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的担忧,李肆就说过。
叶华微微一笑,“陛下勿忧,现在过去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甚至他们走了,对我大周还是有好处的。”
叶华压低声音,“陛下,要不要这样,我们挑选一些人,假意去投奔李弘冀……等他们到了江南,就负责散布不实消息,误导南唐君臣,让他们误判大周的实力?”
柴荣眼前一亮,立刻道:“这个办法好啊!”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士人南逃,无疑会泄露大周的底细。
可若是主动派一些人过去,让他们专门散布对大周不利的消息,最好天天说大周要完蛋了,马上崩溃了,卯足劲头去忽悠李弘冀,一旦让他判断失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那对大周可是太有利了!
叶华这小子,脑筋就是灵活,什么招数都能想得出来!
柴荣立刻给绣衣使者下旨,让他们暗中挑选几个,名声不差的文人,立刻去江南,执行这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把人安排下去,柴荣还不满足,又问道:“叶卿,你还有好办法没?朕要立竿见影,让李弘冀痛彻心扉的那种!”
叶华笑道:“陛下,前些时候,扶摇子去了江南了。”
“哦!”
柴荣深吸口气,“老仙长怎么去江南了?”
“让儿子气的呗!”
叶华耸了耸肩,要说起来,这老实人变坏还真是可怕!
陈石那小子自从开窍之后,家里弄了十七房妻妾,那叫一个热闹!陈抟最初也觉得开枝散叶,传宗接代,是件好事情。
可整天沉溺女色,也不是办法。
更何况好汉霸九妻,你弄了十七房,这算什么啊!
再说了三个女人一台戏,陈家都能搭六个舞台了!
陈抟实在是受不了了,他揪着陈石的耳朵,好好教训了一顿。哪知道陈石这小子死性不改,没过几天,居然又买了两个倭女回来。
陈抟气冲冲质问,陈石还一肚子道理。
唐朝的时候,讲究用“昆仑奴,高丽婢”,凡是达官显贵,家里如果没有外族奴婢,就会被人笑话,通常情况下,奴婢越多,代表越富庶,越有面子!
大唐灭亡之后,这种风尚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倭女!
近些年,陆续有倭女漂洋过海,跑到中原借种,有一些生意人嗅到了商机,就组织船队,去倭国经商,顺便购买婢女。
倒腾人口最用心的就是太傅柴守礼。
他在登州组织了上百艘商船,专门往返倭国和大周,多的一次,能弄回来上百个倭女呢!
“爹,我这么干,可是一箭三雕啊……首先,我捧了太上皇的生意,其次呢,咱们家多弄几个倭女,也有面子,这第三……”陈石压低了声音,“我听华子说的,混血宝宝有优势的,会同时具有父母的优点,你老就不希望后代子孙更加优秀?”
陈抟咬了咬牙,“还优点呢!万一吸收两方的缺点怎么办?像你一样好色,又长得跟倭人一样矮小,你让我的老脸往哪放?”
陈石认真想了想,急忙竖起大拇指,“爹,你老的担心是对的,为了让咱们陈家的下一代,能有更优秀的人才,我,我得多买几个倭女才行!”
他一扭头,风风火火跑了。
剩下陈抟,瞪圆了眼睛,气得大骂,小兔崽子,你能不能有点正常人的思维啊!全都怪叶华,没事你就会胡言乱语,害人不浅!
陈抟骂了一阵子,又摇头后悔了,没认下的时候,盼着有个儿子孝顺,认下了,反倒惹了一肚子气,图个什么啊!
老道觉得要是再留在府里,他这几十年的苦修,全都要化为东风流水了。
所以陈抟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拍拍屁股下江南了。
陈抟就是有这个本事,不管到哪里,都能受到一堆人的追捧,而且越是有权有势的,就越推崇扶摇子的易道修为,都把他当成活神仙供着。
偌大的世上,陈抟也就两个人摆不平,一个是不信邪的叶华,一个就是不省心的儿子陈石!
