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快跟我说说,福安寺都有什么,那的人多吗?”
“多,可多了!”
……
在相当现在的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他们终于到了福安寺的所在地。
福安寺建立在山上,因为香客的原因,也带动了山下附近的一些村子的经济,买卖、吃住,俨然形成了一个大镇,估摸和现代乡镇差不多。
福安寺除了平时接待香客外,特意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五这三天推出大师级别的和尚讲经,比如觉远大师,外带游寺活动。
而这三天也是集市日子,集市就在山下。
张小花听了暗暗佩服,这些和尚还真有生意头脑,借着集市的日子,推出大师讲经,这得忽悠多少人?
就是对讲经没兴趣的都不放过,寺庙敞开着叫你玩,你在人家地盘随便溜达,多少也得上个香吧,不然你好意思?
怎么着你都跑不掉!
看看他们,离得这么远都给人家来送钱了!
明天就是二十五了,赶在这天自然不是凑巧,张青山说了找觉远大师看看,讲经日就是最好的机会。
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两家人安顿下来。
而这家客栈叫张小花惊奇不已,这是一个大杂院式的客栈,没啥二层三层的,全是平房,前面住人,后面安顿牲畜。
而他们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大屋,里面南北对着两个大炕,中间挂着一个看不出什么颜色的帘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女的在北炕,男的在男炕,中间只有一个帘子。
是的,不用怀疑,男女在一个屋。
这样的客栈也叫大车店,和现代汽车旅店差不多,当然条件是没法比的。
这是古代吗?
张小花表示严重地怀疑,男女同住也可以?
可看看出出进进的男女,没什么不适的,更没有大惊小怪的,才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武打里的大侠上等客房在何处?
古装戏里小姐的二楼单间又在何处?
她并不知道,底层贫苦百姓哪有那么多讲究,她说的单间和上房当然有,可是能住得起的吗。
他们这个层次的人,能吃饱有个住处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张小花跟着兴奋好奇的张大牛、张二牛里外转了一圈,也适应了,好吧,她不是大侠,也不是小姐,上房、二楼啥的就不要想了。
大人们都累了。坐车也累啊,特别是古代的路,那可不是柏油路,差不多相当几十公里的障碍跑道,一路下来,全身都散了架,上了年纪的孟家老夫妇和刘氏吃了点自带的干粮,喝了点水,就躺在了炕上。
年轻的陈家夫妇还好些,歇了会,带着孩子们出去了。
这就是一个村结伴的好处。
出一趟门不容易,再累看到比村里热闹的地方也不累了,王氏一扫满脸的疲惫和往日的压抑,高兴地这看看那看看。
张小花和小红,还有她的姐姐一路陪同,张大牛兄弟俩跟着陈老大在后面。
女人天生爱逛街,古代的女人也不例外,大小女人走走停停,叽叽喳喳,品论着商品,问着价格,基本是只动嘴不动钱,难得地享受了一把轻松时光。
张小花时刻谨记圣母值,对王氏母女三个是殷勤照顾,百般呵护,搞得她自己都觉得再这样下去,能不能成圣母不知道,做个贱人那是肯定的了。
“你这个小商贩,怎么能要价这么高?”张小花毫不客气地跟着买东西的人讨价还价,“这簪子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你看看,这就是个木头做的,外面带了点亮晶晶,最高也就两文钱,你却要三文钱,这样的价钱怎么可以?这样吧,一文钱我们买了!”
商贩很无语,这是从哪冒出这么个丑八怪,说什么,他的簪子就值两文钱,一文钱她们买,白送你得了!
