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住,她要开发!
  当地的官员这些人富得都不想高升,突然间被冒出来的这个邱秋吓了一跳。
  比胳膊比大腿都没有她粗,只能私下里骂娘。
  听说盐井花钱也打不了水了,老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
  “贴出告示,盐场招收十八到五十岁的壮劳力做工人,每个月都会有月银,原则上一家人只要一个。”断了人生路的邱秋同时也给人希望:“月银是二两银子一个月。”
  一家人一年能有二两银子都过得不错了,一听说是一个月二两,这笔帐怎么算怎么划算,当下要来盐场当差的人排起了长龙。
  “夫人,咱们招得完不?”花儿表示担心了,这要是招不完岂不是闹事的前兆,虽然她不怕闹事,终归闹起来不好。
  因为她的举动已经让大宇上下都盯紧了,到时候又会有御史吃饱了撑着告到皇帝面前去。
  “招,需要人的地方很多。”邱秋都算过了,从井水变成卤盐,再到运送到临川城那边的南冥,是需要很多盐巴担儿的。
  所谓的盐巴担儿,就是挑盐的工人。
  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人工运输真是太麻烦了。
  邱秋不仅指导了南冥的农业生产,也让人在南冥开采玉石,然后还将蜀郡的盐卖到南冥去。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是向大家借了钱,肯定要用大宇的物产赚回来。
  邱秋打盐的主意也不是一两天了,只不过觉得时机不成熟罢了。
  现在东东需要钱,自己提什么条件自然都会答应的。
  井盐可不比海盐,整个生产过程要复杂得多。
  海盐湖盐都是用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就能得到盐。
  可是井盐就要麻烦得多,得取卤做原料用柴火煎熬。
  邱秋派人找到了当地最擅长于制盐的几个人。
  、“夫人,您饶了我们吧,我们再也不干了!”听说是将军夫人找,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吓得颤抖不已,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
  邱秋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她是请的工人,又不是杀人,这些人是怎么办事的呢?
  花儿耸耸肩膀表示她没有责任。
  这女人,肯定是说了什么话让人误会。
  “大家都起来吧。”邱秋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黑白无常了,怎么见着她会怕成这个样子。
  “夫人让你们起就起,还在那跪着干什么呢”花儿最烦的就是磨叽的人,忍不住出口开斥。
  “花儿,你下去。”原本人家就害怕得不行,你再凶神恶煞的在那儿吼,这算怎么回事。
  花儿极其委屈,只好退了下去。
  “老乡们,你们不要害怕,我只是想要请你们过来了解一下情况。”邱秋道:“听说你们都是制盐的好手,若是真的这么好的话,我还会请你们当大师傅,每个月都给月钱,你们看可不可以?”
  这样也行吗?
  可是,那些人不是说自己几要做了太多的盐,官府要追究责任,还要杀头吗?
  “不是的,官府才管不到这儿来。”目前来说,她邱秋就是最大的了:“你们凭本事吃饭,官府也不会为难你们的。”
  邱秋一一问了这些老人的制盐方法,大底分为采井水和制盐两个环节。
  采井水,实际上专业的名字叫采卤吧。
  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不容小觑的,他们采用的是提捞法,在科学不发达也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居然能成功的提炼出盐来。
  在制盐方法上采用的是煎法。
  果然不如自己所料。
  邱秋看过他们制作过的盐很是粗糙,估且叫做粗盐吧。
  人吃的当然得精细一点。
  “要做精细也可以,只是很费时、耗燃料、产量少。”其中一个老农说道:“我曾经试过,这样做出来的盐又白又细,但是却卖不出去。”
  为什么呢?
  因为贵啊,贫民百姓吃不起。
  贵的盐要不就卖给达官贵人!
