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麦加油(解颐)-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静了会儿,潜小海又发现了新大陆:“爸爸,有地雷。”

    杨勇嗯了声,有问必答:“雷死他们。鬼子好奇心太强,就得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中国的土地是不能随便挖的。”

    潜小海高兴得咯咯笑,又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鬼子好笨,地道里有地雷,我都知道。”

    杨勇也与有荣焉:“那是,鬼子哪有我儿子聪明。等下瞧好了,鬼子还会被鸡汤打得落花流水呢。”

    潜小海很是惊讶:“真的吗?那我要好好学起来,把小艺也打得落花流水。”

    ORZ,潜小麦翻了个白眼,真是一对小白父子。终于,潜小海还是没有等到落花流水的戏码,电影还放不到一半,他就窝在杨勇的怀里睡着了。

第一卷 031郁闷

    这几天,谭向阳很郁闷。

    开学以来,他一直秉着寓教于乐的准则,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以图启发学生们的心智与兴趣。课堂气氛与同学们的积极性是搞上去了,可是效果却不显著。大部分学生的反应都还可以,但小部分学生却怎么都跟不上,就是无法建立数的概念。更有甚者,非但算不出来,思维还天马行空不知遨游在哪个地方。

    昨天,教学五以内的数字加减。提问了一个叫林妙的(1)班同学:妈妈买回来五个苹果,家里有四个人,够吃吗?

    谁知,林妙同学用金田话很肯定地告诉他不够吃,因为他一个人吃五个都没问题。

    无奈,又转换了一个问题:妈妈买回来五个苹果,你吃了一个,剩下来还有几个?

    谁知,这次林妙同学又很肯定地告诉他,余下的他哥哥一定会全部都抢光。

    教室里都哄笑得成娱乐场所了。若不是了解这位林妙同学,他还真以为是故意捣蛋的呢。批评不得,怕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又实在想不出该怎么让他开窍,实在是郁闷啊。难就难在自己不懂金田话,无法像蓝亦凤老师一样,能跟他们进行无障碍沟通。长此以往,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今天郁闷的不仅仅是谭向阳一个,潜小芬也在深度郁闷中。

    放学回家路上,潜小芬也不和同学们一起走,顾自一个人埋头踢着小石子回家,闷声不响,连潜小麦扯她袖子都不理睬。

    潜小麦追问了一大迭的“怎么了?”,好半晌,潜小芬才闷闷不乐地回答:“她们说我是靠留级才当上文娱委员的。”

    潜小麦很仗义:“谁说的?一派胡言!”

    这时,正慢吞吞走着的潜小芬突然蹲了下去,金豆子马上毫无阻挡地下来了:“以前同班的同学说的,她们还跟现在班级里的同学说我坏话。”

    潜小麦忙上前扶起她:“她们那是嫉妒,赤果果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是凭你自己的才干让老师选上的。”

    潜小芬:“真的吗?”

    潜小麦点头如捣蒜:“真的真的。不然你让她们也留级试试,看老师选不选她们当文娱委员。她们想选都选不上,想留级都留不了呢。”

    嘎嘎,有这么安慰人的么?不管了,反正潜小芬破涕为笑,那就行了。

第一卷 032触墨

    潜小麦终于接触到了墨汁。

    这阵子她心心念念的都是毛笔,早上醒来握一阵,晚上熄灯了睡不着就干脆握着毛笔打坐,上课有事没事的也拿铅笔当毛笔来握着,甚至连走路小手都放在衣兜里转着核桃。可潜家爷爷就是不沾墨汁,继续让她对着空气画圈圈。

    这天晚上,当潜家爷爷把墨汁咕咚咕咚倒进砚台,潜小麦心里乐歪了,万里长征终于踏出第一步了。

    潜家爷爷提笔醮着了墨,又轻轻横在砚台上毖了毖,似乎在回味毛笔的触觉。然后才轻轻在白纸上写下“一”。潜小麦可没那么白痴地认为“一”是简单容易的,咱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呗,

    果然,潜家爷爷在纸上又细细勾勒出了“一”的写法步骤,开始解析了:“‘一’字看似简单,一笔而就,实则要分为五个步骤。看仔细了:逆锋向上角起笔——折锋向下作顿——提笔向右中锋行笔——稍住,转锋上吊——向右下稍顿回锋收笔。”接着又放慢速度连写了好几个,才换笔让潜小麦上阵练习。

