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xi)-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么来看,东吴帮助曹军,倒也是一种出于自身考虑的行为了。

司马懿道:“如此看来,东吴帮助我曹军,是没有任何阴谋的,既然如此,我也无话可说了。”

杨林笑道:“司马兄,你既然对于曹丞相并无十分忠心,那也不需要对于东吴的计策有什么顾忌,我杨林身为东吴长史,倒可以向你承诺,日后的东吴,将定会比曹丞相一方强大得多,你只需要向我东吴卖一个好处,我东吴必定会感恩戴德,到了那个时候,你便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了。”

杨林的话说得头头是道,而且正好切中了司马懿心中最渴望的想法。

因此,就算是小心谨慎的司马懿,也不得不随着杨林的话说道:“既然尊使都这么说了,那我还有什么话说,从今往后,我司马懿就是东吴的帮手了,无论是东吴的军队想要入境,还是想要我在通商之事上有什么帮助,尊使只要说一声便可以了。”

杨林笑了,能够得到司马懿这位绝顶聪明之人的帮助,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东吴,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而且更好的是,现在的司马懿对于曹操虽然有异心,但是他心中的野心却还是没有萌生的,只要在日后稍加注意,司马懿就不可能成为那位将曹魏取而代之的可怕人物了!

第九章疑心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因此曹操不得已进行征兵,而曹操征兵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成都的刘备耳朵里面。

刘备大喜,谓群臣道:“这真是天助我也,曹贼的实力,也不过如此了,连马腾也对付不了,还要强行征兵,如此天怒人怨之事,可见曹贼的气数已尽!”

群臣深以为然,曹操最强盛的时候,自然是在赤壁之战之时,可是,曹操却偏偏遇上了东吴的孙仁,孙仁用奇计,将曹操打得大败而归。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元气大伤,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

若是曹操再继续对外用兵,只怕曹操的实力,会一点一点的消耗殆尽,到了那个时候,居住于曹操所辖领地的民众们,就会朝不保夕,倘若如此,他们就会作乱生事。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

法正道:“主公,无论曹操面临如何困境,他总是天下枭雄中最强的一位,曹操之所以攻打马腾不顺,是因为张鲁在肋部夹攻曹操,使曹操首尾难相顾,是以战争陷入焦灼,还有一点,那就是曹操对于东南方的东吴,依旧心有余悸,虽然曹操已和东吴签了和约,但曹操生性多疑,不肯信人,他才派强将领精兵用来防守东吴的进攻。

至于征兵,大概是曹操手底下的人的建议,曹操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征兵的效果如何,只有到日后才能够知晓。”

刘备又问诸葛亮,道:“孔明,你怎么看?我军是否能够趁曹操空虚之际,出兵助马腾和张鲁?”

诸葛亮连忙摇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刘备一怔,道:“孔明。何出此言?”

诸葛亮道:“当下蜀中初定,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之机,若贸然兴兵,只怕前功尽弃,更有甚者,马腾和张鲁都是左右摇摆之徒,而曹操最憎恨者,非主公莫属,倘若我军对曹军用兵。曹操必会与马腾和张鲁休战,此两家没什么实力,若曹操肯许以承诺,不用兵相攻,此两家必定倒戈,到了那个时候,我方将会成为曹操的唯一目标!”

诸葛亮说得危言耸听,群臣们多是不同意的。

李严道:“诸葛先生,你所说的。未免有些胡思乱想了,今曹操已是众矢之的,天下群雄,又怎么会助他的?以我看来。诸葛先生自从得了西川之后,便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吧?”

“……”

李严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却并不反唇相讥。

刘备劝说道:“正方不必如此说。大家同殿为臣,虽有意见不同之时,但那也只是政见相左而已。众人都是为了蜀中的利益着想,因此不必记仇。”

在刘备的心目中,最希望的事情莫过于打败曹操,兴复汉室,因此,当曹操与马腾、张鲁陷入苦战的时候,刘备最先想到的,就是对曹操落井下石。

但是刘备自己也知道,当下西川初定,实在不是出兵北伐的最佳时机,再加上自己最为信任的军师诸葛亮也出言反对,于是刘备便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于是罢朝,群臣离去。

虽然主公听从了自己的建议,但是诸葛亮的心中却依旧不是滋味,其原因,倒不是李严对他的冷嘲热讽,而是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蜀中与东吴的通商!