  邱秋知道所有劳苦大众吃不起精细的,甚至是粗糙的都不买不起。
  人分三六九等,他们享受的物资待遇也分为了三六九等,这世上还真是没有公平可言啊。

  ☆、第六百四十七章明显偏袒

  邱秋知道她的智慧是有限的,毕竟不像计算机那般能储存很多东西。
  所以此次到蜀郡还特意带了慧星。
  关于盐,彗星说的讲究真是让邱秋大开了盐界。
  “真正用盐是有讲究的,祭祀用的是苦盐、散盐;待客要用形盐;御膳房里用的是饴盐。”慧星道:“历来盐就是一个很敏感的行业,前朝就设立了盐法,实行的官盐专卖,禁止私产私营。”
  意思是邱秋这次也算是私自开采了。
  “没有的事,我这叫特事特办!”邱秋知道真要交给官府来办的话,又会肥了一大群的人,无论是朝廷还是她都得不到好处。
  到时候,她借的那些钱从何而挣来还。
  邱秋也明白自己没有本事提炼出出什么饴盐什么,就做点提纯后的盐就不错了。
  说干就干,邱秋从这几个老头中找了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来做管事。
  之所以找年轻的,是因为有精力,而且,她也不想时常换管事这样会浪费她的精力来培养人。
  花儿对邱秋采井盐卖还是比较担心,毕竟皇家的事说变就变。
  现在还是东东当道,若是哪一天出了意外,欧阳家族就不会蒙上不白之冤。
  想要取得正式的合法手续,那也是东东的一句话而已。
  但是不同的是,到时候就会交沉重的捐税。
  从公中走的税钱层层剥扣,交到户部手中估计就廖廖无几了。
  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让自己背了黑户的罪名。
  邱秋表示她不怕。
  时间不会太久,五千时间,等她将欠正通钱庄的钱还清的时候再将这个井盐交出去也不迟。
  贩志私盐,市场有这个需求,也是专卖逼出来的。自己不卖,这些小小老百姓不也在做吗》
  第二个,这利润真的是很可观的。
  人一旦有适当的利泣,资本就会胆大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而据慧星所了解,私盐的利润可达到百分之七百。
  有这么可观的利润,邱秋干嘛要让它合法化。
  钱是她借的她来还,她做一点私盐还得更快一点。
  慧星最后提议邱秋,向皇上要一道秘旨。
  嗯,这个简单。
  “父亲,我一直以为姥姥是最为大胆的,没料到也胆小啊。”东东看了密信后笑了。
  “你母亲说过,你姥姥最是循规蹈矩了,从来不越雷池半步。”苏启民笑道:“这一点儿你皇祖父都是知道的。”
  朝中多少人在盯着她看,总想要逮着她的尾巴,最后谁都没有成功,还是让她滑出来了。
  邱秋的宗旨是宁肯少赚也不绝不冒险。
  这一次开井盐的事却是大胆了一次了。
  没料到还是要让东东给一道密旨。
  “成,我就给姥姥壮壮胆。”东东笑着亲自提起了书写了几个字,然后郑重的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拿着密旨,邱秋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了。
  大宇上下盯着邱秋的人不少,大家都知道她生财有道。
  得到消息说发现了井盐并且开采起来后,御史果然就坐不住了。
  一道道折子直接呈上了御书房。
  东东只要一看是弹劾邱秋的直接就命人烧掉。
  “皇上,恕老奴多嘴,您总得给他们一个说法。”这般烧了御史的折子,会留下很多污点的。
  东东点了点头,这老头儿说的也不假。
  第二天,不信邪的御史又来了。
  “你说欧阳夫人邱氏开私盐挣腰包是吧?”也是对北炎的战斗还没有正式打响,父亲说要北炎两个势力人正在互掐,他再添一把火,到时候趁他们内讧的时候自己才进去,这样会事半功倍。所以有些事说不到明面上。
  “皇上明察!”大宇上下谁不知道这回事啊,结果小小年纪的皇帝不理不睬:“欧阳夫人邱氏这是中饱私囊,这是置我大宇盐法于不顾。个人权势凌驾于律法之上!”
  说得简直一点,就是因为有你这个外孙当了皇帝,所以她做点的事就天都扛不住了,无法无天的。
  “那是朕亲自让她做的。”东东就不信这个邪了:“这个井盐,前朝也罢,皇爷爷在世之前,你们谁曾发现了?”
  发现不报,那也是死罪一条。
  东东就不信这些文武百官都没有发现?
  只有一点可以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