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军,会收武将的权力,甚至会削减兵卒数量。”
“什么?裁汰人马?”符三有些惊讶,“圣人不是希望建立万世不拔的基业,怎么会轻易裁军?”
“哈哈哈!”叶华朗声大笑,“进入了火器时代,大周的军力是压倒性的,只要保留少而精的常备军就够了,若是遇到了战争,大可以征召人马就是了。”
论起揣测柴荣的心思,没人比叶华更擅长了。
蒸汽机的出现,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因为有了蒸汽机抽水,河东的煤矿产量翻了十几倍,质优价廉的煤炭送到了幽州和云州,北伐大军得到了宝贵的燃料。
即便是寒冬,也极少有人被冻死。
还有蒸汽机加快了武器生产,枪炮的质量都提升了一大截,最重要的是成本迅速下降,武装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比起征讨西域的时候,省了三分之一的价钱。
蒸汽机运用到运输工具,比如船只上面。
过去永济渠由于水浅,在运河两岸,必须安排数量众多的纤夫,一起拉扯沉重的粮船,才能艰难北上。
如今一些换了蒸汽机的船只,根本不需要纤夫,大大节约了民夫的数量……
当然了,直到柴荣北上,大周投入到使用的蒸汽机也不过二百台。而且体积庞大,效率不高,又时常出问题。
可即便如此,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世界改变了……机器取代了人力,技术战胜了勇气,再多的名将勇士,也抗衡不了大炮火枪。
对于昔日的左膀右臂,柴荣已经不那么依赖了。
他还不想直接把武人抛弃,所以柴荣决定设立凌烟阁,将二十四功臣供奉其中,也算是他对武人的交代!
符三眉头紧皱,她思索着丈夫的话,傻傻道:“这不还是要对武人动手吗?又有什么区别?”
叶华摇头,“对武人动手,并不代表对我下手,相反,陛下还要依靠着我,去说服那些骄兵悍将。”
符三终于恍然,可她丝毫高兴不起来。
“哥,你说,咱们欠他们皇家吗?好事轮不到咱们,尽干些挨骂的活儿。我算是看透了,你啊,比起陛下笨多了,让人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哩?”
叶华哈哈大笑,“行了,就你聪明,不愿意吃亏!你当我真的没有准备吗?农村的合作社推下去了,金融体系建起来了,工厂运转起来,工人组织起来,现在连智库都有了……陛下还真就没法动我,当然了,我也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情。每个人都规规矩矩的,这个天下就会越来越好!”
叶华笑嘻嘻道:“相信我,天下真的要太平了,我们还是抓紧时间,为了叶家发扬光大努力吧!”
叶华伸手揽起妻子,符三脸色通红,乖巧地环住了丈夫的脖子,虽然是老夫老妻,可甜蜜的劲儿,半点也没有变少……
柴荣要回京了,最清闲的人就成了叶华,他向来如此,皇帝不在,他不得不扛起担子,一旦皇帝回来,就立刻清闲下来,所以符三说柴荣利用叶华,事实上,叶华又何尝不在利用柴荣,到底谁利用谁,恐怕这俩货心里都说不清楚。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天子回归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消息,圣人染了风寒,暂时在幽州修养,等龙体康复之后,再行返京。
同时,天子给王朴下了旨意,让首辅立即前往幽州,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同时,任命太子监国,督造凌烟阁,同时拟定一份裁军计划……柴荣要求,要把大周的人马总数,压缩到三十万人以内!
这几道旨意接连到达开封,所有人都吃惊不小……按理说裁军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是天子回京之后,征求各方意见,再拿出方案,稳妥推行。
为何要这么着急?
更加怪异的是王朴身为首相,为什么让他去幽州,反而把裁军的事宜交给了太子?
太子年幼,他有那么大的威望,去推动裁军吗?
