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何管事认为种瓜比种粮划算的事,邱秋却是持了不同的意见。
“首先一点,粮食才是根本。民以食为天,不能弃根本于不顾,本末倒置就要饿饭。”看来不仅仅是现代,就是这古代的人都有功利心的。
“再有一个,西瓜最是吃肥,一般种三年这土地就会贫脊。”邱秋道:“土地还是以出粮为准。”
原来是这样的。
“或许有一天,如果大家都不种粮只种瓜,或许有一天就会有大的变化。”邱秋道:“人人手中都有大笔银钱,但是却买不到粮,钱多粮少,就要饿饭。”
“夫人,这个道理我懂。”何管事是农民自然是明白的。
“所以,我决定抓根本,我的天下粮仓不仅要收粮,我们自己的庄子也得产粮。”邱秋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靠人不如靠已。”
好一个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夫人做事果然是有成算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生稻抽穗发芽再到谷子变成了金黄。
“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关嬷嬷感慨道:“你这一年两季的想法还真是错不了。”
“娘,这是上天厚爱南方。”同样的东西在北方可就行不通了:“南方的人是有福气的。”
“是啊,一年两季,只要勤劳一点不至于饿饭。”关嬷嬷点了点头:“明年春你又要去哪里?”
邱秋咧嘴笑了,她的老娘最是了解自己。
不过,她还只是在想,暂时不准备付诸行动。
接下来的时间就又是一季收获。
何管事还准备像收第一季那般用拌桶。
“犯不上了。”邱秋建议割稻穗回来用木连盖来打:“因为禾桩不高,如果用拌桶连禾桩一起割两只手也握不了。”
只割稻穗,还真是简单又方便。
人多好种田,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半天时间堆成了山。
经过连盖的敲敲打打,很快黄金的谷子就落了一坝子。
“这谷子和第一季没有差别啊?”只是产量稍微少了一点点,粒粒饱满,何管事感觉自己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展变化。
“再生稻的米煮稀饭更香。”不知道什么原因,煮出来的稀饭更糯一点。
“成,等谷子晒干一点就先舂一点米出来煮稀饭。”何管事连忙说道。
“不急不急。”邱秋可不想搞特殊:“等晒干了再说吧。”
其实,领导有什么要求下面的人就会竭尽满足。
何管事就亲自动手处理禾衣,挑了一箩去最向阳的院坝里晒。
正好天气好,三天时间就可以舂米了。
“夫人,这是再生稻的米。”何管事觉得这些米简直就当是捡来的一般“庄上一共两千多亩田土,种稻谷的一共是两千亩,按您的吩咐都留了再生稻,等全部出完干谷子的话估计会有五六十万斤粮。”
“不错,确实是收获了。”前前后后有几百万斤粮,这就是自家粮庄的好。
但是,并不是别人眼中没有花成本的东西。
要知道,人工就是一项大的开支。
相对于别家的庄户,邱秋的庄户们很是幸福。
不仅待遇丰厚,还时常有福利。
西瓜这新鲜的果子不仅分给大家吃,还允许了各人留种,特意申明明年可在各家的房前屋后种。
而这次再生稻丰收,邱秋让何管事让户头给每家分五十斤粮,也算是福利。
亲眼见证它的生长成长还有成熟,再经过一番劳作后分到了粮食,让众人明白了这是真实的东西。
得到了额外分发的粮食,家家户户都很高兴。
“夫人说了,这是给大家偿鲜的。”何管事说道:“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家都辛苦了,锅里有了碗里就有,丰收了家家户户都能享福。跟了这样的东家,是我们的福份!”
