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屁!”
魏仁浦骂道:“六部加起来就六位尚书,你打算让四个人都去户部啊?”
魏咸美争辩道:“我不管谁去,户部就是要改革……首先要把度支部拿出来,负责规划预算,监督财政运行,其次,要把商税拿出来,单独开征,第三,全国有那么多煤矿,铁矿,也要有专门的人员管,这些都拿出来,剩下的田赋丁口才是户部的本业!”
他掰着手指头算,是不是四个部,需要四位尚书?
魏仁浦默默听着,儿子讲得其实是有道理的,不论是政事堂,还是内阁,他都能感觉到户部的担子越来越重,管的事情越来越多。
每一项税收,户部都要增加人员,原来朝廷给的定制就那么多,结果户部只能从外面招募人手充数,弄得不官不民,非常尴尬。
增加官员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可不是提的时候。
“臭小子,陛下这段时间,抓了上百人,全都是李谷的党羽,看样子他们是九死一生。你现在千万不要乱出头,爹会想办法运作,把你安插到好位置上!这样,你也历练差不多了,我准备让你去翰林院!”
“什么?”魏咸美大惊,“去翰林院干什么?我才不想跟一群酸腐的学究在一起呢!”
“住嘴!”魏仁浦越来越觉得儿子难管了,翰林院是没什么权力,但却能接近皇帝陛下,多少人都是从翰林学士爬上去,宣麻拜相的!
儿子在外面的经验够了,正需要在清贵的翰林院养望,等到资历够了,就能被选进内阁,成为一国的宰相。
“爹!”魏咸美半点都不服气,“这都什么年月了,还用你那一套老脑筋看问题。你瞧着吧,朝廷办了李谷一案,肯定要彻底改革官制,大力推动新政。正是英雄大有作为的时候,跑去翰林院,简直不知所谓!”
“闭嘴,闭嘴!”
魏仁浦气得炸了肺,“你什么都不用说,一切有为父安排!你只管老老实实听话就是!”
魏咸美低着头,眼珠乱转,让我听话,休想!
他们年青一代,才不会任由老辈摆布,而且他们甚至觉得,朝中的诸公太老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巴蜀修路,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朝中诸公却百般阻挠,还有,吕宋岛已经落到了大周手里,遍地黄金的宝地,却没法大力移民,还有安南,明明是沃野千里,却也不知道开发。
让这些老朽当道掌权,实在是太碍事了。
魏咸美带着不屑,起身要回书房,正在这时候,家丁跑进来,细声细语道:“相爷,冠军侯来了!他说有关官制改革的事情,想要跟相爷谈谈!”
第657章 郭宗训捡来的乞丐
叶华深知大周的官制必须改革,他主张废政事堂,只是为了下一步的改革铺路,诸位相公从当朝宰相,变成了内阁秘书,地位一落千丈。在这种时候,手握实权的六部尚书,甚至压过了原来的宰相。
一个大部的尚书,完全可以不理会内阁的意思,直接和天子沟通,颁行政务,这是内阁诸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恰逢李谷一案,户部几乎被清洗了四分之三,进行彻底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魏相公,我希望你能挑头,建议陛下打破六部制,将尚书增加到十二个到十五个,每个尚书专职一方……这样条分缕析,对你们内阁也是个好处。”
事情专业化了,就意味着单独无法落实复杂的政务,必须由阁老牵头,几个部合作,才能顺利落实下去。
内阁终于能摆脱尴尬的处境,有所作为了。
魏仁浦当然欣喜若狂,可他表面上还要绷着。
“侯爷,这么大的事情,老夫只怕是做不好。”
“没关系!”叶华轻笑道:“你可以请教令郎。”
老魏把眉头一皱,失笑道:“他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
“不不不!”叶华笑道:“他可不是小孩子了,这不,前两天他给我写了一封信,建议朝廷改制,还写了很详细的建议。我觉得很不错,魏相公,令郎是可造之材啊!”
叶华说完,把信放在老魏的面前,他拍拍屁股就走了。因为叶华能够预料到,接下来魏家保证是一场血雨腥风,魏相公怕是要发飙了!
