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氏起身应下,问道:“祖母,您看午饭摆在哪里?”
  平日里,男人们都各有事忙,很少有午间在家的时候。通常都是各房自行用饭,只有晚上才在荣晖堂的前厅中一起用饭。
  徐老夫人略一沉吟:“就摆在前厅,显得热闹。”
  朱氏、淳和公主、徐婉真三人带着丫鬟出了门,徐昌宗邀武正翔去书房叙话,就在荣晖堂散了。
  转了一圈下来,徐婉真发现大致的景物并没有多少变化。
  多了两个院子,徐文敏和朱氏所住的咏絮院;和徐文宇在外院的起居之所。在原先内书房的左边,多了一个后花园,挖了池塘小溪,绕着荣晖堂蜿蜒了一圈。花园中草木繁盛,打理得错落有致。
  朱氏笑道:“真儿往后若是方便,逢年过节时多回来住几日。”
  陈氏的名声连她也知道,但也帮不上什么,只能释放出善意,表明徐家的大门永远向徐婉真而敞开的态度。
  她是当家主母,又是徐文敏的妻子,她的表态对徐婉真来说相当重要。
  淳和公主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她哼了一声,道:“你那个婆母,做的那些事京里谁不知道?也不知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就那样不管不顾。”
  这样的话,徐婉真却是不好接的,不管陈氏如何,她要是说一句不是,被传了出去就会变成她不孝。
  知道她的难处,淳和公主道:“你也不必担心,有皇祖母为你撑腰,还用怕她吗?她要是过分了,我这个公主府,你随时都可以来住上几天,比回徐家方便。”
  她这说的是实情,嫁出去的女儿哪有动不动就回娘家的道理,但去公主府就不一样。她这样一说,等于徐婉真又多了一条退路。
  对两人的拳拳爱护之心,徐婉真心头感动不已,郑重施礼道:“谢过大嫂、公主,真儿省得了。若真有什么事,绝不会瞒着,定会来叨扰你们。”
  淳和公主笑笑,将她扶起:“跟我们你不必客气,都是嫡亲的血脉。不过,也是真儿你够争气,连皇祖母都对你赞不绝口,换了别人,我也不会有这等闲情逸致。”
  提起肖太后,徐婉真关切的问道:“太后娘娘的身子现下好吗?”以肖太后之尊,给予了她那么多真切的关注,在她心中,就跟祖母一般无二。
  淳和公主的眼神闪了闪,微微叹气,道:“你明儿去了就知道。自打那日遇刺,皇祖母便落下了一个惊悸的病根,夜里浅眠,白日就缺了精神。”
  肖太后年纪大了,想不到那次惊吓竟然落了病根,徐婉真微微蹙眉:“小舅舅怎么说?”
  “夫君说皇祖母的病跟前些年忧思过重有关,只能慢慢调理,一时半刻的没有法子。但公公写信来,说他见过一味药或许可以试试,所以我们打算过些日子去山南道找找药。”
  朱氏道:“那边山势险峻,公主可要当心些。腊月前定要赶回来,否则大雪封山便是糟了。”
  淳和公主讶异道:“你怎么知道?”跟她喜欢东奔西跑不同,朱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典型大家闺秀,看不出她还有这般见识。
  朱氏笑得恬静:“书里都写着呢,我看了好多游记。”她的眼中,对书中描写的山山水水,也充满了向往。
  徐婉真笑道:“下回阿哥出门,让他捎上大嫂一道,去亲眼见见这些风景,和书中有什么不同。”
  朱氏笑着摇头:“我只是想想罢了,祖母年纪大了离不得人,父亲的起居也需要料理。”她是徐家的长媳,徐家这一百多口人都靠她料理,责任重大,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第581章 徐家的退路

  在后花园里逛了一圈,三人在凉亭里坐了品茗,三名女子,皆是钟灵毓秀之辈。
  一位是出身高贵的皇家公主,却亲切和蔼,使人心生亲近之意;一位出身商贾,却痴迷诗书,面容中透着淡定的从容,身上散发出书香气息;一位是丧妇长女,凭借自身的胸怀博得他人另眼相看,对外人冷淡,在亲朋面前却如春风般温暖。
  她们各有风华,笑语宴宴,年方二八的丫鬟们伺立在侧。
  清风吹送、花香隐隐,端的是惬意之极,好一副秋日美人赏景图。
  ……
  外院书房中,男子们分宾主落座。
  聊了几句生意上的事,武正翔问道:“你们的商队,契丹、吐蕃这两条线路,经营的如何?”
