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忙的时候也可以。”钟叔觉得劳动力是一个大问题,得解决才行。

    “还有我”

    “还有我”

    陆陆续续站出来好几位。

    这下总可以将全村人的红薯都买回去了吧。

    “要不我先统计一下问题有多少?”这是要大干的趋势啊,邱秋觉得不能再矜持,乡亲们是不能得罪的。

    东家三百斤,西家五百斤,钟家山有二十八家要卖,加上自己家的总共近两万斤红薯。

    堆起来都是一座山了。

    “我买不了那么多。”邱秋摇头:“而且,这么多红薯做成苕干哪怕是拿到县城去卖也卖不完的。”

    消费能力有限,供大于求物价很低,到时候干得闹热吃得造孽,赔本赚吆喝。

    邱秋才不干这种生意呢。

    一百斤红薯就是五百文钱,这还昌去年邱秋给钟叔家的价格。原本想着家里那一堆红薯就要变成银子了,却被邱秋一句话将梦幻打破。

    集体沉默气氛尴尬。

    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县城不好卖,你可以去府城,去京城卖啊。”罗筐看着邱秋想着这个胖女人连青楼的生意都敢做,估计就没有她不敢去的地方了。

    对啊,是啊!

    很多人随声附和。

    真不愧是跟着自己混过两次县城的人,居然知道业务延伸。

    “如果大家相信我,我可以像卖玉米棒一样操作。”家家都出力人人参与福祸同担:“卖的钱按斤两分摊。当然,这次的活儿很多,做事的也就要多一些。”

    搭伙求财就怕分摊不均,三五百斤一家人,到时候分钱时有多有少,干活的时候又要纠结谁多谁少,这样就容易闹矛盾。

    “我的意思是,每家五百斤红薯,要两个人。”邱秋想了想出了一个方案:“统一由钟叔指挥安排,大家都要听钟叔的。”

    “我不行,我不知道该怎么干。”虽然是村长,但是做营生他还是陌生的,什么也不会他不敢去指手画脚:“吴风家的,这事儿大家伙儿还是要看你的。”

    “钟叔,您帮着看管人;我负责技术上的活。”虽然这会儿说得好好的,但是到时候自己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喊得动那些大佬爷儿们呢。将调度人员的差事交给村长犹其合适。

 第三十七章篼底

    “我家总共不到五百斤怎么办?”三奶奶很焦心。早知道就多种一点地了,石头也是不太听话,自己年老也种不了多少。

    “不用担心,三奶奶您可以花钱给别人家买一些凑成五百斤啊。”按需要配是行不通,平均主义还是可以试一试。同工同酬没有闲话。

    其实真正担心的是邱秋自己。

    地里的需要挖回来;种下的红薯要变成钱。

    她自己规定的五百斤就是限制了自己的钱财。

    “地里的我们帮你挖,你家愿意做多少都可以,因为是你带着大家做事。”钟叔最后拍板决定:“每家出两个人,由我统一安排,你们听我的,我听吴风家的,就这样决定。”

    洗红薯、削薯皮、烧火焖、切块、打条……

    人多力量大,热热闹闹干了起来。

    这场面倒像是一个小作坊了。

    数量大,小锅小灶烘烤都很难。

    邱秋让钟叔安排人砌了两个大土灶,现编了竹遮拦烘烤。

    “难怪我做的要生霉,我不知道要烘烤。”许嫂子后悔不已,她离成功就只差了烘烤这一个程序。不仅挨了骂还让狗子吃了中毒吃药。

    “你不是说你年年都要做一点吗?”钟婶子可不容她边说边变:“你现在学了回去又可以做了!”

