莲子看着他的背影说道。

    饭桌上,张掌柜举起酒杯,向刘景仁道:“刘老弟,咱们自从合作以来,如今也都五年了,这五年,真是不容易啊”,张掌柜摇头说道,一副十分感叹的样子,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