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氏的身影,看起来有些凝重和吃力。
  “孙媳傅氏,代太子殿下,恭祝皇祖母万福金安、寿比南山,千岁千岁千千岁!”
  肖太后笑得一脸慈祥,仿佛完全不知道前几日发生过的事,也不过问为何太子此刻为何没有出现,命身后的琉璃接过太子妃的寿礼,便笑着跟她拉起了家常。
  傅氏不由心中叫苦,肖太后完全不接她的话茬,这让她如何开口?更何况有帝后在侧。
  只是,她每年都来贺寿,这寿辰的规矩她是知道的。
  在延庆宫里,依次是帝后、各妃、皇子贺寿,算是血脉至亲的一家人。随后太后便会移驾至宝林苑,接受众位夫人朝贺之后,共进寿宴。
  午休过后,肖太后会在高台上,与众诰命夫人一同看戏,热闹热闹。
  所以,她能见到太后的时机,只有眼下这宝贵的一刻钟。想到太子将佛经交给自己时,那种灰败的神情和眼中的厉光,让她不寒而栗。
  咽了咽口水,顾不得突兀,笑着开口道:“皇祖母,刚刚那些只是孙媳的寿礼,太子的寿礼还在孙媳的怀里揣着呢!孙媳出门前,太子千叮万嘱,一定要将他准备的寿礼敬献给皇祖母,以表他不能在皇祖母膝下尽孝的愧疚之心。”
  这番话一道出,傅氏只觉得整座大殿静了一静。
  庆隆帝垂下眼帘,面上不露半分悲喜;曹皇后看着她,眼中划过一丝怜悯;就连肖太后,面上的笑容也凝滞了半息。
  傅氏坐在那里,只觉得铺天盖地的压力朝她涌来,让她呼吸不畅。但话已出口,此刻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将那部太子手抄的佛经呈上。
  她强笑着,道:“太子诚心悔过,皇祖母就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上……”
  肖太后点点头,不等她话说完,便让琉璃上前接了,放到她手边。却不翻阅,神情淡淡道:“太子的孝心,哀家知道了。”
  傅氏神情尴尬,还想要再说。在她来之前,太子交给她的任务清楚明白的紧,可现在求情的话还未说出半分,眼前这三位的态度让她不敢再继续。
  她原先想着,肖太后接过佛经怎么着也会翻阅一二,再夸上几句太子的字迹之类的话。她就好顺杆子往上爬,为太子求得入宫贺寿的机会。
  只要能入宫,禁足三个月的处罚也自然就无效了。
  曹皇后冷眼看着她,太子在御书房被训斥,其中的来龙去脉她心里清楚的很。没想到,太子如此沉不住气。这才几天?就让傅氏借肖太后做寿的机会来求情。
  这个时候,庆隆帝余怒未消,偏偏利用孝心来做戏,太子真是自寻死路。
  想到这里,她的唇角弯起一抹好看的弧度。对手接连犯错,难道不是最好的事情吗?在此事上,她的立场敏感微妙,打定主意不会开口。
  庆隆帝心绪起伏,一大早的好心情就此被破坏。如此投机取巧,太子看来完全没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更不明白为何会罚他禁足。
  肖太后说过话,无视傅氏的窘迫,拿起手边的茶缓缓的喝了起来。
  傅氏立在当前,真是进退不能。有好几次,都想鼓起勇气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肖太后放下茶杯,扫了她一眼,略微诧异道:“你还在?”

  ☆、第447章 废太子

  这句话,将傅氏所剩无几的勇气彻底击碎,她勉强笑了笑,道:“孙媳告退。”
  水蓝上前扶着她退下,坐到位置上,她有些魂不守舍的发着愣。佛经总算送出,但求情的话却一句也未能出口,这等情形是傅氏未曾想到的。
  这样,让她回府怎么给太子交代?想到这里,又想起前几日汪妙言被太子抽打得鲜血淋漓的后背,她不禁心头发寒。
  肖太后垂下眼帘,将手中茶杯放到一旁。自己的孙子,她也了解几分,说太子好男风,她是不信的。
  只不过,他未免太蠢了些!这样轻易就被人陷害了,还来了个现场捉奸,人证苦主俱全,辩无可辩。眼下又这样沉不住气,这样的资质,如何成为一国之君?
