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_石头与水-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云师傅默默的同情起两个吃不到手指的宝宝来。
  何子衿很是热心的教会了朝云师傅如何抱孩子后,她就清闲起来了,不是喝茶吃点心,就是在官道平稳时找本书看来消谴,要是在车里坐闷了,她还出去遛达着走走。何家一家子没有娇贵人,就是何老娘偶尔都会出来跟着车走上个一时半刻的。倘是中午天气好,何子衿都会指点着奶爸与奶爷爷抱着孩子出来遛达一二,当然,也是把孩子全幅武装好的,用何子衿的话说,小孩子总是在车里也不好,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什么的。每当这时,阿念与朝云师傅那立场就甭提多一致了:担心哪,生怕把孩子冻着了。
  可给何子衿这么折腾,孩子也没啥事。
  何老娘都说,“这孩子啊,就得往皮实里养。”
  就是一过六个月,孩子的腿开始长力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坐,向爬行动物发展了。那是,满车乱爬啊。而且,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可乐的事就我了起来。譬如,阿曦虽是女孩子,何子衿待兄妹二人都一样的,母乳也都够吃,但,阿曦就是长得快些,然后,力气也大。六个月时,俩人打架还不分胜负呢。待到七个月时,阿曦就完全能打趴她哥阿晔了,阿晔那叫一个悲催哟。
  有了玩具,一定是妹妹要先挑,倒不是他从娘胎里继承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而是,他打不过他妹哟。
  阿曦呢,她那七个月大的人生不知道是不是体会到了暴力制服他哥的好处,反正,她是处处尖头。
  不过,阿晔也不是一径乖巧的,阿曦脸上三道指甲印,就是给他挠的。还有一回,叫他娘抓到了他犯错,兄妹二人中午都有午睡的习惯,自从朝云师傅学会了抱孩子后,就很乐意俩孩子在他车厢里午睡的。孩子们睡了,何子衿看书,阿念与朝云师傅手谈一局。
  俩人正在棋盘上杀的难解难分呢,何子衿就戳了戳二人,叫他们瞧。原来阿晔正撅屁股往他妹身上爬呢,阿曦睡觉实,给她哥压一下,她哼吱两声硬是没醒,阿晔就翻过了他妹这座小山……然后,何子衿一掀原本盖在阿晔身上的小被子,大人们都看到阿晔原来睡觉的地方一片水渍,显然是尿了的。
  阿晔这小坏蛋,爬过去寻个干爽的地方不算,他还撅着屁股把他妹一拱一拱的,拱到了他睡觉的地方,之后,他把妹妹拱走,自己躺在妹妹睡的暖暖的小褥子上,就闭起眼睛继续呼呼起来。
  朝云师傅我国与阿念都看傻了,阿念把阿晔抱起来,给他换了尿布,擦干小屁屁,哭笑不得,“这小子真是……”把人安放下,继续叫阿晔睡。又得把闺女抱起来,把闺女身下被她哥尿湿的小褥子换了,然后,继续让闺女睡。
  朝云师傅感慨,“我说阿晔怎么个子长得慢呢,原来都长脑子上去了。”
  何子衿小声笑道,“要不阿曦捶他呢,心眼儿太多。”
  小孩子还未长大时,就会展露一些自己的天性。
  何子衿开始给孩子添一些辅食,什么果糊糊啊,蒸的软软的鸡蛋羹啊,慢慢的添一些,孩子们也挺爱吃。路上都是添朝云师傅的光,不然,虽说阿念何恭是去北昌府外任,一路也是可以住驿站的,只是,驿站也有驿站的讲究,如翁婿二人这般的微末小官儿,就是到驿站,拿出银钱打点,也住不到最好的院子。无他,驿站也有驿站的规矩,最好的院子都是留着给三品以上大员的。朝云师傅就不同了,根本不必朝云师傅出面,有闻道出面打点,驿站里的小头目就恨不能把他们这一行供起来。
  尤其,朝云师傅非但带了下人御医还带了一队百十人的侍卫。
  驿站尽心服侍,那便什么都便宜了。
  再者,何家是泼辣人家,并不如何讲究。除了朝云师傅是个讲究人,何家的要求就是,饭菜是热的,不要太简陋就行。另外,被褥什么的,何家人都带着呢,这倒不是出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是,何老娘的话,反正已是雇了镖行车队,能带的都带上,到任处能省不少花用呢。有了自老家到帝都城的经验,何家带的东西,都个不老少,除了宅子里些粗笨家俱没带,基本上,都带上了。
  还有,何老娘还十分迷信的带了块灶心土,路上,还会用来煮水给大家喝,当然,不会放太多,何子衿也没喝出什么异味儿。何老娘说是防止出门水土不服的,不知是何家人身体好,还是这灶心土的功劳,水土不服什么的,还真没发生过。
  阿念还去请教了回御医,那御医扯了诸多医书篇子,何子衿是听不懂的,不过据阿念说,这灶心土防水土不服,其实是有些道理的。
  一路上,也有商贾过来,奉上重礼,想一道随行,朝云师傅未允。
  待柳树梢染上新翠,何子衿用新发的柳条给孩子们一人圈了个柳条帽,俊哥儿兴哥儿忠哥儿用柳笛吹起欢快的小调时,北昌府就到了。
  此时,已是二月底。
  在帝都城,此时已是暮春时节了,北昌府的柳树不过刚刚抽芽,时不时吹过的春风,似乎仍带着冬天的寒凛,何子衿自车窗外看去,路上还有人穿着皮子衣裳,再看一处树下堆着的半化的积雪,不禁道,“这会儿还下雪?”
