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啊,国庆节,我也要让自己休息一下,放个假。”喝着女儿倒的茶,哪怕是白开水,施鹏喝得也是津津有味:“最近各项目已经提上议程,目前进行得还算是比较顺利,我这大半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等再过几年,平城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一提到这些,施鹏的心情就特别好。
“过几年?”乔楠对这个数字比较敏感:“我听说,有的地方发展起来,还挺快的。”几年,算是慢的?
施鹏呷了一口,笑笑道:“你们年轻人做事就是太心急了,一步一个脚印,有些事情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好。根基不够牢,以后的后续问题会非常多。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无视其他。平城的风景很好,山青水秀。要是为了发展,就破坏环境和这些生态平衡,我们迟早是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
“……”乔楠吃惊地看着施鹏。
关于施鹏所说的一切,乔楠当然知道。
上辈子,21世纪后,中国各大小城市高度发展,速度极快,其中往往环保和生态平衡这一块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以至于后来,地球温室效应加重,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之类的问题,多不胜数。
作为一个重生人士,乔楠知道不单是中国,整个地球各国都有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但这个问题太大了,乔楠仅凭一人之力,什么也做不了。
尤其是这会儿,中国各地都想着法儿地发展,搞什么经济效益,哪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慢了,还容易被撸官。
这会儿,只讲发展快的,不说发展最平衡和好的。
乔楠明白,无论自己在这会儿发表什么样的言论,都会如泥牛入海,一点反应都没有,指不定还要被人视为******行为。
施鹏这种超前又科学的发展性眼光,乔楠怎么能不意外和吃惊。
要是中国多几个像施鹏这种人,那么至少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控制得好一点,也不至于出现后世那些一开始只重视发展,等发展好了,政府部队又往里头砸不少的钱,搞环境污染的整治。
“施主任,你一定会成为平城最好的主任。”这辈子,平城有了施鹏这个主任,是不是就可以避过上辈子先发展,再治污的不良循环?
“哈哈哈,我这是得到乔楠你的高度表扬和肯定了?”施鹏笑了:“谢谢你的肯定,我也一定会再接再励,争取把平城发展得更好,让平城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钱要赚,但是平城是我们的家,我们更要保护好,乔楠,你说是不是?”
“是!”乔楠用力地点点头。
施晴皱着眉毛,不明白地看着自己的老子和乔楠:“不是说平城的发展吗,怎么又跟环境保护扯上关系了。我要没记错的话,现在国家领导都看你地方增产多少,增值多少,有多少的经济收益。爸,你这么搞,是想一直辛苦,却只能在平城里当个小小的主任?”
她爸的关心侧重点跟国家现在重视的,不在同一个点上啊。
乔楠神秘地笑了笑:“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啊。”
“乔楠这话说得好,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所有的事情。环境保护这一块,迟早要成为整治的重点。经济放第一,环境就得放第二,与其同时,我们还要开展精神建设。”一聊到平城的发展,施鹏是越聊越起劲儿,那兴奋的模样,就像这里不是让他休息的乔家,而是他的办公室、会议室一样。
“……”施晴扯扯嘴角:“你们两个聊的内容,不觉得越来越奇怪了吗?乔楠,你真都听得懂?”
“让你平时跟乔楠多学着一点,你当我的话,都单纯只是在损你吗?”施鹏没好气地看了女儿一眼。
照道理,晴晴是在施家长大的,从小受到的政治熏陶肯定比乔楠多多了,更重要的是,以乔家的情况,乔楠根本就感受不到什么政治熏陶。
怎么乔楠都明白的理儿,晴晴一个都不懂,还全都没有想法?
施鹏绝对不承认是施家的教育失败,乔家有着什么样的人和长辈,施鹏非常清楚。
乔楠那个他从来没见过的妈,对乔楠不可能有任何熏陶。
乔栋梁人是不错,但他除了对部队空有一腔热情之外,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和理念。
为此,乔家的两位长辈对乔楠的成全,根本注起不到正确引导的作用,那么乔楠是怎么“长大”的?
感觉到施鹏对自己的探究,乔楠心惊了一下,觉得自己刚刚是得意过头了。
她不是施鹏,当然不可能有施鹏那么先进的远见,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凭着后世的经验得来的。
以她这个情况,懂这么多,的确是惹人怀疑。
正文 第731乔楠的真知灼见
这个情况,以前在翟升那儿也发生过一次,当时,乔楠吓坏了。
好在翟升一直对乔楠很包容,乔楠不想说的,他从来不逼乔楠,渐渐的,乔楠也就放松下来。
这次在施鹏的面前露了这么大的一个马脚,让乔楠再次打起精神来,因为绝对不可以再有第三次了。
乔楠将狂跳不止的心跳速度慢慢压下来:“没什么懂不懂的问题,你是魔都人,我则是从小在平城长大的,所以对于平城的情况,我比你了解得更多。三年前,平城东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那清冽冽的溪水,有一种甜滋滋的味道。小鱼小虾也特别好抓。尤其是到了夏天洵时,只要雨水不大,很多人都去兜鱼虾。那条小溪的美,不输给课本当中任何一段对小溪的描写。可就在两年前,溪水前一块平地,被盖成了厂房,溪流被截断。那条小溪成了死水,先是臭了,后来干脆直接干了,你现在去,曾经的小溪已经成了一条道儿了。”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你来得晚,知道的少。像这种情况,在平城已经非常多见了。中国部分地方,水源充足,但有的地方,缺水缺得厉害。一条水源对缺水地方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不是我们这些不缺水的地方的人能理解得了的。环境被破坏,被污染,一时半会儿,可能还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触。等真的出了问题,估计就有点晚了。为什么西部沙化严重的地方,一直在种植白杨树,为什么我们这些山青水秀的地方,却大肆砍伐?树木植物减少,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泥土流失。树没了,山还在。假如进了六月的梅雨季,暴雨一下,山泥倾泻。这对住山附近的人来说,有多大的危险,你完全想象不到。那就是住在鬼门关附近!”
听到乔楠这一番入情入理的长篇大论,施晴听得瞠目结舌,半天说不上话来。
就连施鹏也沉默了许久,沉思乔楠刚刚说的话。
关于水源问题,作为政府人员,施鹏是知道国家早先年就已经在探讨,甚至出了南水北调这么一个工程。
可以说,这项巨大工程人初步提出设想,到一步步深入具体探讨,最后步入实施,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细琢研究。
相对而已,国家花这么大的心力,劳力甚至是财力南水北调,对于水源充足的地方,还出现这种截断水源的问题,的确是有些恶劣了。
水是生命之源,他要真想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其实水源的建设也是非常大的一个项目和工程,这一点,他忽略了。
亏得今天乔楠提起,要不然的话,真等他意识到,就像乔楠说的,必是问题发生的时候,到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打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把所有有关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患,通通掐死在萌芽的时候。
而最让施鹏心惊的,还是乔楠那番关于梅雨季的那番话。
哪怕平城现在还没有泥石流,可是今年雨季那会儿,大大小小的山石滑落造成的意外伤亡,不是没有。
只是伤亡人数少,且大多都是伤,几乎没有亡的,发生频率也没有那么高,政府和当地部门最后的措施顶多是讨论一下之后,在易发地段,立下警示牌。
要是真的发生泥石流这种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一块小小的警示牌,连个屁用都顶不上。
乔楠所说的,可都是大干货,其中施鹏要思想的问题实在是不少,所以,他整个人沉默了下来,一直在琢磨着乔楠提出来的问题。
至于施晴,半懂不懂。
这些话的字面意思,她当然全部都听懂了,大概的深意她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