  更何况,太子是先头的废太子妃姜氏所出,这个嫡长的名分,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真要论起来,皇帝登基后册封的曹皇后,才是母仪天下、金册在手的正宫皇后。她所出的齐王,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出血脉。
  只不过,在庆隆帝一力坚持下,以强硬的手段将这些质疑压下。这几年下来,朝中方才认可了太子的正统地位。
  但是,他的地位并非牢不可破。
  对比太子的愚蠢,曹皇后这边一派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做派,更有大将之风。
  因庆隆帝不喜,肖太后本就对曹皇后有些怜惜,此时有着太子做对比,越发觉得齐王才是更好的继承大统的人选。
  ……
  不提肖太后怎么想,皇宫外的文臣们却是炸开了锅。
  监察御史只是七品小官,就连御史大夫的品级也不高。但如今,这些御史齐聚端门外,着绿色官袍的十来人,手持奏章,人人面有怒色,群情汹涌。
  守门的侍卫面色紧张,今日罢朝,没有接到上头的命令,并不敢将这些御史放进宫来。对这些悍然不怕死的御史,他们有些犯怵。
  几人拦在门前,略作商议后,其中一人擦了擦脸上的汗,脚步匆匆往设在外廷的北衙奔去。
  御史大夫祝光丞站在他们身前,两手向下安抚,努力苦劝:“各位,各位请听我一言。今日是太后寿辰,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可好?”
  一名肤色黝黑,瘦得如竹竿一般的御史往前一站,道:“国之大事,哪里还需要分什么日子?我等今日就要进谏。”
  “对,对!何兄所言甚是。”人群中有几人附和。
  “祝大夫,你这样拦着,是何居心?我等科道言官,正是要秉公直言,若是还要分什么日子,那跟尸位素餐的庸官又有何区别?朝廷要我等何用?!”何御史疾言厉色道。
  这几句话,讲得极为诛心。
  一时间,附和的御史就更多了,眼看就要压不住。
  祝光丞抹了把汗,苦口婆心道:“我不是拦着,只是怕各位在冲动之下犯了天颜。诸位认真想想,你们手头的证据,是不是昨夜才收到的?这个时候,投放这样的证据,是谁在后面捣鬼?”
  “无论是谁,他是什么用心?这不是拿我们当枪使?”看着众人稍微安静下来,祝光丞又道:“我坐这个位置已经好几年,诸位也都看在眼底。我祝光丞在此敢拍着胸脯说一句,绝没有半刻对不起御史的职责。”
  众御史听了,若有所思。是的,这么多年来,祝光丞当得起御史大夫这个名号,对的百姓朝廷。
  “不是拦着不让各位进谏。”他顿了一顿又道:“只是让诸位先缓上一缓。一来先将证据查实,我们虽然是风闻奏事,但言之有物岂不更好?二来,我们御史不能做他人手中的刀!”
  这句话讲得正气凛然,将何御史挑起的情绪完全压制下去,连他都差点为祝光丞鼓掌。
  这时,从天津桥处奔来一人,须臾之间便到了端门前。
  看穿着打扮是一名小厮,他喘着气将手中的信递到何御史手中。
  何御史打开信纸,匆匆浏览一遍,冷笑道:“祝大夫说了那么多,焉知不是受了某人的蛊惑,为他做事?”
  祝光丞气得脸色发白,冷哼一声道:“这样的凭空指责,何老弟,你可要拿出真凭实据才好!我堂堂御史大夫,帮谁做事?”
  何御史并不接话,将信纸递给右手边一名御史,扬声道:“诸位请看!我怕证据不实,刚开坊门便让下人四处查证。如今传回来的消息,证明昨夜投递的书简中所言不差!”
  “怕被人利用?”他一声冷笑,道:“我以为选了御史这条路,诸位就有了揭露真相的勇气,不畏任何艰险的决心!既然证据属实,我们就有义务揭穿太子的真面目!”
  “太后寿辰?为他人做刀?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吗?!”
  他如青松般傲然而立,铁骨铮铮。
  御史是什么人?个个都是奔着名垂青史去的。他们不爱权不爱色,但对名望有超乎常人的热情。
  是平日无风,都要起三尺浪的角色;是无缝,都要叮出蛋清的群体。弹劾大臣、抨击权贵,是他们的日常。风闻奏事,是皇帝给予他们的特权。
  眼下证据确凿,在何御史的煽动之下,个个眼中都冒出了熊熊火焰。
  高芒王朝正值太平盛世,庆隆帝威望日隆,让他们不能通过骂皇帝来让自己增加名望。
  骂不着皇帝,但眼下有了一个弹劾太子的机会,又正值肖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