  朝云师傅笑,“有一年记载,都三月了,北昌府还下过雪呢。这里五月就开始冷了,有一样好处,就是夏天不热。”
  何子衿见路上行人,不论男女,身量多高壮,还有挎刀骑马的大汉,往来的车马,虽不比帝都城,却也是个繁华地界儿。何子衿道,“在帝都城时说到北昌府,多有人说这里贫寒,寒是真的,贫倒不一定。”一个地方是穷是富,看这地方的人就知道。
  朝云师傅微微一笑。
  诸人先往驿站安置,朝云师傅刚到驿馆就有当地大员来拜访,是北昌府巡抚余巡抚。余巡抚是个六十几岁的官员,生得白皙俊秀模样,他就是北昌府的最高官员了。何恭阿念翁婿连忙上前拜见,余巡抚很是温和的让他们不必多礼,余巡抚很有眼力,也很会做人,他出行,并未八抬大轿的吆喝,身上也未着官服。
  余巡抚先同朝云师傅寒喧,也不过是说些客套话罢了,余巡抚又请朝云道长去他府里住着,朝云道长道,“我那里已安排好居所,就不打扰余公了。”
  余巡抚并不勉强,又问过翁婿二人的赴任文书,与他们道,“今儿刚来,你们先休息一二,明日去巡抚衙门,先把就任的事办了。”又说,“北昌府是个好地方啊,只是离帝都远,且在关外,多少人就误以为咱们北昌贫瘠。时间久就知道了,这地方,比江南旖旎之地,更胜三分。”
  翁婿二人都想请余巡抚吃酒,余巡抚婉拒,告辞而去。
  阿念同子衿姐姐道,“这位余巡抚当真是个好官,听说,他在北昌府干了二十几年了。从北昌知府,一步步坐到巡抚。以往北昌府可没这么繁华,都是余巡抚多年治理,轻赋税,薄徭役,一年一年的,北昌府方有今日。”
  子衿姐姐也说,“刚咱们进城的路上,就觉着这地方热闹。非得人多,才有生气。”
  阿念并不知道,其实,余巡抚说起来与朝云道长还是拐着弯的姻亲。余巡抚的妻子姓谢,便是谢皇后祖父谢老尚书嫡亲的妹妹,说来,这位巡抚夫人谢氏就是谢皇后嫡亲的姑祖母。而朝云道长是谢皇后的舅舅,可不就是拐弯的亲戚么。
  只是,余巡抚为官多年,眼力价儿还是有的,自不会在朝云道长面前摆姻亲的谱儿。朝云道长也没有要如何同余巡抚亲近的意思。
  不过,有朝云道长这尊大神,翁婿二人第二日去巡抚衙门办理就任文书,顺遂的了不得。巡抚衙门管着官职交接的吏员司,见到这翁婿二人客气的,以往都要收的润手小红包也不敢要了,亲热的仿佛多年不见的亲兄弟一般。因这二人的事是巡抚大人亲自交待下来的,吏员司主事以为翁婿二人是巡抚大人有什么了不得的交情呢。
  人家不肯收,阿念也没省了这一道。
  人情是人情,规矩是规矩。
  待过了手续,何恭就得正式上任了。
  这北昌府有知府大人住的知府衙门,有巡抚大人的巡抚衙门,可没有学差大人的官宅,于是,何家到北昌府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子。
  何恭不欲让阿念在北昌府耽搁,与阿念道,“沙河县离北昌府还有百十里的路呢,你这里既过了文书,便去上任吧。”
  何老娘沈氏既是舍不得也不放心,何恭笑道,“百十里又不选,以后待他们收拾好了,咱们也能去看看的。”
  是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