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侯爷瞧好吧!”
工匠们拍着胸膛,向叶华保证。
事实上,这几年的功夫,冠军坊的工匠们,已经把水力机械玩到了极致。
他们制作了水力锻床,用来敲打板甲,制作刀剑,还弄出了水力锯,都能用来锯开木头,分割牛皮、羊皮,就更加不在话下。
作坊里还有巧手的女工,能把切成条的皮子仔细缝在一起,连成长长的一根,然后再由工匠印上刻度,一根皮尺也就大体完成了。
为了携带使用方面,工匠们又借鉴了风筝的线轴,平时可以把皮尺收回,外面照着木盒,等到使用的时候抽出,用完了旋转线轴,收回来就是,非常方便。
至于量斗和秤,更没有什么难度,三天的时间,叶华带着成品,喜滋滋面见柴荣。
当三样宝贝摆在面前的时候,柴荣心怦怦跳。
他首先就拿起了皮尺,拽着铜环,半寸宽的牛皮滚动出来,在牛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
当抽出到五尺的时候,柴荣仔细看了看,露出欣然的笑容。
“这就是朕一步的长度!是朕的!”
皇帝陛下心情愉悦,竟然拿着尺子去量龙书案,龙椅,还有旁边的柱子,看他的样子,简直就像是得到了新奇玩具的小孩子,都手舞足蹈了。
叶华十分理解柴荣的心情,假如有朝一日,把他的头像印在钱币上,他也能捧着钱,笑一整天!
男子汉大丈夫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在世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吗!
柴荣拿着皮尺,走到了殿门口,突然来了兴趣。
“叶卿,你过来,帮朕把大庆殿量一下!看看在新制之下,到底是多宽多长!”
君臣两个还真动手了,经过测量,大庆殿二十一丈三尺三,宽十二丈……得到了新的数据,柴荣立刻吩咐小太监。
“去,重新记录,把原来的数给朕改了!”
小太监刚要走,柴荣又把他叫住了,“多找几个人,拿着尺子,把宫里的一砖一瓦,都给朕重新测量,记录在案!”
“奴婢遵旨!”
小太监连忙下去了,柴荣欣欣然看着皇宫,那个眼神都不一样了。
开封皇宫,原来是朱温的节度使府邸,后来虽然历经朝代更替,但格局大致没有改变,而且各个朝代时间太短,都来不及更换度量衡。
所以这座皇宫的尺寸,还是以当年李世民留下的标准为依据。
柴荣倒不会扒了皇宫,重新盖一座,但是用他的标准重新测量,记录在案,就等于改头换面,彻底变成大周的皇宫了!
柴荣对叶华的建议,那叫一个满意!
他拉着叶华,站在大殿之外,踌躇满志,“当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就下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朕觉得秦皇做得还不够!朕要清丈田亩,厘定田赋,收回节度使权力,重新编练禁军,还要确定商税,修城,修路,整饬吏治……朕要让整个大周,都统一在朕的标准之下!没有人可以例外!”
第469章 骄傲的梁周翰
叶华觉得自己被震撼了……有些东西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一个穿越者,到了先秦,他也未必有横扫六国,一统宇内的勇气和魄力。
叶华自己就是这样,他到了五代乱世,想到的是抱大腿,想到的是先活下来,这么想很现实,没有什么错,可是当柴荣说出,要把天下纳入他的标准之下的时候,叶华真的自惭形秽,天子的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其实反观柴荣登基以来的作为,就能看得出来,他就像是个勤劳的农夫,在打理自己的庄园一样,务必要把天下变得一致。
土地不能在区分官田和民田,黎民不再分士人和百姓,谁都要纳税,谁都要服役……每一块土地,都要重新丈量,然后平均分给所有人。
就好像农夫种田一样,每一株秧苗都有固定的间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庄稼都饱满成熟,获得最大的收获。
对于田庄里的杂草,农夫也是不客气的。
所以那些号称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的僧人被铲平了,寺庙的田亩被无情剥夺,哪怕是天上的神佛,也要纳税!
还有,站在普通百姓头上的世家也被打击了,想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做梦去吧!
朕才不是弱鸡,绝不会把权力跟士人分享,你们只有两条路,要么和普通百姓一样,要么就被朕彻底摧毁!
