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朝廷盛衰都是一时的,而知识却是永恒流传的……或许这才是郭幸哥最好的一条路,叶华并没有刻意引导,可在不经意间,小家伙已经跑出去好远了。
叶华突然有些心疼,是自己救了幸哥不错,可也是自己站在了柴荣那一边,断绝了小家伙的皇位。
你知道吗?
曾经你是有机会当上九五至尊,坐拥整个天下的!
等你长大了,你会不会怪我,都是因为我,才害得你只能在数字之间加加减减……叶华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可郭幸哥越是懂事,越是优秀,就让叶华越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转眼之间,一夜过去了,外面传来了鸡叫之声,郭幸哥伸了伸懒腰,突然一跃而起,他赶快往外面跑。
“哥,我送他们去祠堂了,再不去就醒了!”
叶华也起身,随手拿起了一件大氅,追了上去。
两个酣睡中的小家伙被放在了大氅上,郭幸哥把他们背在了背上,溜回了祠堂。
等过了一阵子,小东西们才揉了揉眼睛,从睡梦中醒来,他们看到了郭幸哥,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我,我做梦了!”
叶大首先嚷嚷道:“我梦到了自己飞起来了,有一片云驮着我!”
“没错,没错!”叶二也说道:“云彩暖和,结实,不像爹说的那样!”
“好想再坐一回,我,我要看到神仙!”
……
面对这俩小东西的吵嚷,郭幸哥真是无奈了,拜托,认真点,老祖惩罚你们呢!
小家伙们没有嚷嚷太久,因为很快他们就饿了。
小肚子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昨天的虾子早就消化一空了。
好在这时候叶华来了,提来了一个顶大的食盒,有瘦肉粥,还要小青菜,另外每人一颗煮鸡蛋。
这俩小东西别的事情挺惹人讨厌,但是吃饭从来不用发愁,或许他们也清楚,只有吃饱了,才能作祸!
叶大接过剥了皮的鸡蛋,吭哧就是一口,小腮帮鼓鼓的,像是个仓鼠,转眼之间,大半颗鸡蛋被消灭了。
突然,他的眼睛瞪圆了,嘴里的鸡蛋还没有咽下去,就跳了起来。
“奶奶,奶奶!”
他嚷嚷着往外跑,叶二也跳起来,跟在后面。
三岁的孩子,跑起来还不是很稳当,叶华想叫住他们,郭幸哥却示意不要,叶华也想看看小家伙想起了什么,就在后面跟着。
从祠堂出来,小家伙往东边跑,和叶家庄园是相反的方向,大约有一百米,是一片草庐,两个小东西嗷嗷叫着,拍打柴门。
很快,门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妇人,看到了两个小家伙,就欣喜地伸出手臂,把他们抱在了怀里,亲切问道:“你们没事吧?老祖打你们没有?”
小家伙歪着头,问道:“你,你怎么知道,老,老祖的?”
“是你们的娘让人告诉我的,她说了,不要我担心。”
叶大点了点头,“那,那你吃没吃饭啊?”
叶二也好奇道:“我们没在,你不吃饭,娘亲会生气的!”
妇人哈哈大笑,蹭了蹭小家伙们的脸蛋:“吃了,奶奶吃了三个这么大的包子哩!”
小家伙们终于满意地点头,一副悬着的心放下的样子。
这时候叶华和郭幸哥已经到了门口,和妇人四目相对,反倒是叶华很尴尬,喉咙仿佛被堵住了。
妇人吓得脸色大变,忙把两个小家伙放在地上,转身仓皇退走。
“姑姑!”
叶华轻声道:“刘闯回来了,他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抓到了尚书令!”
第600章 叶家女婿
在攻灭南汉之后,放眼整个东南,再也没有能跟大周抗衡的势力,剩下的就是怎么收拾残局了。
这一点无论是叶华,还是柴荣都心里有数。
首先是越国公朱令赟和任天行,水陆并进,在安南大肆开疆拓土,原来的安南吴朝灭亡了,他们又重点打击安南的家族和实力派,并且抢占了最肥沃的平原地带。
有了土地之后,就是大规模移民。
从南汉等地,移民二十万,进入安南,然后柴荣又从江南,迁移五十万人,填充岭南……这可是自从秦始皇以后,第二次大举开发岭南,除了移民之外,还陆续从安南等地抓捕了十万以上的奴隶,填补劳动力空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许多了,开垦荒地,建立农场,修建道路,开发山林……岭南物产丰饶,最受欢迎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稻米,能够达到惊人的一年三熟,再有就是甘蔗,从贫穷走向小康之后,消费量增加最明显的,不是其他的东西,就是白糖!