而且大周的兵马总数差不多在五十万上下,一口气裁掉二十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所有人都迷迷糊糊,不明所以。
可不管怎么样,没人敢违抗天子旨意,王朴不得不立刻动身,前往幽州。
临行的时候,他只跟叶华见了面。
“侯爷,别的话老夫不多说了,天子旨意就在这里,该裁军就要裁,还请你好好辅佐殿下。”
叶华颔首,他想跟王朴说什么,可又觉得不合适,就忍住了。
“王相公,你要多多注意身体。”
王朴笑道:“这把老骨头,还能支撑些日子。”
首辅匆匆北上幽州,太子监国,整个京城,都透着一股诡谲的气氛。
“师父,弟子实在是想不通,父皇为什么这么安排,还有,父皇的病情如何?我,我想去幽州,去父皇身边侍疾,尽人子的孝道。可父皇偏偏让我留在京城,主持裁军……这么大的事情,我,我怕做不来!”
叶华看着稍显稚嫩的弟子,微微叹口气,“殿下,孝者顺也!你心里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话,都要听圣人的话,陛下交代什么,身为臣子就要做什么……殿下若是担心,可以写信问候,当务之急,还是按照圣人的旨意,尽快完成裁军,好让陛下安心。”
郭宗训到底年轻,没什么经验,经过叶华的几句话,他终于有了思路,思索道:“师父,那该如何裁军,是砍老弱,还是裁撤禁军?”
叶华想了想,“都不是,这一次裁军,应该是加强军纪,打散重编,把原来的条条框框都给打破了,建立一支真正属于陛下的军队!”
有一句话叶华没有说出来……柴荣的病,或许跟军中有关系!
第753章 军中有贼
叶华曾经招募良家子从军,进行集中的新军训练,还增加相应的文化课程,打破兵归将有的弊病。消除了军阀,又保留了强大的战斗力。
只不过随着火器的出现,原有的军事体系已经不够用了。
“殿下,这一次裁军,应该着眼在精军上。我们的火器供应已经很充足了,原来的所有禁军和地方厢军,全都可以裁撤,只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骑兵就够了。而且为了适应火器时代作战,我们需要设立一套完成的参谋制度,辅佐主将,指挥作战!”
郭宗训跟着叶华学过很多本事,可唯独没有学过兵法。
有时候郭宗训都觉得奇怪,老师顶着冠军侯的名头,按理说应该是用兵大家,当世第一人……可郭宗训又知道,叶华的武功不及赵匡胤,甚至比不过大多数将领,阵前冲杀也看不出多厉害,也没有拿出多少奇谋妙计,就连郭宗训都觉得,师父的名号里面,是灌了水的。
可是当他真的和叶华谈论起整军……郭宗训才大吃一惊,五体投地,原来老师在兵法的见识上,已经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高度,他不是研究一场战役该怎么打的浅显问题……叶华是在研究怎么建军,怎么运用全部的国力,去战胜所有的敌人……
即便没有柴荣的旨意,叶华也想过整军的问题。
过去周兵只能部分准备火器,可是当蒸汽机出现之后,全军换装火器已经成为了必然。
火器的威力非常庞大,但火器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冷兵器时代,给士兵一把刀,一条长枪,只要兵器不坏,就能一直打下去……可火器不行,没有火药,没有弹丸,一条火枪还不如烧火棍管用!
那些威力无穷的战争之神,动辄几百斤,上千斤……需要多少牲口,才能拉动武器?
“进入了火器时代,真正考验的就是后勤能力。兵法上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到了火器时代,不光是粮草,还有军火,不只是先行那么简单,必须及时充足,差一点就可能造成无法收拾的后果。火器时代,打得就是后勤,将领的作用大大削弱,想要以少胜多,更是千难万难。”
“要了解敌情,更要了解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协助主将,统筹所有事情。这些人才不是幕僚,不是副将,也不是监军……而是经过完整培训,有着缜密的思维,强大的精算能力,能够了解军队的方方面面,为主将提供各种备选方案……我把这些专业人才,称之为参谋!”
……
王朴已经到了幽州十天,来到的第一天,他就见到了柴荣,天子的确气色不好,但是却不像很严重的样子,老相公略微放了心。
他进入行在之后,就替柴荣处理各种事务,很快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王朴的行政能力绝对是当世第一。
不用被俗务缠身,柴荣多了静养的时间,十天下来,又精神了许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