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嫡妃_我吃元宝-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陛下面子。

    可是他们在明知顺安商行有内务府背景的情况下,依旧打砸了顺安商行。此举,根本就是没将陛下放在眼里啊。

    陛下,放眼全天下,还能找出第二个不给内务府,不给陛下面子的人吗?臣妾想来想去,只怕是没有的。

    四大国公府,无论是吴国公府,镇国公府,还是定国公府,生意上同内务府起了冲突,不都是客客气气的相让吗。怎么到了晋国公府这里,就非要打砸。

    有人说是宁家老三先动手,颜家只不过是报复回去。此话臣妾不太认同。

    臣妾了解到,在打砸发生之前,四海商行恶意打压对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致使顺安商行损失了几十万两银子。

    几十万两可是大数目,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陛下的银子啊。四海商行的行为,根本就是在挖陛下的墙角。实在是太可恶了。”

    宁皇后一番话,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简直是搔到了元康帝的痒处。

    不过元康帝不会轻易表态。

    元康帝目光深邃地盯着宁皇后,“依着皇后的意思,朕应该借着这次机会,严惩晋国公府以及颜宓?顺便下旨关停四海商行?”

    宁皇后表情平静地说道:“回禀陛下,此事臣妾不敢做主。臣妾只是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权当是给陛下一个参考。”

    元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宁皇后,“皇后,宁家人给你诉苦了吧。”

    宁皇后脸颊一红,掩唇一笑,说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陛下。宁家人的确有朝臣妾诉苦,不过臣妾刚才说那番话,并非全是替宁家出头。臣妾更心疼陛下的损失,心陛下被人下了面子。陛下没有面子,臣妾又怎么会有面子。”

    元康帝笑了起来,“皇后说的不错。此事不能姑息。”

    宁皇后心下一喜,不过她很有分寸的没有追问元康帝要如何处置四海商行。

    元康帝同宁皇后又说了会话,然后就起身离开了。

    无论宁皇后如何挽留,元康帝也没有留在坤宁宫过夜。

    刘小七紧跟着元康帝出了坤宁宫,心里头替宋安然着急。看样子,元康帝是要对晋国公府动手,这可如何是好。这会宫门已经罗锁,刘小七也没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刘小七着急上火,却又无法可想。

    元康帝心里头有了决定,但是他的想法,远远不是宁皇后猜测得那么简单。

    元康帝也曾想过,要趁此机会收拾晋国公府,最好是能夺了晋国公府的兵权。

    可是深想一下,这个想法目前根本办不到。

    想一想动吴国公府的时候,西北出了多大的乱子。元康帝不敢冒险动晋国公府,就怕军队出现哗变,地方上人心不稳,出现乱象。

    元康帝打算退而求其次。

    动不了晋国公府,至少能动四海商行。关停四海商行,是完全可行的。就如宁皇后所说,颜宓亲兵的举动,就是在藐视皇权。他身为皇帝,必须对此事做出严肃的处理。

    不仅要关停四海商行,还要下旨申斥颜宓,同时下令抓捕参与打砸的亲兵。将那些亲兵统统关起来,流放斩首,怎么方便怎么来。

    至于宁家,同样需要敲打。内务府的人也需要撤换。

    元康帝刚有了决定,就有宫人来报,说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求见。

    元康帝蹙眉,李指挥使这么晚进宫求见,莫非是出了什么大事?

