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哪怕在父皇治下,商人依旧能兴风作浪,与其让他们在暗处胡来,不如摆在明处,让众目睽睽盯着,反而能约束住商人的行径!”
叶华哑然笑道:“殿下,商人背后有无数财富作为后盾,若是入朝,必然压制百官,殿下可想好了对策?”
郭宗训眨了眨眼睛,自信满满道:“很简单,那就给予大臣更多的权力!”
少年笑呵呵道:“师父还记得吗,你教我的第一堂课?”
“是维持菜价吗?”
“嗯!”郭宗训道:“假如我坐在宫里,只听说菜价太低,农民受损,就立刻下一道旨意,维持菜价……师父觉得,弟子能成功吗?”
郭宗训没等叶华回答,继续道:“从那以后,我想通了一件事,要治理国家,要管理千头万绪的国政,就必须有可靠的人手,要去真正研究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就像我推的合作社一样,没有足够的人才帮助,是万万不能成功的!只要对这个天下好,我愿意放权!”
郭宗训站起身,朗声道:“这就是我和父皇最大的不同,父皇英明睿智,我不过是中人之姿,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叶华深深吸了口气,郭宗训所讲的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叶华的预计,这小子哪里是中人之姿,简直是天纵英才了!
郭宗训呲着白牙,嘿嘿一笑,“师父是不是觉得吃惊,这些都是谁告诉我的?”
叶华眉头一皱,“可是戚同文?”
“嗯,戚先生的确跟我讲了许多,他这些年也都在著作,他想要写一本很大很大的书,阐发他的想法见解……他跟我说,如果能够写成,这回是比《论语》《孟子》《韩非子》还要了不起的书!”
叶华微微颔首,柴荣那边不知道想没想通,倒是太子先想通了!
说起来请戚同文进京,算是符皇后干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
郭宗训又压低了声音,“师父,你是不是担心父皇,怕他不同意?”
叶华没有否认。
郭宗训神秘一笑,“师父不用担心,我已经下了命令,把参与叛乱的所有宦官,全都给抓了起来……同时我又给绣衣使者下令,往后密报全部送到我这里……父皇他就算想翻脸,都没有办法了!”
好厉害的郭宗训,居然把他爹给架空了!
第778章 太子的孝道
郭宗训嫌书房坐着不方便,他请叶华去花厅,这小子居然反客为主了。叶华无奈苦笑,跟着他过去。
在花厅有一片木制地板,上面摆着一张孤零零的矮桌,格局有些类似倭国的榻榻米……过去叶华在这里给学生授课,师徒相对跪坐,一起谈天说地,好不自在。
郭宗训选了这里,想要跟师父好好谈谈!
开宗明义,郭宗训就直言,“天下难治!”
叶华点头,“古有四民,曰士农工商,自唐代以来,又添了两样,一样是兵,一样是僧!”
郭宗训颔首道:“自武则天以来,笃信佛法,大造佛像,赐予寺庙土地,免除税赋,僧人一边念佛,一边经商,敛财无数,专门哄骗愚顽百姓,乱我华夏正统……父皇行灭佛之法,那是顺天应人,僧人也是咎由自取!”
郭宗训切齿痛恨,这个仇恨还真不是叶华灌输的,包括戚同文等大儒在内,早就对释教横行,扰乱孔孟之道,深恶痛绝。所有柴荣灭佛,在有识之士看来,是很正确的,只是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罢了。
“说完了佛,再说兵。”郭宗训道:“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绵延二百年,中原白骨盈野,千里无人烟……父皇着力消除藩镇,收天下兵权,又南征北战,一统寰宇。武功之盛,虽秦皇汉武,也能比肩!”
小孩子往老爹脸上贴金,更何况又没有胡说什么,叶华自然颔首,“陛下扫清寰宇,若是解决了兵,这天下就恢复到了四民状态,是不是就天下大治了?”
郭宗训苦笑着摇头,“师父明知故问,现在哪里是四民,怕是四十民都不止了!”