是啊,别人干了一辈子还不知道东家长什么样子,而这个东家居然下田带头做事,平易近人,一点儿也不摆架子。
而且有什么好事都想着他们。
“夫人也说了,这西瓜你们要是明年种了有多的都可以卖的,卖的钱多钱少各人补贴家用。”何管事道:“这可是你们自己单独的收益了。”
替东家做事,还能挣点自家的收益,这在谁家也是不成的。
连人都是东家的,哪管你做什么,有钱就得交公,若不然就是贪墨。
贪墨轻则打板子,重则全家发卖,规矩不可谓不严。
而这一次完全颠覆的大家的想象。
“我也不是没有规矩的人。”邱秋对何管事道:“我的规矩就是一要忠诚,绝对的忠诚,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就是要勤劳,我不养懒人!第三呢,大家在一起就是缘份,就像一家人,要团结,不能搞斗争,窝里斗更是绝对不行。”
“是,夫人,我们一定会遵守这些规矩的!”相对别家的条条款款,这简直是太轻松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请来护卫
丰收了两季稻谷之后,庄上的药材开始采收。
本着留种的原则,有籽的就留籽,没籽的就留根。
第一年没指望能够盈利,扩大生产才是根本。
邱秋准备将药材这一块交给专人负责,何管事却是一力担当,说他能忙得过来。
“夫人,庄上的粮您看怎么办?”一般来说,除了捐税就是变卖。
而邱秋买庄子是以欧阳旭风的名义购买的,朝廷对这些官员真正是宽厚仁善了。
半文钱的捐税都不用交。
所以,除了庄户们的工钱几乎就是净收益了。
这也让邱秋更能体会到朝廷为什么会这么穷了。
土地高度集中在达官贵人手中,而这一部分人却享受着捐税的减免。
多数人手中有极少数的土地,不仅要养家糊口还承担着严重的苛捐杂税。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就是造成极端不公平的原因。
而统治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邱秋深深的知道这个弊端却不打算改变。
要改变肯定得触动别人的利益,抱团反对的结果就是矛头一致对准动了他们奶酪的人。
这种事,没个准备哪怕是皇帝都不敢轻举妄动,闹不好直接就将你拱下皇位了。
“这些粮全都储存起来青黄不济的时候再卖,也别卖高价了。”邱秋做粮食不为了挣钱,为了只是一个稳定。
“只是在保管上你得费心了。”
不能潮湿了还要防老鼠,更主要的是防火防盗。
为此,邱秋特意交待要找护卫。
谁家农庄还请护卫?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做好准备急时才不慌。”不说多了,庄上共修了四个粮仓,每一个粮仓按邱秋的要求是隔得很远的,所以都需要人来防守:“共招十六个吧,一个粮仓配两个护卫,两人一班轮流守护。”
“是,夫人!”好大的手笔啊,何管事想着这十六个人应当是耍着拿月钱了。
“要会功夫的,也别想着找七大姑八大姨的了,这种情况没事就好,若是有事会有生命危险的。”邱秋道:“会武功,真正当过护卫的人才能胜任。”
“是,夫人!”何管事背心直冒冷汗,夫人莫不是有读心术吧!他才生出了这种念头怎么就被夫人发现了。
“隔行如隔山,别看人很轻巧,若真遇上了强盗杀人放火的,那些个没经验的早就吓破了胆,又怎么能护了粮食的安全。”当然,邱秋并不是说粮比人更贵重,而是认为当事情发生时至少有应变能力,敲锣打鼓呼救报官要有胆子。
要是没有经验的人遇上了这种事,吓破了胆张不开嘴,迈不开腿,那岂不是给强盗大开了方便之门。
何管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人才来。
邱秋原本想让花儿朵儿去寻,她们接触的人那可都是见过血的,杀人估计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杀鸡焉用牛刀,最后邱秋想到了花妞的男人开的武馆,那里可是很多的人才。
一封信送到了钟家山。
花妞自然是喜上眉梢。
高镖头当下就问了门下弟子,挑选了十六个身强力壮武功高强的弟子前方南方邱秋的农庄。
精精神神的十六个小伙子站在了邱秋的面前。
“嗯,不错,你们好好干会大有前程的。”邱秋对这些弟子很是满意,她也没料到当年指点高镖头去开武馆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服务的。
何管事见到这些护卫的时候暗暗砸舌,果然是学过武功的。
“你们十六人谁是领队?”邱秋问道:“分两个班次轮流看守。”
“大师兄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