    潜小麦那个兴奋啊,第一次下笔,历史性的一刻啊。小身子绷得直直的,握紧了毛笔,很是潇洒地一笔就下去了。哪知,她的小手跑步远甚于大脑,还没来得及开始起承转折,白纸上第一个“一”字就早早结束了。

    这算不算没有过程,就收获了结果呢。潜小麦傻眼了。那个“一”字静静地躺着,好似一根烧黑的丑丑的柴火棒,而且还是无故折断,头尾参差不齐的柴火棒。

    好吧,咱不是天才,咱要靠勤奋加汗水来成就技艺。再接再厉,第二个。

    这次,起承转折的过程是有了,可结果还是不妙,弯弯扭扭的,该说是像蠕动的毛毛虫,还是像蜡笔小新蹙着的眉毛呢。瓦咔咔,两个都不是赞美啊。

    好吧,咱有的是功夫,第三个,第四个接着来……

    直至两个小时以后,潜小麦的手指头和手腕子都发疼了,手胳膊也跟着微微颤抖起来,潜家爷爷才宣布结束。评语是:“手腕的力量不够,下笔不够稳,要多加练习。”

    老爷子又拿出红笔,在潜小麦写的“一”字边上勾来画去了一阵,完了又把白纸推到潜小麦面前让她自己琢磨。红黑对衬,分外鲜明。虽然前后进步挺大,但“一”字还是有不少缺点,最主要的就是写得胖瘦不一,想是用力的时候就粗了,稍一放力就细了。潜小麦红着脸嚅嚅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潜家爷爷点点头就放她回屋了。

    进得里屋,杨勇潜丽琴还在灯下准备第二天的猪食。见潜小麦进来,夫妻俩都凑过头来想看看女儿写的字。杨勇捞过白纸张开一看,不免有些得意:“小麦啊,这字有乃父风范,跟我当年写得一样好啊。”

    潜丽琴听了不由奚落他几句:“就你那鸡抓般的字,哪比得上我女儿。”

    正在喝水的潜小麦实实在在呛到了,咳得两颊直发红,心里默哀:“老爸老妈啊,你们不带这么自卖自夸的。”

    潜丽琴听到咳声,眼睛瞄过来,忽然大叫:“呀,你的袖子怎么漆黑一团的,前襟也是,沾到墨水了?”

    潜小麦抬起手来一看,还真是的,有好几处,自己咋都没发觉呢。

    潜丽琴见状唠叨开了:“你这字可真贵啊,就五张白纸的‘一’字,我就要报销掉一件衣服了。”

    潜小麦不好意思地说:“应该不用报销吧,可以洗啊。”

    潜丽琴:“都渗进去这么久了,哪有那么容易洗?”

    潜小麦:“可以的。爷爷说了,可以用米粒涂在上面,放上阵子用肥皂洗洗就好。”

    潜丽琴疑惑:“真的假的?”

    潜小麦掉起了书袋:“当然是真的啦。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相传周朝时,有一个擅长诗画的人,名叫刑夷。有一天,他在河里洗手,捡到了一块尚未燃尽的松炭,发现自己刚刚洗干净的手染上了一道黑黑的颜色。他就想“松炭既能染色,是否可以用来写字呢?”于是,他把松炭带回了家,研成了粉末。这时候,他的妻子喊他吃饭,把一碗麦粥端了上来。刑夷朝麦粥望了一眼,灵机一动,捧起黑粉末,“哗”地撒在麦粥里。

    妻子惊叫说刑夷疯了。刑夷笑了笑,没有回答,拿起筷子,朝碗里蘸了蘸,在墙上划了几下,墙上便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痕迹。刑夷高兴得跳起来,从此,他就用松炭粉末调成的液体写诗作画了。而这种液体就是我国最原始的墨汁。

    所以啊,爷爷说,米饭中的淀粉成份是可以把渗透到衣物中的炭黑带出来的。”

    杨勇听完女儿的长篇大论,很是高兴。原本还担心这孩子话不多智商低来着,现在既然能准确地复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想来应该是性格内向了。就对潜丽琴说:“有了这个故事,这件衣服值了,小孩子用墨汁,哪有不沾上点的,洗洗就好。”

    潜丽琴还是很郁闷,过了一会儿,把菜刀一撂,对杨勇说:“你来切猪食,我给她做个围裙去,一次报销一件衣服,咱家可穿不起。”

    这天晚上,月上中天,潜家的缝纫机还轧轧轧响了很久。潜丽琴直接把潜小麦身上这件衣服拆了,又拆了几件显小不能穿的厚布料衣裤,拼来凑去的做了只小围裙。末了,还用多余的布料,做了两只手袖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