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来到一个卖珍珠的摊子前,凌小柔停下脚步。
这个摊子不大,也就五尺左右宽,摊子前面摆了一张用木板和席子搭成的摆桌,上面摆了各种珠串,大大小小都有,价格也不相同,贵的有上百两一串,便宜的也有几十文一串的。
还有一些没有串成串的珠子,问了价后,比铺子里至少便宜一半,只是买的少了,人家不卖,或是卖的价与铺子差不多。
凌小柔看了几眼后,便去看摊主脚边摆的几只口袋,每个口袋不过一尺来高,半尺直径,里面满满的都是珍珠。
只是这些珍珠个头都不大,形状也不规则,瞧着就像是营养不良的米粒,做首饰肯定是不成,所以根本连问的人都没有。
据卖珍珠的海外摊主用他不很流利的大衍话说,他们就住在海的对面,世代就是采珠的,家里更是养了不少采珠人。
平时采到的珍珠都会拿到这里来卖,大的珍珠好卖,小的珍珠就少有人买,几十年倒被他攒了这许多。
他也就是觉得扔了可惜,又不占多少地方才会在随着商船过来卖珍珠时,将这几袋子小珍珠也带上了,本来就没想能卖出去,若是有人买,他倒是可以便宜了卖。
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小的珍珠能做什么用,别人问起时他只能摇头说不知道,也在这里摆了好些年,除了不时有人会在里面挑几颗还算圆润的回去串珠串,总共也没卖出一斤。
别人不知道这些珍珠能有什么用,凌小柔知道啊,不能串珠串的可以磨粉,珍珠粉可是美容养颜的好东西,在中医上也有很大作用。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种先进的磨粉机,凌小柔也不确定能不能磨出细腻的珍珠粉,若是珍珠粉不够细腻,服用之后还会伤害肺腑。
不过,她还是知道一些磨珍珠粉的笨办法,比如将磨碎的珍珠粉放在水里,轻轻搅动后,再使粗粉沉底,然后将混有细粉的水倒进其它容器,将沉淀下来的粗砺珠粉再过磨重新磨过,再用之前的方法将细粉滤出,再上磨……反复几次后,将之前滤出的细粉混合在一起,静置一段时间,轻轻拿起,将上面的清水倒出,剩下的珠粉自然晾干后,再上磨研磨一次,就能取到相对细腻的珍珠粉。
到时将这些珍珠粉无论是做成涂脸的细粉,还是掺入糕点食物中食用都是最好的美颜产品。
凌小柔问了这些珍珠的价格,整整一大袋子的珍珠才二两银子,这还是那个摊子见凌小柔似乎很感兴趣多要了,不然这一袋子之前可是只要一两银子的。
凌小柔也不跟他讲价了,便把所有的珍珠都买了下来,一共五袋子十两银子,并告诉摊主若是还有这样的珍珠,同样价格她都要了。
摊主听了高兴,虽然十两银子不多,总也比没有的好,一再表示往后会给凌小柔留意有这样的珍珠,到时都给她收来。
凌小柔让人将珍珠送回车上,那边也有人看着,又在他这里买了几串颜色特别的珠串,摊主一高兴都按着多买的价给算了,总用又花了十几两,这才离开继续逛。
房管事如今对凌小柔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根本就不问凌小柔买这些是做什么用,反正在他看来大小姐买东西,肯定都是有用的,再说就是没用才十两银子,他们大小姐也扔得起。
只有凌小敏不时唠叨两句,不是说那珍珠小的没法用就是说凌小柔又乱花银子了,凌小柔都只是笑笑,凌小敏说这些都是好意,是对她的关心,换了别人凌小敏才不会理那人是把钱打了水漂还是做什么。
有个亲人在身边不时唠叨两句的感觉其实挺好的!
将后来买的几个珠串套了两个在凌小敏的腕上,“二丫,你都要成我的管家婆了,这往后你嫁人了,谁能来帮我管家呢?要不你别嫁人了,招个女婿回来吧!”
凌小敏也习惯了她总拿自己取笑,只是白了她一眼,也不跟她客气,仔细端详着腕上的珠串,“大丫,上次我在铺子里看到差不多的珠串,要二十两呢,你这才十两就买下来了?”
