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皇后真的降低水准了,弄出爱而不得只好毁了的悲剧来,太皇太后你又该哭都来不及了。当爱发生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时候,结果就是看谁比谁更自私。
前朝的静妃;本朝的懿妃;都死在独这个字上。可是,此时在太皇太后的心中,却希望赫舍里是第二个懿妃,爱皇帝,爱进骨子里。只有这样,这个女人才会从根本上从属于内廷。
偏偏这种念头是永远不会出现在苏嘛拉姑的脑子里的,在她心里,赫舍里是小皇帝钟爱的人,她爱屋及乌,觉得这丫头不错,自然就不希望太皇太后在这个问题上和小皇帝产生分歧。
然而现在分歧已经产生,问本心,她更愿意站在皇帝这一边,因为这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太皇太后和她相处日久,不用言语,她早就知道她的立场。现在逼问,只是要她亲手撕开这道裂痕,主仆间的裂痕。
苏嘛拉姑是温和隐忍的,她不会做哪怕一点点伤害别人的事情,更何况对象是她服侍了大半辈子的主人。
所以,她选择了沉默。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伤害,只有沉默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得到这样不是回应的回应,太皇太后虽然早有预料,心里还是感到一丝凄凉,几十年的主仆,还抵不过一个年及双十的丫头。
“这主意出得很好,真好。”太皇太后忽然大声赞美:“若是被皇后的人先得了消息,报了上去,我猜她定会想好上千个理由躲得远远的,看着皇帝尴尬,以报复皇帝先前冷落她。”
苏嘛拉姑继续沉默,虽然她心里生出了反驳主人的念头,可是再一斟酌,又觉得主人这次的想法不是偏激而是就事论事。
皇后对小主子的工作向来是能不帮忙坚决不帮忙的,他俩有位这个原因吵架的前科。思路跟着太皇太后走,苏嘛拉姑的面部表情一下子柔和了。
“启禀太皇太后,奴婢想来,皇后是感受到您的压力,掂量了轻重之后,才决定亲自出面的。”
“这是自然,毕竟是十几年夫妻,就算心里没他,侍奉了这么久,脾气多少是摸清楚了的。这种场面,我不去,她不去,就让大臣们在青石板上跪天亮吧!
她嘴上说得漂亮,可是心里还是和普通女人一样,偏向娘家人的。军机处大臣里,有她割舍不下的人,再多顾忌,她也要走这一趟。有她出面,震荡会减小很多。”
这一次,太皇太后的心理活动被玄烨猜了个正着,赫舍里就是被她推出来做发言人的。效果也如她预料的一样,很顺利,很完美。完美到她觉得,她真的可以歇菜了。
苍老的感觉一直都没有停止侵越她的内心,今天的事,加上苏嘛拉姑的沉默让她愈发觉得,紫禁城里可以没有她了,她可以不用存在了。
孙儿有赫舍里了,和她疏离对她不满了。苏嘛拉姑也早就认定了新的生活重心,和她也有了裂痕。这里已经不再需要她了。
心中愈发凄凉的太皇太后抬起手:“走,去佛堂,我老太婆如今只能念念经。礼礼佛了。我亲手送建宁入佛堂,如今她如行尸走肉一般,看来与我一样命不久长。”
“太皇太后,您别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公主能看透的。您也还健朗……”苏嘛拉姑低声道。
“哎,说起建宁丫头,有件事倒是一定要做了。不知道皇帝想到没有。”太皇太后顾左右而言他。
第三百十六章 很无奈啊!
玄烨这会儿哪里还想得到他的姑奶奶,一进乾清宫就径自走进了书房,赫舍里却在书房外面停住了。玄烨走进去才发现赫舍里没跟进来,眉头一挑:“要我请你吗?”
“臣妾不敢!”赫舍里一提裙摆连忙抬脚。只是玄烨没有在平时批折子的御案前停留,而是转了个弯,走进了另一道门。
这一次,没等他发话,赫舍里就很识相地跟了进去。里面是一个类似现代格格屋一般的空间,一格格的木架子上,都贴着写有年份日期的黄纸条。
一格格看过去,最外面的一格是今天,一边数着日子,一边往里走,走到顺治三年的那一排木架子的时候停住了。
赫舍里更是连头也不敢抬:“皇上,这里该不会是专门存放手谕的地方吧?”“不只是手谕,每一道从经由朝廷发下去的旨意,这里都有存档。”玄烨一边寻找一边说。
“皇上是想找出先皇对江南的布置?”赫舍里猜测道。“不,我想找出那些背叛朝廷的人的过去。”玄烨的声音带冰冷。
赫舍里一开始没听懂:“背叛朝廷?”重复了一遍之后才恍然大悟:“皇上今日之怒,莫非是江南来了消息,有官员被吴三桂策反了?”