柴荣每次看大周地图的时候,他就有种抓狂的感觉,好好的地图上,多了许多“军”,每一个军,都有一个节度使,也就是一个土皇帝!
这都是大唐留下来的弊政,藩镇割据,武人专权,把天子都不放在眼里!
要改!
要彻底改革!
废除乱七八糟的军,撤销遍地的节度使,设立府,县两级体系,为了管理方便,再增加一个路,每一路设经略安抚使掌军,设布政使掌民,设提点刑狱事,管理刑名,设提举常平仓,管理仓库储蓄……对了,还要设监察御史,负责监督这些官吏,然后他们每个人,都要向朕负责,朕才是九五至尊,才是天下之主!
柴荣觉得郭威的五年,为了终结乱世,不得不做出很多妥协,比如重用文官,休养生息,除了必要的对外作战之外,尽量不生事,少生事,一切以安稳为主……柴荣可不怎么想,他觉得五年时间够了,他不想迁就任何人,也不想向任何人妥协!
朕是天子,要妥协也是你们向朕妥协!
当然,柴荣没有一上来就这么干,他先拿寺庙祭旗,接着北上征战契丹,入河东,扫灭沙陀……现在北方安定,威望养足,可以放手施为了。
叶华做了许多事情,比如以武夫为小吏,比如打击世家,比如清丈田亩……这些设想跟柴荣的内心的想法,完全契合,正因为如此,才能顺利推行。
也正因为如此,柴荣才无比确定,他跟叶华不只是君臣,还是真正的知己……他要做的太多,要干的事情太大,光靠他一个人,是觉得完成不了的,而叶华,就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叶华不是寻常的臣子,而是他的盟友!
“这次清丈田亩结束之后,朕就要清理混乱的行政区划,撤销所有的军,改行路、府、县三级体制,叶卿以为如何?”
叶华一点不意外,他已经摸到了柴荣的脉,这位是把自己放在了秦始皇的位置,是真的打算开天辟地,干出前所未有的业绩!就连唐太宗,都未必放在他的眼里了。
“陛下,只是这三级够么?”叶华笑嘻嘻反问。
柴荣眉头一皱,“叶卿的意思是?”
“县下面呢,要不要设乡镇,把权力深入到乡村?”
柴荣略微沉吟,他渐渐眯缝起眼睛,权力下乡,那可是秦始皇都没做到的事情,难度太大了……“叶卿,你觉得能落实下去吗?”
“关口是财政。”叶华道:“只要落实了清丈田亩,摊丁入亩,再把火耗收上来,朝廷的财政能力就能增加十倍……有了钱,朝廷就可以在乡一级设立学堂,筹建市场,征收税赋,安排衙役,负责缉捕盗贼,维护秩序……只要做到了这些,权力下乡,就没有什么难度。以往这些事情都是被宗族,世家,还有寺庙垄断,陛下不是看这些人不顺眼吗!正好挖了他们的根儿!”
“哈哈哈!叶卿之论,果然深合朕意,好,太好了!”
柴荣高兴地搓手,如果真能让权力下乡,整个天下都会不一样的,那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做到这一切,关键是清丈田亩,税收要增加,更要公平!”柴荣思量道:“光有工具还不行,还要有人!”
柴荣握着手里的皮尺,他能很轻松量出大庆殿的长宽,可很多田地并不是四四方方,形状怪异,高低起伏的畸零地到处都是,想要均分土地,光靠一把尺子还不行,必须有足够精于算学的人才……柴荣能想到的,以前的皇帝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也不是他们非要惯着世家,而是世家掌握了教育,垄断了人才,要想治国,就离不开他们。
既然要用士人,就要给人家权力,甚至和士人分享天下。
这一次柴荣敢对士人开战,那是因为他找到了另外的人才来源。
大周的新军,以良家子居多,在叶华的提倡之下,他们很多人都读书识字,虽然不是饱学之士,但是处理地方的事务却是足够了。
正因为有了替代品,柴荣才能放开手脚,去处理世家官僚……许多事情,都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没有厚积,何来薄发?
只是人才还太少了,远远不够啊!
柴荣眉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