凌小柔自然知道东西一进了铺子就要涨价,在海边的这种摊子就相当于是批发了,价钱便宜那是一定的,听凌小敏说完只是笑道:“所以啊,你还怪我乱花钱吗?那五袋小珠子才不过十两,我买这一串珠串就省回来了,若是不买那些小珍珠,我们只买这么少的珠串,人家摊主可是不会做我们生意的。”
凌小敏听了恍然般地点头,“原来如此啊,大丫要不我们也买些珠串回蓟城去卖,这也太好赚了,若是卖的远了是不赚的更多?”
凌小柔无奈地瞅了她几眼,“我们哪有那么多的人手?再说开个首饰铺子也不能光卖珠串吧?什么时候流行什么样式,还有一些金呀玉呀的,我们也不懂啊,真要是把珠串摆在大街上卖,人家还不敢买呢。”
凌小敏一听也是这个理,被打击的就有些蔫,好不容易想到一个赚钱的法子,却发现根本就没那能力,难道一辈子就跟在大丫后面享清福,一点都不能为她分忧?
看凌小柔在前面手一挥,跟来的人就买买买,还真是霸气十足,即使是头上戴着帽纱,很多人还是被这个出手大方的小姑娘给吸引了目光。
反正凌小柔这次带来的人也多,倒不怕有人会起歹念,再说了,她呆会儿买好东西是要回蓟城的,不再走那条颠的人隔夜饭都要吐出来的破路。
从海边通往蓟城的路上来往车辆也很多,甚至还有官兵一路巡查,就是有心打劫也没那个胆子。
又带着人买了不少认识的东西,只是这时代的一些所谓海外稀奇物会让大衍人觉得惊奇,在凌小柔看来真没多少看头,样式老旧的跟出土文物似的。
而且还只是样式像出土文物,价值完全没有可比性,除了让她心心念念的海鲜,她也就买了几盏还算有用的玻璃罩油灯。
!!
☆、102 请君入瓮
就是这两盏灯就让凌小敏喜欢的想摸都不敢摸,就怕把上面的罩子给弄碎了。
凌小柔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一个油灯就把她稀罕成这样,若是被她看到她前世种用电的灯,还不得稀罕傻了?
不过比起大衍国没罩的油灯或是用纱布做了灯罩的蜡台,这两盏油灯也确实是好东西,想必晚上点了也能明亮不少,只是这价贵了点,一盏油灯就要一百两,这次来海边的大头就花在油灯上了。
当然,知道这里有玻璃是凌小柔最大的收获,等将来庄子建好了,她的小院肯定是要翻修,然后都是玻璃做的窗户。
至于要花掉多少钱,她就不关心了,这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然就是要用来享受的。
一路买下来,东西买了不少,凌小柔却很不满意,能用的食材种类还是太少,很多好东西这里的人都不知道能吃。
就像凌小柔很爱吃的鱿鱼,无论是炒是炸是炖是烤是拌,那都是很美味的东西,可问了一圈,只有几个人见过,却从没人吃过。
还有皮皮虾、海螺、甚至是牡蛎、扇贝这些贝类的一样都没见过,也不知是没人会吃,还是根本就没人吃。
看来只能盼着庄有父子再来时给她带来的海产品里能有这一类能让她眼前一亮的海产了。
最后又买了些海鱼,总算是把带来的车都装满了,凌小柔这才意犹未尽地打道回城,反正从蓟城到海边也没有多远,往后她还可以常来常往,瞧着什么好的东西到时再买也不迟。
回蓟城走的就不是来时的路了,因有客商常年要从海边将货物通过蓟城运往各地,这条路修的倒是很平整,马车走在上面轱辘辘的,即使小有颠簸也比来时好上很多,凌小柔发誓,下次再来海边,可不从庄子上走了,路远不说,也颠的让人难受。
回到蓟城,一辆有棚的马车后面跟了五辆平板马车,满当当的很多都看得出是食材,一路所过还能闻到淡淡的海腥味,显然车里装的大多都是从海边拉来的食材。
已经有人认得凌小柔坐的马车了,一见福荣楼的东家亲自带人去海边拉了食材过来,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些自认是最懂享受美食的饕客们便闻风而来。
凌小柔回到福荣楼时还没到饭点,福荣楼不足半数的上座,可买来的海鲜还没等卸完车,福荣楼已没剩下多少空着的桌椅,都等着尝尝福荣楼的东家这回又有什么新菜式。
凌小柔笑得嘴角合不拢,对她来说厨艺被认可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将买来的海鲜都分装好,凌小柔除了一些要用来做食材,还有一些鱼虾凌小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