在开封,一担糖能卖出一百贯的天价,三年的光景下来,岭南建成了大片的甘蔗田,光是生产白糖的作坊就多达二百个。
三年下来,京城的糖价降了五倍还多,糖成了许多平民百姓都能享受的美食。
叶华还曾经想过,能不能利用糖发一笔财,别的不行,他至少懂得怎么过滤,怎么生产白砂糖。
他很认真把想法告诉了符三,符三探手摸了摸丈夫的额头,然后很认真对他说:“你没发烧啊,怎么说胡话?过滤的方法,不是你自己写进教材里了,人尽皆知的事情,还能拿来发财?”
从媳妇那里出来,叶华是扬天哀叹,这就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好在,以他的俸禄,还不至于饿死,叶华索性不想发财的事情了,他小心翼翼,推动江南的发展,前有灭南唐之战,后有摩尼教之乱,战火摧毁了江南,可以给了江南可以自由发展的机会。
叶华制定了一整套商业规范,又在苏州银行的基础上,筹建了江南银行,专门给作坊工场提供贷款,扶持产业发展。
这三年下来,东南的丝绸产量增加了五倍之多。
另外棉花种植面积也达到了三百万亩,棉纺织已经初具规模……总而言之,东南是百业兴旺,不但从战乱中走出来,还绽放出远胜以往的光彩。
仅仅江南一地,就给大周贡献了两千万贯的税收,成为了大周的钱袋子。
如果说这三年,叶华在苦练内功,理顺各种矛盾,那么柴荣就是修炼外功,讲究刚猛无匹,所向睥睨!
处置了南汉,杭州商会主动来降,吴越全境,纳入了大周版图,周行逢也交出了荆湖之地,纳土归降,老老实实成了大周的臣子。
放眼天下,除了蜀国还没有归降之外,大周已经基本一统了天下。
显然,柴荣还是不满意,他在岭南的第二年,也是胶州船厂设立的第四个年头,大批的海船下水,整个大周皇家海军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柴荣居然一声不吭,带着两万人马,亲征安南,夺取五百里土地,他兵锋所指,甚至要通过安南,攻打大理。
听到这个消息,可把叶华吓坏了,按照时间计算,现在大理的皇帝,不是段思平的儿子,就是他的孙子,即便他们没有练成六脉神剑,一阳指还是很了得的,万一天龙寺恼怒柴荣灭佛,出动高手,刺杀皇帝陛下怎么办?
就在叶华着急的时候,却传来了消息,大理主动称臣纳贡,给柴荣送了一份厚礼。
大理那边表示,他们笃信佛法,与世无争,和凶残的南诏完全不同。
而且大理心向朝廷,愿意和大周交好,甘心作为大周的臣属,绝不反叛!
柴荣甚至盼着大理能强硬一些,他好趁机讨伐大理,从南面包围蜀国,然后一举统一天下,大理老实的让人不忍下手,柴荣只好班师,他在安南留下了一万人马,修筑了码头,建起了城池,作为日后继续南下的据点。
柴荣携着大胜之威,返回朝中。
这一次大周朝堂,可谓是人才济济,原来的王溥,范质,薛居正,李谷,赵普,卢多逊等人不说,江南的韩熙载,徐铉,潘承佑,陈乔,李煜,另外,河东的王朴也被请回了朝廷。
一时间热闹无比,每个衙门,都充斥着名臣,一帮胡子老长的人,像是小孩子似的,成天吵得脸红脖子粗,别提多热闹了,简直比陈石的三十房姨太太还过分!
叶华自从回京之后,已经很少去华盖殿了,通常情况下,不是柴荣降旨叫他过去,就是柴荣来叶家串门,顺便谈谈公务。
叶华在京城的地位,比起以往,还要超然许多。
他已经渐渐从领兵大将,谋国重臣,变成了一个教书匠,孩子头。他倒是挺喜欢新的生活,哪怕再顽劣的孩子,也都是一颗蒙尘的珍珠,只要耐心擦拭,就会绽放光彩。
比如眼前这两个小家伙!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认识了叶姑姑,而且还发现叶姑姑没人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