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就太危险了。

    心理暗示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心理催眠术。

    而催眠术在心理学科里原本就是一项受人忌讳的“禁术”,越是高端就越容易受人忌讳,因为催眠是真的可以做到杀人不见血的。

    尤其是针对心理素质并不强大的人,心理暗示和催眠所能发挥的作用几乎令人惊骇,若是用文艺一点的说法来描述,那简直就像是可以操作人心的黑魔法和巫术一样,动动手指就能把一个活人变成提线木偶。

    就好像悬疑电影里经常会用到的催眠术杀人,从大银幕上看已经令人感到惊悚,然而现实当中,这样高端神秘甚至称得上恐怖的催眠术却是真实存在的,有些时候甚至比电影里拍出来的还要令人惊悚……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之上。

    只是这种非常规的“生活”,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很少能接触到,即使有好奇心还不怕死的人想要去接触,也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教材——因为这种心理学上的禁术太过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走上犯罪的歧途,国家政/府连可能带来危险的杀伤性刀具都要实施管制,又怎么可能任由这种危险的心理控制术肆意传播?

    只不过,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里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刀具,甚至连厨房里的切菜刀都属于刀具的一种。

正文 第2600章

    正因为刀具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随时随地都有牵连,所以大多数人对于“刀具管制”这种法律条例基本上都是有些了解的,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把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带上公交车,更别提是大人了。

    但是心理学这种新型行业,和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却并不相关,甚至距离得很遥远,大部分人都只是听说过心理学这个名词,却根本不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

    也正因为不了解,也没有实际上的接触,所以大多数人对于专业行业里对待心理学的谨慎和管制也一无所知,对心理学上的种种控制人心的手段还只处在电影和小说里各种神乎其神的描述。

    那些涉及心理学的电影和小说桥段,以大部分观众的眼光来看,确实是很爽很了不起,操纵人心的角色各种牛逼伟大战无不胜,但是看过之后,大部分的观众同样也会觉得剧情很假,角色设定很空洞,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现实生活里也会有电影里那种玩弄人心易如反掌的心理控制。

    没错。

    现实生活里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电影和小说里写的那么夸张。

    但这并不代表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心理控制术就是不存在的。

    相反的,这种操控人心的手法不仅真实存在,而且从理论上来说,真正的心理控制术甚至比电影和小说里写到的更玄幻更夸张,犹如某种蛊惑人心的魔法一般,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在实际操作中做到这一步。

    因为人类的心理本身就是不可控制的,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哪怕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本身,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自然没办法像理论上那样无心无情不带一点杂念的去操作别人。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手法高明的人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手段去控制别人,甚至连催眠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前提必须是,被催眠和被操作的人必须全身心地相信对方,心理上不带任何防备和警惕,完全的敞开自己的内心,实施催眠和操作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像电影里那样完美的控制别人。

    但是这样的做法……不用说也知道有多困难。

    要完完全全的为另一个人敞开内心,绝不仅仅是只有信任就足够了。

    人类的心灵是比大脑更加玄奥莫测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内心存在,人们才能区分出“你我他”,才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旦失去了内心,人们的“自我”也就不存在的,相当于是从心灵方面抹杀了自己的存在。

    这几乎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杀”,却又比自杀生命更加严重。

    至少在试图抹杀自己的生命时,还有机会可以抢救回来,如今的医疗技术发展比起心理学发展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而哪怕不能抢救回来,至少在死去之前的最后一秒,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但是抹杀自己的内心就不一样了……

正文 第2601章

    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灵,人活着就是一具提线木偶,甚至连肉身都只是一堆和鸡鸭鱼狗没什么区别的蛋白质,而且连抢救都抢救不回来。

    打个比方说。

    人失去生命就是一具尸体,而失去内心就是一具植物人。

    在正常情况下,谁会愿意放着自己健健康康的生命不要,去当一具尸体或者植物人呢?

    哪怕在医学范畴里,植物人也是活人,和彻底死亡的尸体还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谁愿意变成一个植物人?

    而且还是永远都不会再苏醒的那种……

    植物人陷入沉睡,意识溃散,对外界的一切感知都消失了,只剩下身体还活着。

    而抹杀了内心的人其实也差不多。

    没有了“心灵”这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人活着也就是一具空荡荡的身体,没有自我的意识,也感觉不到外界的任何东西,这样的存在和植物人又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人类本身就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尤其是在拥有了智慧之后,对于某些可能存在危险的事物,即使人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潜藏在内心里的潜意识也会有所感觉,并且自主的发出抵抗。

    就拿心理学上的催眠术来说。

    有些人心理抵抗力弱,很容易就能进入催眠状态。

    有些人的心里抵抗力却非常强,不仅不容易受到催眠暗示,甚至催眠师都没办法让他进入催眠状态。

    而这种心理抵抗力,通常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性格的隐射,一般性格懦弱自卑、存在着明显缺陷的人,心理抵抗力往往都会偏弱,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就是经受不起打击,玻璃心,稍微有一点磨难就容易一蹶不振,这些其实都是心理软弱的一种体现。

    而一般性格坚韧、乐观开朗的人,心理抵抗力也会更强,面对压力和打击时的承受度也会更高,懂得开解自己,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到一蹶不振的地步。

    当然了,这两种性格隐射也不是绝对的,还有一些人的情况正好是与两者相反的。

    比如看似性格懦弱的人,内心却很坚定,心理承受力也很强大,在平时的生活里不容易看出,可一旦面临危险或困难的时候,他们反而可以爆发出比平时更强大好几倍的潜力。

    还有一种人则正好相反,外表看起来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一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他承担压力和困难的时候,他内心的懦弱和缺陷就暴露了出来,根本没办法扛住责任,更没办法在压力之中站稳自身。

    这样两种人,前者往往在生活里不讨人喜欢,但是关键时刻却很值得人信赖。

    而后者虽然平时讨人喜欢,一起生活也会很开心很愉快,但是一遇到重要问题却完全不能依靠,反而还要抽出更多的心力去照顾他脆弱的内心。

    说简单一点……

    后者只能共富贵,却不能共患难,而前者虽然能共患难,却又不适合共富贵。

正文 第2602章

    两者性格都各有各的优点,但同时也都有着各自难以弥补的缺陷。

    不能说绝对完美,也不能说满身缺点,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是要共富贵还是共患难,两者总归不能共存。

    这样两种性格特质的人其实并不少见,但是整体上来说,能够与人共患难的人,远远要比能够与人共富贵的人少得多。

    如果这样还不能理解,用一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就能一目了然了。

    就好像一个男人,一开始是贫穷而落魄的,一无所有,但是他有一个勤劳能干的老婆,不怕穷也不怕累,全心全意的爱着他。

    夫妻俩一开始的生活无疑是磨难,处处都是窘迫和艰难。

    而在这种磨难的生活里,男人的老婆虽然性格不讨人喜欢,长得也不好看,但她却能一心一意的跟着男人过苦日子,心甘情愿的陪着共患难。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人对自己的老婆还是很满意的,两人的性格互补,恰恰适合当时患难与共的生活。

    但是很快,男人凭借着运气或者自己的能力,变得有钱了,日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