甩开了这俩倒霉孩子,陈抟那叫一个如鱼得水,他在江南,流连山水,结交名士,受各种尊崇,别提多舒心了。
尤其是他跟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韩熙载交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扶摇子仙长果然厉害,这么快就能结交上韩熙载,难得,真是难得!”柴荣欣然称赞。
“陛下,还有更值得高兴的呢!”叶华道:“韩熙载因为出身的关系,在南唐处境很艰难,他曾经寄希望李弘冀,奈何李弘冀心狠手辣,弑父杀弟,无论胸襟气度,都绝非一代雄主。韩熙载和李弘冀已经渐行渐远,貌合神离。根据陈仙长送来的消息,韩熙载有意落叶归根!”
韩熙载祖籍南阳,后来迁居河北昌黎,他跟韩愈是一个祖宗……如今韩熙载年过半百,华发早生,人老了就想叶落归根,归家之心,是越来越强烈!
柴荣听到叶华的介绍,简直大喜过望!
韩熙载几十年前和李谷分开,一个去江南。一个留在中原……这几十年间,江南的变化,全都装在韩熙载的肚子里,他现在又是兵部尚书,又兼着大学士……如果能把此人弄到手,南唐的情况就能了然于胸。
更重要的是韩熙载文武全才,让他主持对付江南诸国,绝对是轻车熟路,是最佳的人选!
“朕若得一韩熙载,胜过千万世家大儒!”
柴荣竟然兴奋的手舞足蹈,他抓着叶华的胳膊,厉声道:“无论如何,都要把韩熙载弄过来!叶卿,你可有把握!”
叶华咧嘴苦笑,摊手道:“陛下都这么说了,没有把握也不行。请陛下放心,两个月之内,臣就让韩熙载跪在金殿,成为大周的臣子!”
第482章 我要回中原
叶华立下了军令状,要把一国的宰相,从敌国弄出来,这事不但不容易,还十分危险,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出半点纰漏,否则不但颜面尽失,而且还会害了韩熙载的性命。
谁能当此大任?
“师父,当然是弟子去最合适了。”
主动请令的是赵匡义,这小子已经从幽州回来了。
师徒分开的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少年人长得快,赵匡义的个子蹿起了一大截,他们赵家人都长得高大,看起来赵匡义已经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向着青年迈进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久了,哪怕是石头也会焐热的。
叶华见到了徒弟,居然还有些动容。
“我听说你把那些蛮夷部落折腾得够呛?”
赵匡义欣然道:“师父,这帮蛮夷简直笨透了,我给室韦人开价,十个契丹壮丁,能换一匹丝绸。他们就拼命去抓契丹人,乐颠颠把契丹人卖给咱们。我再去跟契丹的部落打招呼,说五个室韦人,换十斤茶叶,他们就乐颠颠去抓人了!”
“茶叶,丝绸算什么?连人都没有了,草原就是我们的了!”赵匡义得意洋洋道:“师父,我还派了人手,去联络辽东的女真部落。渤海国已经被灭了,现在辽东是女真部落的人居多。他们更加野蛮落后,也不用给丝绸和茶叶,给点锅碗瓢盆,就老老实实听咱们话了。对了,他们还喜欢酒,一坛子烈酒送过去,他们能把媳妇卖给你!”
……
赵二眉飞色舞,讲述着他这一年里的得意之作。
不说别的,光是通过各种手段,他就弄到了三万多青壮劳力,简直比出兵抓人来得还容易。
这些契丹人,室韦人,甚至女真人,多数被送到了河东挖煤……就在晋阳城,短短几个月的光景,已经树立起十几座高炉。
挖煤,炼铁,生产农具,兵器,武装士兵,然后抓更多的奴隶,生产更多的钢铁……河东的经济已经开始简单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师父,我觉得早晚有一天,河东和中原会发生冲突的。”赵二很认真道:“我说的不是打仗,而是更可怕的竞争!师父,河东用了太多的奴隶,生产出来的钢铁,粮食,必须外销……你跟我说过的,这种经济模式,天生是有扩张性的,而中原又因为均田,变成了小农经济。”
赵二抓了抓头发,“师父,大周怎么会走上一条充满矛盾的道路,这不是让自己跟自己打吗?”
叶华笑了,赵二跟他学的时间最长,也最理解叶华的想法,就连饱读诗书的李肆都比不上。
徒弟能跟得上自己的思路,叶华很满意。
“你说的没错,河东,幽州,走上了围着资本运转的道路,而中原呢,依旧以土地为核心,这二者是矛盾的,你的眼光很锐利,但是你却没有注意到,二者之间,也是相互补充配合的。”叶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