果不其然,还没等叶华走远,魏仁浦的雷霆怒吼就传了出来!
“兔崽子,你想把你爹放在火上烤吗?”
……
叶华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家中,今天的叶家多了一个客人,是冯道的孙女,冯甄来了。
当年冯道在京的时候,冯姑娘是叶府的常客,跟老太太最是亲厚,可自从冯太师死后,冯甄就在家中,替老太师守灵祈福。
足足守了五年的时间,她才离开瀛洲老家,进了京城。
多年过去了,叶氏除了头发更加白了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见到冯甄,老太太喜极而泣,把她抱在怀里。
“闺女啊,你怎么就那么狠心,一次都不来看我这个老婆子!是不是把老太太忘了?”
冯甄的眼泪也下来了,“老祖,忘了谁,也不敢忘了老祖,这不,我的事情有点特殊,这次进京,是来求老祖的。”
老太太立刻道:“没说的,你有什么事,就跟老身说,我都给你做主!是不是想找婆家?满大周的青年才俊,随便你挑!”
冯甄脸色微红,忙道:“老祖不要拿我开心了……是这样的,祖父生前,在家乡办了一处学堂,是给穷苦孩子念书的,他老人家走了,家里没留下什么积蓄,学堂里还有十几个学生……我也没法子,就,就一边守灵,一边给他们上课。”
老太太一听,瞪大了眼睛,“哎呦,你,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教书啊?”
冯姑娘苦笑了一声,“没法子啊,瀛洲那边还是有水患,穷苦人多,请不起名师。祖父生前的积蓄都花光了,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
“不成!”老太太晃着头道:“丫头,这事你早该跟我说,老太太帮你,说需要多少钱,我出!”
冯甄笑着摆手,“老祖体恤我感激不尽,只是天下穷苦人那么多,哪里管得过来。比瀛洲苦的地方多着呢!再说了,这五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学堂足有五十多人,最早入学的几个学生已经能代替我教学了。这次我进京,就是想询问一下,我们学堂教出来的学生,能不能参加科举?”
老太太把眉头一皱,怪道:“不是有学问就能参加考试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怎么,你们学堂出来的,没法考科举?”
冯甄苦笑道:“老祖,这些年朝廷兴官学,也准许私人学堂,但是私人学堂需要通过考核……我,我是一介女流,衙门不准女子办学,自然学堂就不被承认!”
“荒唐!”
老太太把眼睛一瞪,“这叫什么道理?丫头的学问老太太是知道的,凭什么不认!”叶氏怒冲冲道:“叶华呢,让他过来,老身要问问他,朝廷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人忙道:“老祖,侯爷眼下在戚先生的学堂呢!”
“他去学堂干什么?”
“回老祖,侯爷这些日到处跑,听说朝廷要改革官制,千头万绪的,忙得脚打后脑勺。去戚先生那,估计是谈学堂的事情。”
冯甄听到这里,眼前一亮,笑道:“老祖,我早就听闻戚先生的睢阳书院,声名远播,是顶有名气的学堂,现在他又是太子师,实在是天下师者的表率。实不相瞒,这次我进京,就想拜见戚先生。”
叶氏想了想,就笑道:“这样吧,老身跟你去书院,我们家的两个混世魔王都在学堂念书呢,你可不知道,这俩小东西有多淘!简直气死个人!”
老太太心情很好,带着冯甄,坐着马车,直奔城外学堂而来……此刻的学堂,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辩论,叶华跟戚同文,还有梁周翰对坐,三个人就女子入学,争得面红耳赤!
“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女人读书,成何体统?”梁周翰非常顽固。
叶华却不这么看,“梁先生,过去是男耕女织,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当下不同了,前些年各地的纺织作坊,就以女工为主。木器行的油漆工,甚至冠军坊装配枪械,都用到了女工,道理很简单,女工心细,耐性好。很多轻体力劳动能够承担,让女人出来工作,凭空增加一倍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
梁周翰依旧不服气,他敲着桌子,痛心疾首,“侯爷,你不能这么急功近利,让女人出来干活,势必闹出更多的乱子,家中不和,天下不安!尤其是不能因为让女人出来做工,就让她们进学,这更是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