    元康帝当即召见李指挥使。

    李指挥使急匆匆的走进大殿,手里面还抱着一个木匣子。

    李指挥使今日进宫,是受人所托。

    宋安然傍晚的时候,突然出现在锦衣卫。然后亲手交给李指挥使一个木匣子,请李指挥使务必在今晚将木匣子转交给元康帝。

    李指挥使本想拒绝的,奈何宋安然开出了让他不能拒绝的筹码。无奈之下,李指挥使真要铤而走险走这一趟。

    李指挥使交出木匣子,老老实实的告诉元康帝,这是晋国公府少夫人让他转交的。

    元康帝一听,这是宋安然让人转交的,顿时来了兴趣。

    宋安然可是出名的富婆。只要是宋安然出手,必定有不凡之物。

    刘小七从李指挥使手上接过木匣子,还略有深意的看了眼李指挥使。

    李指挥使被看得心惊胆战,心想这位刘公公果然如同传闻中那样犀利。年纪不大,心性却极沉稳,做事也极老练。

    刘小七将木匣子放在案头,得到许可之后,才打开木匣子。

    李指挥使也很好奇木匣子里面的内容。宋安然交给他之后,他没有打开看过。

    匣子里面装着一封信,以及一大叠银票。

    刘小七亲自清点银票,然后告诉元康帝,“回禀陛下,里面共计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刚好是三十万两的两倍。宋安然这么做是什么意思?补偿吗?

    元康帝冷笑一声,宋安然想得太简单了。莫非她以为堂堂天子,能用银子收买?真是笑话。

    元康帝正要出言斥责宋安然,刘小七及时提醒,“陛下,这里还有一封信。陛下要过目吗?”

    元康帝哼了一声,从刘小七手中接过信件,撕开一看,顿时愣住。

    谁都不知道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大家只看到元康帝被信件内容惊住,满脸的讶异,甚至难掩激动之色。

    李指挥使很好奇,宋安然使了什么灵丹妙药,效果竟然这样好。

    刘小七同样好奇信件里面的内容。之前他还在担心宋安然的安危,如今看来事情已经出现了转机。就是不知道宋安然用什么话打动了元康帝。

    元康帝放下信件,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不错,不错。”

    究竟什么不错,大殿里的人除了元康帝之外,全都一头雾水。

    元康帝笑呵呵的,示意刘小七掌灯。然后元康帝就着烛火,点燃了信件。

    刘小七离得近,瞄了一眼,只看到信纸上面写着西北字样,还写了一个容。莫非是指容家?

    刘小七赶紧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烧完了信纸,元康帝一脸的神清气爽。他命刘小七将木匣子里的银票收起来。

    天下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即便贵为皇帝,依旧会有缺钱花的时候。

    宋安然送来六十万两银子,这算是一种诚意。

    元康帝笑呵呵,细想一下,就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挺有趣的。

    宋安然情愿拿出六十万两白银,也不肯对顺安商行退让一步。可见宋安然这人气性很大,将面子看得很重。

    按理说,宋安然不同顺安商行斗,大家相安无事的做生意,自然不会有什么损失。就算有损失,最多也就是几万十来万。比起六十万,那是小巫见大巫。

    可是宋安然偏偏选择了损失银钱最多的办法,很明显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争这口气,她不惜拉颜宓下水,将事情闹到朝廷上。

    宋安然这个人做事,还真是大手笔。

    转念,元康帝又想起宋安然在信件中所说的内容,越发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有不输男子的气概。难怪当年永和帝那么重视宋安然。可见这个女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元康帝心情舒坦了,第二天的早朝,都是笑呵呵的。

    这日早朝,元康帝对宁家同颜家的争斗做出了裁决。

    宁家三老爷身为官员,亲自率人打砸四海商行,此举有辱朝廷官员的形象。元康帝直接下旨罢官,将宁三老爷给撸了。从今以后,宁三老爷没有官职在身,就成了一个白身。

    至于内务府,从上到下大换血。

    四海商行赔偿顺安商行三万两,用作汤药费。

    颜宓纵亲兵打砸顺安商行,罚俸一年。凡是参与打砸的亲兵,全部杖责二十辊。

    至于躲在幕后的宋安然,元康帝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起过。大家也很有默契的忘了宋安然这个人。

    官员们的想法很简单,宋子期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大家都要给宋大人面子,自然不能将宋大人的宝贝闺女牵连进来。

    一场大风波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

    表面看起来,元康帝是各打五十大板,两家都没讨到好处。但是细想就会发现,宁家损失比颜家损失大多了。宁三老爷不仅丢了官,而且之前顺安商行损失了几十万两,也没办法找补回来。

    可是谁又知道,宋安然早就将这些损失,双倍补偿给了元康帝。比下面的人层层贪墨,最后落到元康帝手上只剩下可怜的三五成强多了。

    这也是元康帝满意宋安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