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负责人强硬的态度下,夫妻俩也意识到继续闹下去对他们没有好处,即使心里仍旧有些不甘不愿,但最终还是默认了负责人给出的解决方案。
从小儿子出生到现在,几乎就没离开过医院的保温箱,每日的护理费和医药费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医院从人道主义考虑,答应夫妻俩可以暂时赊欠一部分的医药费,但是剩下的另一部分,夫妻俩还得想办法尽快补上,否则医院方面就要采取断药措施了。
事关宝贝儿子的生命健康,夫妻俩自然不敢轻忽大意。
在胡搅蛮缠企图赖账的做法失败之后,他们也看清楚了医院方面的强硬,完全没有要纵容他们的意思。如果继续硬碰硬,他们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极有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这样一想,夫妻俩的脸色顿时就变得萎靡了,低着脑袋一言不发,哪还有之前蹦着高儿叫嚣的模样?
而这前后态度的反差,无疑是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欺软怕硬。
医院方面的负责人很好地将鄙夷隐藏在笑容之下,与夫妻俩谈妥了赊欠的事宜后,便径直离开了。
其他的医生护士也懒得和夫妻俩多说什么,各自散去,忙自己的工作。
夫妻俩来来回回地折腾了一下午,除了延长一点赊欠的时间外,基本上是一无所获,摆在他们眼前的问题依旧没能解决,反而变得更加紧迫。
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儿子在医院里停药的夫妻俩,迫于无奈下,只能暂时把儿子留在医院里,自己则离开医院东奔西跑,希望能想办法筹集这笔医药费。
但这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夫妻俩自己的积蓄早就花光了,女人又因为怀孕的缘故,差不多有一整年没出去工作,家里的所有收入仅仅只是男人上班的那一点工资。
每个月几千块钱,看似是不少,但是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其中还有一个孕妇,以及三个年仅几岁的女儿,这笔钱无论怎么算都是不够用的。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连填饱肚子都很勉强,哪还有闲钱可以存下来当积蓄?
至于早些年攒下的那点存款,也在夫妻俩接二连三的生孩子、种种日常花销中用得一干二净。银行存折上的余额款项,光溜的就像秃子的脑袋,连个毛都没有。
再加上夫妻俩平时做人不地道,刻薄吝啬更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在居住小区还是在工作单位上,人缘都很差劲,几乎没什么朋友,更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们。
至于两人的其他亲戚,那就更不用说了,关系不是一般的糟糕,逢年过节都不怎么走动,更别提是现在这种需要借钱的时候了。
夫妻俩平时做事毫无底线,唯利是图又爱贪小便宜,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或议论,甚至还觉得这样挺好的。
然而,到了现在这种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夫妻俩才真正体会到,人缘和名声是有多重要……
正文 第2104章 意料之外(548)
不管是同住在一个小区里的居民,还是男人工作单位上的同事,甚至是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只要是和夫妻俩有过接触的人,都很清楚他们的德行做派。
说一句人嫌狗憎,完全不过分。
要把自己的钱借给这种人,那还不如直接丢到水坑里,好歹还能听到响声。
借给这对夫妻,十有八九连响声都听不见,立马便“一借不复还”了。
谁家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如果是关系好的朋友,彼此有信任在,那还好说,最起码可以保证有借有还,不会故意赖账。
但是对于夫妻俩这种连朋友都算不上的“邻居”,以及他们众所周知的卑劣人品……
谁敢拿自己的钱打水漂?
夫妻俩离开医院后,一连好几天时间,都在外面东奔西跑。
找邻居,找同事,找亲戚……
甚至是找刚刚认识的人,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性,夫妻俩都找上门了,一边哭穷一边提出借钱的要求,并且再三保证过几天就能还。
这话倒是说得好听,只可惜相信的人一个都没有。
几乎所有被夫妻俩找上门借钱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各种理由,或是委婉,或是直接,但却无一例外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夫妻俩火急火燎的在外面跑了好几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却连一分钱的借款都没有拿到。
甚至因为他们四处找人借钱的动作太大,不少和他们认识的人在听到风声后,都不太愿意见到他们,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甚至连夫妻俩找上门来敲门时,都会假装自己不在家,根本不乐意理会他们。
夫妻俩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来回跑了不知道多少圈,钱没有借到,反倒碰了一鼻子的灰。自己尴尬憋火得要死,也让不少看他们夫妻俩不顺眼的人在暗地里好好笑了一回。
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距离医院要求缴费的时间越来越近,夫妻俩还是没能借到什么钱,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家里的亲戚头上。
像夫妻俩这样的人,自私自利已经到了一定境界,而且不止是对外人,对自己家的亲戚也好不到哪去……
有事没事就想占点亲戚的便宜,又生怕亲戚来占自己的便宜,防他们就像防贼一样。
有事的时候一口一个亲戚叫得热乎,没事的时候翻脸就不认人,这样的“极品亲戚”几个人受得了?再加上平时也不怎么走动,久而久之,夫妻俩和家里亲戚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冷淡下来了,如果不是这一次急需用钱,又实在找不到别人借,他们恐怕还想不起自家那些亲戚来……
女人自己的娘家早就没人了,父母都已经过世,仅有的几个远方表亲也都去了外地发展,十几年没有联系过,如今需要借钱了才想到对方,一时半会却也联系不上来。
男人的老家却在本地,父母都在乡下生活,还有两个哥哥在。
虽说男人的父母七老八十了,病歪歪地没什么钱,两个哥哥也只是普通人,家里条件都很一般。
正文 第2105章 意料之外(549)
但是这样的条件,比起如今穷得口袋叮当响、连儿子的医药费都拿不出来的男人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最起码,男人的两个哥哥都还有一些存款,加起来也足够支付医药费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
因为早些年对赡养父母产生的纠纷,男人和两个哥哥大吵了一架,硬是把年迈的父母扔在乡下,丢给两个哥哥照料,自己却拿了父母以前工作单位上分配的房产,带着老婆回城市里生活,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男人都没有回去看望过父母一次……
两个哥哥对此自然是极度不满,和男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恶劣。虽然是亲生兄弟,但这么多年不闻不问,连个电话都没有,彼此和陌生人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说是仇人也相差不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人想回家找两个哥哥借钱,而且一借就是两个哥哥全部的积蓄,想也知道这有多困难,甚至是毫无可能。
但即使再困难,再没有可能,为了唯一的宝贝儿子,男人也得咬着牙关迎难而上。
谁叫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呢,说是命根子也不为过了。
为了筹齐儿子的医药费,夫妻俩把能找的人都找遍了,也没借到什么钱,就差被逼得去借高/利/贷了。
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一样,满大街都是各种各样的贷款业务,甚至都不需要执照,急需用钱的时候一张身份证就能贷到好几万的款项,虽然这种贷款业务的利息往往都很高,和传统的高/利/贷也没什么区别,只是披了一层好看的皮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这种小额贷款业务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在小儿子刚出生的那个年代,这样的小额贷款业务根本还没出现,夫妻俩想贷款都找不到地方,除非去找高/利/贷。但那个时候的高/利/贷可不会像现在这么“文明”,利息高得吓人,万一以后还不上,可就不止是钱的问题了,而是一家子赔命的问题……
所以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的时候,夫妻俩宁愿想方设法地从亲戚朋友手里拿钱,也不敢轻易去找高/利/贷……
毕竟,儿子虽然很重要,但是比起夫妻俩自己的生命安全,多少还是有些差距的……
为了给儿子治病去借高/利/贷,还不上钱就会报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