    “不会的,我家那口子说再做害人就要打死我了。”许嫂子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再说了,这儿的活儿这么多,我哪来那时间啊。”

    看人做事总觉得很轻松,真正干起来才发现好麻烦。

    亏得去年吴风家的姑嫂三人不知道都做了多久啊。

    第一批苕干出来邱秋过称后有一百多斤,预计刚好够县城的消费量。

    “做苕干大家都会了吧?”既然是大家干邱秋也就没有隐瞒了,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不管怎么说自己家这次也算占了大头了,她拿了一千两红薯出来做,余下几百斤当粮吃。这天喊了钟婶子许嫂子四五个妇人和吴霜道:“你们掌握着好好干,我准备去县城里一趟。“

    这是要变成银子了。

    罗筐和许大他们是路熟也知道情况,自然是同行的。

    到了县城,邱秋打探到离府城的路程还有四百多里路。

    就算是现代四个轮子的汽车也得开大半天,同样是四轮马车就得走两三天了。

    为了一点苕干去一趟府城,好像有点不值得。

    货物总是有来有往,邱秋最后找了一家粮行。

    “我是卖粮的,不买你那什么苕干。“段掌柜五十开外听小二说有人找以为是大买家,结果是个胖女人来推荐她的货物。

    “不知段掌柜这些油粮从何而来?”这才是邱秋想要问的关键“是从府城运来还是就地取材。”

    “二者兼有。”本着和气生财段掌柜没有撵她,忍不心里的不爽回答。

    “这么说来段掌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府城进一次货了?”邱秋也是会看脸色的人,有包袱赶紧抖出来:“我寻思着您进城的时候可以捎带一些苕干去卖给那边的掌柜,物以稀为贵,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格。”

    生意人无利不起早,听闻这样也可以段掌柜愣了一下,这次甩了个正脸给邱秋。

    “掌柜觉得意下如何?“心动就有希望:”这样吧,好不好的也不是我说了算,您先偿一偿。“

    邱秋大方的将一小布袋苕干递上:“又香又脆,我卖得也不贵,六十文钱斤,这东西要是送到府城卖给那些大户一两百文一斤肯定没有问题。“

    中间的价差这么大。

    “省城有钱人家多,大家都讲究摆场,人来客往桌上摆些糖果苕干喜气又大方。“邱秋说到这儿超级怀念现代的干果类食品。见段掌柜偿了一根苕干后期待的眼神就望着他。

    “万一卖不掉呢?”做生意肯定要寻好退路更何况更行如隔山。

    “段掌柜是商场上的老人了,别说这一百多斤苕干了,哪怕再来三五百斤您也一定会推出去的。”开什么玩笑,卖给谁都告诉你了看在钱的份上也会努力推销吧。

    “我说是万一,你总得让我心里有个底。”段掌柜一边嚼着苕干一边盯着邱秋,精明的眼睛里盯着算计。

    “这样吧,段掌柜,若是卖不掉,只要你好好保管没有潮,还是原汁原味的苕干有多少我原价回收多少。”咬咬牙,老狐狸自己是玩不过她。

    也罢,给他篼个底吧。

    之所以有这样的勇气,还是邱秋看他又伸手取第二根苕干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府城都卖不掉她也只好自认倒霉了。

    自己天生就不是生意人。

    段掌柜要找退路,自己当初在钟家小院议事的时候居然一点儿也没想到这一点,

    傻不拉叽的拉着乡邻就上船,这要是陷在河中间了怎么办?

    连退票都没有买。

    蠢啊,傻啊,自己坑自己啊!

    邱秋肠子都悔青了。

    “一共有多少数量?”段掌柜要的就是这句话,卖掉了赚的钱是他的;卖不掉退的货是邱秋的。虽然说做生意会有一点风险,但是能不担就别担:“量少了我懒得跑。”

    张大海口准备要多少。

    “五百斤。”段掌柜粗粗算了一下,一斤少说也得赚五十文钱,五百斤一来一去运货的开支费用啥都出来了。用邱秋的话说,进货顺带赚点差价何乐而不为呢。

    “十天后我就送来。”邱秋默默算了一下正合适:“段掌柜,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好,十天后我正好要去府城进货了。“段掌柜对眼前的胖女人有了几分兴趣,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这位说话做事头头是道,初见反感再看好看,说几句话办些事却有做大事的范!

 第三十八章蹊跷

    罗筐和许大听说邱秋将未出炉的苕干都卖了,两人张大嘴巴惊讶不已。

    “你们也别乐观。”凭什么自己给段掌柜篼底,乡邻们却不给自己一点安慰呢:“段掌柜说过,如果卖不掉要悉数退给我。我也没办法,如果有退货的话,少不得又家家户户平摊了。“

    那这货是卖掉了还是没卖掉呢?

    别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