玄烨的手停了一停,给了她一个斜视,没说话,转头继续翻找。赫舍里长出一口气:“皇上,臣妾以为,这不算什么。您不必把这件事看得那么重。”
“你说什么?”玄烨手里的折子掉到地上,脸色变得阴寒起来。赫舍里却不以为惧,她想过三藩在起兵早起会获得大量读书人以及下层农民商贾的支持,却没想到官员这一层。
现在经玄烨一提醒,猛然想起,江南的各级官员也在倒戈的人里面。不过。对于民众和知识分子都已经倒戈的江南来说,官员倒戈是破罐子破摔,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了。
玄烨愤怒,大约是心理上受不了。古代讲究忠孝节义,忠字排在第一位。明朝为什么能在皇帝十几二十年不出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那么多年?
除了官僚系统空前完备之外,汉人的儒家气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忠臣名垂千古,这是必须的。做皇帝的不管自己对待臣下好不好,都要求臣下能够忠诚。
像史可法这种,老师被腐败的朝廷下狱弄死,他亲眼所见。应该对朝廷绝望才对。可是,他一点都没有,他还在期盼明君出现。期盼明君为老师平反昭雪。
为了守护千疮百孔无可救药的大明朝,他死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独留衣冠冢。这是无上的忠诚。是以他流芳百世。
满人入关,蝗虫般啃食了汉人千百年留下的文明成果,消化的结果。是不伦不类。既要利用汉人,又不相信汉人的忠诚度。
最好汉人脑子里都缺根筋,只为朝廷所用,不领工资不吃饭,不养家小不背叛。
为什么清朝的公务员工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因为真正领纯工资没福利的人,是汉人官员。旗人是有口粮和津贴的。
朱国治不贪污,不受贿,三年卸任。搬出府衙大宅,他就只能住桥洞了有木有?为了忠君,只能对不起老百姓了。
清朝所幸只有短短三百年,要是再加个零,真是要饿殍遍野千里赤地了。就这样的制度。还希望长治久安?做梦吧!
现在,看到玄烨为官员背叛而各种懊恼。各种愤怒。赫舍里心里居然起了幸灾乐祸的感觉。叫你们欺负人!叫你们不把汉人当人!
因此刚才那话说起来轻飘飘的,语气中带着嘲讽,自己都没感觉到。可是,玄烨感觉到了。一双眼紧紧地盯着赫舍里的脸:“你再说一遍!”
锐利的眼神和同样尖锐的语气让赫舍里猛地清醒了,要死了,自己怎么能情绪外露了呢?赫舍里神色一正:“皇上,臣妾以为,这件事,没有皇上想得那么严重。”
自己这具身体是满人中的贵族,爱新觉罗家最忠心的家奴,怎么能让皇帝看出来自己亲近汉人蛮子?危险信号一闪即逝,赫舍里已经把面部表情调整好了。
玄烨见她不似刚才那般,表情严肃起来。他也压下了愤怒,走到她面前:“这不严重,什么严重?”
“皇上失了平常心,才是最严重的事。”赫舍里目光灼灼:“皇上可记得,未亲政的时候,皇上说话没人听,那时皇上比今天更烦躁,臣妾曾劝您,此时若有平常心,是王者气。”
赫舍里慢条斯理的语气奇迹般抚平了玄烨的焦躁:“平常心?你要我对那些背叛视而不见?”
“皇上一上午忙碌,此时定然累坏了,该是午休的时候了。”赫舍里并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退后两步:“皇上现在,需要休息。”
“睡醒了,问题就都没了吗?”玄烨白了她一眼,但还是依言走出了这间让赫舍里压力山大的房间。
皇上要午睡,宫人们全体忙碌起来,铺床燃香,还有人暖床,不多时就都准备好了。玄烨躺到床上,眼睛睁得老大,睡意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