这只能在心里想想,顾客就是上帝,不管这个顾客穷富都是上帝,这可关系到他的衣食,所以还是陪着笑脸道。
“小姑娘真是伶俐,你娘好福气啊!”商贩先是夸奖了一下张小花,然后话音一转,诉起了苦,“可是小姑娘啊,你年纪小,可能不知道这个簪子是怎么做成的。这簪子是木头做的,可是外面镀了层银,咱们不说镀的银多少吧,就是这个工序就很复杂啊。你看,需要选材,那是漫山遍野地去挑选啊。还要雕刻,还要化银水,还要……你不知道啊,很多工匠做这个那个手都伸不开了,有的眼睛都熬瞎了,而我半夜就起来去进货,到现在就喝了几瓢水,一天没吃东西了!小本生意,赚个饭钱,真的不容易,你一下子就给一文,这连本也回不来啊。这样吧,我看你们实在喜欢,你们一人一支,四支我收你们十五文钱,外加上再送你们这个手镯怎么样?这个手镯虽然也是木头的,可外面缠着的是金丝啊,虽然金丝有点少,但也是金丝不是?你看上面还刻着福寿安康,这寓意多好啊。是不是?”
张小花看着商贩满面风霜的样子,想想他说的话,也觉得好心酸,毕竟古代不像现代那样全是机器,这里全是靠人工啊。
她刚想说话,王氏道。
“别十五文了,十文钱,给我们四支,外加镯子。”
张小花一愣。
42 道理
那商贩还是叫苦,可王氏不为所动,最终以十二文的价格,四支簪子外加金丝镯子成交。
看着她们离开,商贩摇摇头,还以为那个丑丫头是个狠的,没想到狠的是那个妇人!
他可是看出来了,张小花听了他的话松动了,可惜那个妇人不为所动。
也是,丑丫头毕竟还是个小孩子,怎么比得了大人!
这边张小花崇拜地看着王氏。
“王大婶你好厉害啊!”
王氏一改刚才讲价的英气,有些腼腆地道。
“这叫啥厉害,小花,你记住,还有你们都记住,这些卖东西的人啊,不管什么什么都不要信,你觉得买的很便宜,其实他还是赚了。不赚他们怎么活呢,是吧?不过呢,也不要压得太狠,太狠了他们就不卖了。”
张小花深深地记下,这可是经验之道,虽然她也受过老妈这方面的教导,但这是古代,物价不对等,她也得改下观念才是。
而另一方面,她也深深地觉得,自己大概、可能,真有圣母的潜质。
刚才,她是真的觉得那个商贩可怜了啊!
甚至还冲动地想着事后要不要把他的东西全买下来,为的就是让他买个大饼。
不行了,被这圣母搞的智商直线下降!
本来就没多少智商,再这样下去,还不成白痴啊。
张小花很是郁闷。
王氏感觉到张小花不开心,就取出一个簪子给张小花。
“这个给你。”
“不不,王大婶,我不要,这个还是给小青姐留作嫁妆吧。”
小青就是小红的姐姐,十四岁,听了面色微微一红。
“小花,别胡说!”
张小花装傻,故意看不出这个女孩的羞涩,继续道。
“小青姐将来出嫁嫁妆一定要多一些,才能被婆家看的起,这是我奶奶说的。我娘就没什么嫁妆,我奶奶一直不满意。我奶奶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王大婶你还是留着吧。”
她是时刻给刘氏上眼药。
当然这也是因为王氏是做媳妇的,要是面对的是做婆婆的人就不能这样说了。
面对做婆婆的一定要站在婆婆这边,面对媳妇一定要站在媳妇这边,这好像是哪个婆媳戏里的台词,她觉得好有道理,就记下来了。
王氏听着张小花这番看似为刘氏说话,实际却并非如此,并没有怀疑什么,只当是小孩子的话,可也因为是小孩子的话,叫她对张小花的母亲很同情。
“好吧,那这个就给你小青姐了,等你准备嫁妆的时候大婶再送你一个。”
小青在边上见母亲也这样说,一噘嘴扭过头去。
张小花开心地道。
“谢谢王大婶!”
他们继续逛。
大车店这边,刘氏和孟氏躺在炕上,只是打了个盹。
人老了就算再累,也没法像年轻人呼呼大睡,一睡好几个时辰。
两个老太太醒了就躺在那说话。
孟氏只有两个儿子,间隔的年纪有点大,大儿子因为家穷迟迟娶不上媳妇,最后没办法只好找了个丧夫带孩子的,结果,进门没生一个儿子却还死了。
二儿子还好,正经地说了个黄花闺女,生有两女一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