工商发展,工业革命出现,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这个天下的结构彻底发生了改变。
首先商人就开始分化了……过去的商人多数是从南往北,从北往南,贩运货物,赚取利差,现在的商人可复杂多了。首先出现的就是纺织作坊主,矿主,钢铁工厂主,机械工厂主……这些人都可以归结为大的产业资本家。
大工厂需要融资渠道,几乎与此同时,出现了金融资本集团。
另外对长途贩运的需要,原来的传统商人也鸟枪换炮,他们组织起庞大的商队,手上拥有上千驾马车,几十艘船只,光是脚夫和搬运工人就上万不止!
与商人集团同时孕育的就是工人!
眼下大周的城市化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还在飞速加快之中,数以千万计的工人,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
过去的工匠,更多是手工匠人,他们父子传承,接到了活儿,爷爷带着儿子,孙子,把门关起来,一家人就完成了。
就像农民的土地一样,这些工匠把技艺视作传家宝,命根子,宁可带进棺材,也不愿意教给外人。
现在好了,为了供应充足的工人,大周的土地上居然出现了专门的技校。那些匠人视作命根子的宝贵知识,随便就能学到。
资本家多,工人多,大周的第三多,就是读书人多!
读书人多,也就代表着事多!
能入朝为官的毕竟是少数,九成以上的读书人,不是去书院教学,就是从事各种行业,包括他们鄙夷的工商贱业在内。
还有一部分读书人,干脆给报社写文章,发表评论,赚取稿费过生活。
让叶华都感到吃惊的是还出现了连载!
前些时候,叶曦在报纸上发过漫画,其实早在他之前,就有人动笔写戏文,戏也是分成一折一折,他们就在报纸上,不定期连载一段。
甚至有人干脆抛弃了戏曲的格式,转而写更适于阅读的笔迹小说……比如耳熟能详的《西厢记》《天仙配》,也有三国,列国的故事……叶华还读到过一个僧人,带着一只色猴,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总而言之,后世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之外,似乎都有了最初的版本,很粗糙,也不完善,但已经有很多人以此谋生,而且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觉得写东西赚钱,跟卖力气赚钱都是一样的,没什么辱没斯文。
相反,那些此道高手,还会受到热捧,尤其是戏班子,经常催稿,纷纷出高价钱,买断戏文本子,精心排练,取悦观众。
每当一出戏轰动京城,作者的身价就会提升几倍不止!
总而言之一句话,工业革命给大周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弟子在乡村城市跑了许久,大周日新月异,弟子看在眼睛里,既高兴,又惶恐……扪心自问,这么复杂的局势,弟子有没有本事驾驭?”
郭宗训仰起头,“父皇睿智绝人,可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对外用兵上面,对内呢,他只是知道征税征粮,武装更多的将士……其实父皇应该更耐心一些!”
子不言父,郭宗训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说下去……可他的意思叶华清楚,一心追求统一天下的柴荣,并没有深刻理解大周在发生什么变化,甚至他还不如太子看得通透!
……
“说了这么多,弟子只有一个意思,治理天下绝非一人之事,师父可以放手与几位相公商讨,该如何重整,弟子鼎力支持,绝无二话!”
太子的干脆让叶华又惊又喜,他起身冲着太子一躬。
“殿下,所谓教学相长,殿下之心胸,真是让臣刮目相看!”叶华如释重负道:“宫外的事情臣会尽快处理。只是宫里的事情,殿下有什么打算没有?”
郭宗训想了想道:“师父,我想废了宦官!”
叶华眉头紧皱,“殿下,你怎么会这么想?”
郭宗训挠了挠头,“弟子觉得工厂矿山,都需要劳力……先帝在日,就几次下令,要求世家释放奴婢,偏偏皇家豢养最多的奴婢……而且还都割了一刀,肢体不全,一个个阴阳怪气,就算放出去,也没法干活,实在是太浪费了。”
叶华挠了挠头,他本以为郭宗训会说出一番感天动地,悲天悯人的大道理……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小少年只是心疼大好的劳力罢了!
想想也是,所谓解放黑奴,不也是源于劳动力之争吗!至于其他花里胡哨的理由,完全是后人牵强附会,加上去的而已。
“殿下,废除宦官,臣倒是不反对,可你想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