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9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明知道是一条死路,身后又已经退无可退,李世民唯一的选择就是放手一搏,若是成功了,他便能取代李建明,成为唐朝的新太子,甚至未来的新皇帝。

    而若是失败了……结局同样是一个死而已。

    他有什么理由不敢拼命?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李世民才会在他父皇还没有去世之前抢先下手,利用自己手里的兵权武力,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打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个措手不及。

    而这场历史著名的政/治/变/革,最终的结局已经写在了史书上,李世民成功了,然后才有了后来鼎鼎大名的唐太宗。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为这场政/变的失败者,下场自然不会好到哪里。

    就如同李建成上位之后不可能放过李世民一样,李世民上位,同样也不可能放过他,而作为李建成同党的李元吉,命运自然是和他捆绑在一起的。

    但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的理由,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史书上不可能出现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的野心。

    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统领整个唐朝开创贞观之治,足可证明他本身的能力。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而大多数的聪明人,往往是野心勃勃的。

    因为他聪明的头脑注定他不甘于平庸,只要有一点点的欲/望引导,野心很快就会滋生。

    而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

    就算是圣人都会有私心里的欲/望存在,何况李世民还是一位皇子,出生在天潢贵胃的家庭里,距离当时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这样的诱/惑明晃晃的摆在眼前,连圣人都忍不住。

    李世民虽然是一代明君,但很明显,他也是一个有野心有欲/望的正常人,距离无心无情的圣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动了野心。

    而这份野心,便是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逼迫之外,促使他最终走上政/变夺权的主要原因。

    皇权之争成王败寇,本身便无可怨由。

    而李世民作为这场争斗的最终胜利者,自然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心意书写历史。

    所以在他写下的历史中,李建成便是一个好大喜功、暴虐无德的人,李元吉则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跟着李建成为虎作伥,处处逼迫于他。

正文 第2448章 意料之外(892)

    而他自己则是能力过人遭人嫉恨,被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只能发动政/变……

    这就是唐朝史书上留下的内容记载,虽然描述的方式不太一样,但大体意思却是相同的。

    因为玄武门之变太过惨烈,参与的人数也太多,李世民没办法否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按照他的说法,他并不是因为野心才发动政/变,而是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的,他自己也很无奈,所以不能怪他。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错,他杀他们是应该的,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他其实是个大好人。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很眼熟?

    把所有的过错推到对方身上,重点突出自己的无辜和无奈,以此来洗白自己的名声。

    反正在李世民下令重写史书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就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随便他怎么修改都无所谓,死人是不会提出抗议的。

    史书最终所留下的内容,自然就是李世民想让别人看到的,至于真相如何,除了那些无聊的历史学家以外,没有人会去挖根究底的探寻。

    这就足够了。

    史书上很明确的记载着,李建成是一个残暴无德的人,嫉妒李世民的才学,所以处处针对他,把他逼的活不下去只能发动政/变。

    然而,在千百年前的唐朝时期,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是不是如史书记载所说,恐怕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

    而现代人唯一能够知道这件事的渠道,就只有那个时候留下的正史和野史记载,而且谁都不能保证这些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就一定是公平正确的。

    毕竟,史书也是活人写出来的东西,又不是时空机器自动保存。

    不管记录史书的书记官本身是否公正,只要他是个活人,就自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有自身的个人观念。

    而这样的个人观念,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他笔下的荣能。

    比方说,同样的一段历史故事,因为书记官的个人观念和偏见不同,最终记载下来的史书内容可能就大不一样。

    甚至就是在史书记录完成之后,也难保不会有人在事后修改其中的内容,删减或者篡改一部分,导致史书内容记录不全,甚至彻头彻尾就是虚假的。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说清朝时期的雍正皇帝,因为九龙夺嫡的问题,一直都有怀疑他篡改了史书内容,把自己阴谋上位的真相掩盖,换成了名正言顺的登基方式。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怀疑而已……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之久,哪怕后世里的人从各种犄角旮旯的地方翻找出一些枝干末节的线索和痕迹,也终究缺少了决定性的证据。

    所以,哪怕很多人都怀疑雍正皇帝的登基并不光彩,但始终都没人敢斩钉截铁的说出一个结论来。

    史书本身不过是一个死物,用来记录历史曾经发生过多事情,但它终究还是掌握在人手里的东西,是非好坏,都只能任由人的心意来安排。

正文 第2449章 意料之外(893)

    等到千百年后,所有的历史真相都已经湮灭在时光中。

    现代人唯一能接触到历史的渠道,就只剩下各种史书记载以及被时光幸存下来的古董和古物了。

    偏偏史书不一定完全公正,时隔这么多年,那些真正经历过历史剧变的知情人早已经化成了一堆白骨灰烬,谁也没办法把已经死去的人重新召回,询问出历史的真相。

    有资格有能力篡改史书内容的绝不只是唐太宗和雍正皇帝,其他朝代的皇帝如果愿意,同样也可以修改史书内容,哪怕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和黑历史,仅仅只是让自己的形象在史书里更加英明神武一点,恐怕也会有很多的皇帝愿意这么干。

    古人本来就很重视自己的名声,流芳百世、青史留名几乎是每一个有野心的古人的梦想,何况是当时至高无上的皇帝?

    在死亡来临之前,作为普天之下至高无上的掌权者,皇帝想要让自己英明神武的名声深深烙印在史书上,让后世人倍加敬仰,永远的记住他的名字。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野心,同时也几乎是每一个皇帝都会做的事情。

    谁都不会希望在自己死去之后只留下一个臭不可闻的昏庸名声,让后人一提起就觉得恶心,甚至百般唾弃……

    这对相信人死之后会变成鬼魂,在地府接受审判然后轮回转世的古人来说,简直是最严重的惩罚。

    所以哪怕只是为自己的名声着想,小小的篡改一下史书上的内容,对于很多帝王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甚至习以为常的事情。

    只是,他们能够接触并且篡改的史书,往往只有被朝廷承认、有专门的史书官负责记录和编制的那一册,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正史”。但是对于很多民间人士私下记录的各种野史书籍,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一一的修改过去。

    皇帝甚至都不知道还有野史这种东西,因为在古代,有资格撰写史书、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只有朝廷任命的史书官,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私下记录的,一旦被发现就是重罪,往往都是直接处死,更严重一点的甚至会抄家流放。

    所以,在古代很多朝代里,野史这种东西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私货,哪怕记录的不是本朝的历史,都有可能招来罪名以及麻烦,所以即便是偷偷撰写了野史的作者,也不敢轻易告诉别人他写了些什么东西。

    往往要到他们死去很久之后,甚至连他们生活的王朝都覆灭了,这些乱七八糟的野史书籍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或者巧合浮出水面,让后世人能够知晓并看到。

    而野史上所记载的内容,很多时候往往是和正史不太一样的,甚至还有不少的内容记载截然相反,让人目瞪口呆。

    因为时间过去的太久,知情人早已经死去多年,想要探寻历史的人面对着两份甚至多份内容不同的史书记录,谁都不知道究竟哪一份才是真相,亦或者两份都是造假的……

正文 第2450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