最初,诸葛亮并不同意蜀中与东吴通商,但是两家却有条约在先,若是单方面的拒绝,只怕会失信于人。

而且通商之事,仔细想来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群臣们多是赞同的,大势所趋,纵是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能够说得上话,他也是没有办法阻止西蜀与东吴通商的。

而在东吴的商人进驻之后,怪事就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东吴商会的建立,此是为了保护东吴商人的利益,倒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诸葛亮却想不明白,为何东吴商会会如此的财大气粗,在成都城最繁华的地段购置土地,并且修建了奢华的商会大楼。

接着就是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邀请蜀中的官员赴宴,虽然所去的官员并不多,但是其影响却很大。

在宴会上,东吴风的舞蹈令人刮目相看,在那之后,对于东吴风的传闻就此消彼长,在成都城内,传言从未停息过,因此,蜀中的官员们便建议在西蜀范围内推广东吴风,现在,成都城内,家家户户都跳着这样的舞蹈,还美其名曰强身健体。

还有一点就是,宴会上所陈列出来的东吴的国宴,也受到了民众们的推崇,在民众们的强烈要求下,东吴商会的主席请示了东吴的主公,随后便在成都城内建了餐馆,推行东吴的菜肴,其中压轴的一款菜,便是东吴的国宴——百鸟宴!

在诸葛亮看来,虽然这些事情都发展得合情合理,但是却相当的奇怪,根本就不符合诸葛亮的思维逻辑,诸葛亮将所有的事情都看作是“怪事”,却也说不出究竟是如何的怪。

诸葛亮本能的猜测,这应当是东吴的长史杨林的诡计,对于蜀中,比起曹操来,反倒是东吴显得比较可怕一些。

这其实才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北伐的主要原因,若是只看见了曹操这一个敌人,说不定会将更可怕的对手忽略,历史上祸起萧墙的例子很多,结盟之后,向盟友捅刀子的行为也是数不胜数。

打从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对于己方的态度,就好得过头了。

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许己方收获渔翁之利,将整个荆州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东吴方面还鼓励己方去取西川,还送上了西川的军事地图。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东吴都是己方的朋友,可是正是因为这个朋友对己方实在是太好了,引得诸葛亮不得不加倍小心。

现目前,东吴的商人们如过江之鲫一般的涌入了成都城内,使得成都城内非常的热闹。在买进卖出的过程中,民众们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因此,对于与东吴通商之事,民众们非常的赞同。

若是在此时麻痹大意可不是什么好事,好在诸葛亮的兄长在东吴为官,于是诸葛亮便修书给诸葛瑾,询问东吴风及东吴的国宴究竟是何物?

诸葛亮也回书说了,东吴风,实际上是流传自东吴民间的一种舞蹈。在东吴境内颇为流行,却上不了台面,没想到东吴风,竟然也能在成都城内流行起来;至于东吴的国宴,诸葛瑾也只是今年吃到过一次,以往的时候,倒是没有的。

不得不说,诸葛瑾对于自己的胞弟没有疑心,因此便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知了自己的胞弟。而诸葛亮在得到了诸葛瑾的回函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向了东吴的国宴,也就是百鸟汤上。

若东吴风的舞步真的只是流传于东吴的民间,那么大不了便是百姓们的集思广益。可是东吴的国宴,却令诸葛亮生疑。

一般来说,能够被冠上“国宴”的称号,那么定然是会流传许久的。但是按照诸葛瑾的说法,这国宴却是才刚刚兴起的,若真是如此。这东吴的国宴,定会有所蹊跷。

于是诸葛亮便命家丁假扮富人,前去东吴餐馆中品尝东吴的国宴,还特别嘱咐家丁将百鸟汤带一点回来。

原本东吴餐馆里的任何食物,都不允许食客外带的,不过这一次诸葛亮的家丁也使了一点小手段,才将百鸟汤装入器皿中带了回来,诸葛亮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东吴国宴,于是小心的尝了一口。

不愧是东吴的国宴,汤味浓郁,显然是熬了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