  徐文敏答道:“还算顺利。偶尔会遇到马贼,也有打不过的时候。不过总的来说,利润颇丰。”这两条线路,徐家商队是和钱家和丰号一起经营,有和丰号大量的镖师护卫,一般的小股马贼不敢滋扰。
  武正翔沉思片刻,他对如今朝中的局势有些忧虑,道:“如今朝局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却不然。依我看来,徐家应再建立一条后路。”
  太子性情暴虐,并出手加害过徐婉真,武正翔一定不能让他登上大位。但他得了关景焕扶持,又赈灾有功,这两年越发沉稳了,面上不露喜怒,支持他的大臣是越来越多。
  旧年因吐蕃战事,太子和齐王狠狠的斗上了一场。齐王固然达到了目的,成功保障了后勤,获得了镇西将军府的支持,但太子虽然败了,却未有任何伤筋动骨。
  这在没有关景焕扶持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关景焕,不愧是下一任宰相的热门人选,果然是头老狐狸!顶多再有两年,朱自厚就会乞骸骨回乡,待关景焕成为了宰相,太子的地位就更加稳固。对此,武正翔表示深深的忧虑。
  身在京城,徐家对政治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毕竟,太子和齐王为了各自拉拢人手,利用过徐婉真的婚事,徐家人对夺嫡一事有着天然的警惕性。
  别看徐家现在的势头如日中天,但他们已经得罪了太子,太子一旦登基,拿徐家开刀不是不可能的事。一来杀鸡儆猴,二来抄了徐家可以充盈内库,发一笔小财。
  徐文敏沉声道:“妹夫所说,我们也商议过多次。但契丹、吐蕃都不是好的选择,草原上生活艰苦,且动乱不堪。”
  “不知你们有否想过海路?”武正翔问道。他手里是全天下最明目张胆的密谍队伍,对晋南候的发家之路了如指掌。
  晋南候的商船,一年出海两次,每次都能带来精美的、与高芒风格迥异的雕像、钟表、珠宝、香料等物,贩卖到京城便能产生丰厚的利润。这说明,在大海的另一头,定然有着文明程度和高芒王朝差不多的国度。那里,也许是最好的退路。
  “海路?”徐昌宗摇头:“海路不是那么好走的。被晋南候牢牢把持在手中不说,海船、有经验的水手、海图,缺一不可。”
  武正翔轻叩桌面:“海图我这里有两张,船可以去泉州船坞想办法,至于水手,就不信都被晋南候给招募了。”
  徐文敏问道:“妹夫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去试试海路?”
  “对,晋南候那里,我去想办法。大哥派人去泉州造船和水手即可,那里靠海,懂行的人更多。”
  武正翔原先想过,开海路一事,是否要给庆隆帝建言。但以目前的朝局来说,更着眼于陆地而不是海上。出海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大,船毁人亡也是常有的事情。
  眼下太子、齐王之争尚未分出胜负,贸然建议只怕会被两人抓到时机。不如暂且缓一缓,私底下让徐家去做,先找好一条退路为要。
  徐文敏点头,既然有武正翔保证了,这条路是一定要去试的。
  徐家的财富越多,他就越不安心。说到底,徐家毕竟是商贾,朝中无人。虽然因着徐婉真的关系,得了肖太后的照拂,但肖太后毕竟也老了,照应不了徐家多久。
  今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没准什么时候就碍了什么权贵、甚至皇上的眼,徐家就是块任人宰割的肥肉。
  议定此事,门外小厮来报,午饭已经在荣晖堂的前厅摆好,请几人过去用饭。
  徐文敏道:“如此,就等你的消息。”
  武正翔应了:“晋南候这里没问题了,我再通知你们去泉州。在这之前,万勿打草惊蛇。”
  说完,三人便朝着荣晖堂走去。
  徐老夫人、淳和公主、朱氏、徐婉真、徐文宇都已落座,宋姨娘还不够格参加这等家宴。见到三人过来,朱氏连忙要起来,徐老夫人道:“文敏媳妇快坐下。今儿是家宴,不用你伺候。”
  徐文敏笑着冲她点点头,朱氏才重新落座。
  原先徐家厨房上是冯兴家的管着,如今陪给了徐婉真,徐文敏又从苏州重新找了一位手艺好的,在京城也找了一名,今日这道家宴,正是融合了南北两地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