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家表现的这么友好,自己这边小气了,省里领导只怕还要有意见。觉得他们不近人情。
于是在省政府和省城市政府的同意下,苏曼这边很快就得到了一块在省城的地皮。
拿了地皮之后,苏曼还特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孙厂长。
孙厂长:“……你们这么快就要建分厂?”
“没呢,就先把地皮拿着。等南平这边再发展一阵子再说。”
孙厂长整个人都紧张起来了,地皮都拿了,那还不是迟早事儿?
这会儿,省城家具厂车间里面,工人们还没上工,正在休息。大伙儿闲着没事儿干,就喜欢听南平来的这个质检主任讲南平的事儿。
他们一开始是有些瞧不起这小县城来的人的。可看人家脚上穿的皮鞋,手上戴着手表,在食堂吃饭,都吃的比别人多,就没人敢瞧不起了。
有人还说蔡主任,这样吃,月底够吃吗?一个主任的工资,能有多少,四十多还是五十?别看不少,可还要养家糊口呢。
蔡主任就道,“我们家全家都是工人,不要我养。我儿子是咱厂里的螺丝工,我爱人是我们食堂里面当临时工。我儿媳妇也是厂里托儿所工作的。”
这可把人羡慕坏了。全家都是工人,省城都没多少这样的家庭。
毕竟人总是比工作岗位多。
一个老师傅就问道,“你是不是和你们厂领导有关系?”
蔡主任道,“啥啊,我们厂里才不搞那一套呢,咱厂里多的是这样的家庭。没办法,谁让咱南平缺人才呢。咱厂里不缺订单,就缺做事的工人,一个月都要招两百多号人呢。”
“哎哟喂。”有人惊呼。
“而且咱厂里待遇也好,咱厂里工人工资和你们差不多,但是每个月都有奖金发。基本上都有。厂领导说了,对咱高要求,咱做好了,就必须奖励我们。有时候忙的时候,一个月拿的奖金比工资还要多。”
又是一阵惊呼。
“咱厂里经常吃猪肉。咱那边养猪多嘛。厂里领导和公社那边买了猪回来,整只的大肥猪啊。那肉红烧哟,炖汤哟……这些供应都比外面便宜一半。还不要肉票。都是厂里补贴咱的。”
一堆人吸溜口水。“这么吃,厂里舍得吗?”
“咋舍不得呢,咱厂领导说了,要保证好身体才能干好事儿。不怕咱吃,只要咱肯干活,吃多少厂里都吃的起。厂里宁愿少赚钱,也不让工人饿肚子干活。”
这话可让人感动坏了,这南平的厂领导真是实在人。
第229章
按照蔡主任这描述,省城家具厂的工人觉得自己这日子过的相当寒碜了。
好久没吃肉了,不是没钱买,是平时压根买不到,去晚了供销社,压根就买不到肉。厂里这边供应也少。要想吃顿好肉,就要去国营饭店。可国营饭店也太贵了。他们虽然也不差钱花,可平时也节省。说给家里买大件还成,为了吃肉花这么多钱,可真舍不得。
都是工人,都是搞家具的,这差距是不是也太大了。
车间的工人听完八卦之后,转身又去和没听过的人吹牛。回家还要和家里人吹牛。说人家日子过的多好多好,咱这省里的还不如人家县城过的舒坦。
还说人家厂里房子住着也舒坦。单身宿舍都是高级配置。人家厂领导特别重视工人,爱护工人。
吹牛的时候都是一阵唏嘘,吹完牛之后,就忍不住感慨,咋就没这么好的命去南平家具厂的。
还有人找蔡主任打听,说家里有孩子没工作的,要是去南平家具厂,能不能进。
蔡主任就直截了当道,“那当然不行呀。咱家具厂招人也是有规矩的,要先进木工学校。而木工学校现在只针对我们南平人,或者职工直系家属。这种跨界招工,手续太繁琐了,县里也不同意的。”
听到这话,大伙儿又是一阵遗憾。还以为说能让自己孩子去南平家具厂当工人。虽然是在县城,可只要过得好,在哪里不都一样吗?
当然,也有人觉得蔡主任在吹牛,觉得南平家具厂就算再好,能考得过钢厂?人家省城钢厂都没那么好的。
蔡主任也没和人争辩。一直等到十一月份,发工资的时候,大伙儿才看出不一样了。
一些工人的工资明显比之前要多。多了好几块呢。这涨工资的事儿也没听人说呀。
有人跑厂里财务部门那边去嚷嚷了。说厂里这是乱来,不尊重集体意见,涨工资都不征求厂里人的意见。
财务部这边头痛的和他们解释,“这是南平家具厂给他们的奖励,他们上个月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南平那边给他们发的奖励。”
大伙儿这才注意到,这些工资多发的人,都是参与代加工南平家具厂订单的工人。
蔡主任也说道,“这有什么稀奇的,我早就说了,咱经常发奖金。”
这还不稀奇?
工人们心里一个个的有些不服气了。
之前参加代加工的这些工人被分配任务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些工人挺艰难。工作任务比平时多,要求还严格,而且还不是给自己厂里做事儿。有些人被分配到了还觉得不公平,有些人没分到,则暗自有些庆幸。
现在发了工资才知道,人家这任务是多了,要求是严格了,可是工资也多了呀。
几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上个月才加工了半个多月呢,就给发这么多奖金,那要是一整个月,该有多少呀。
现在大伙儿算是相信蔡主任之前说的那些话了。
南平家具厂工人工资待遇是真的好。
他们是做不了南平家具厂的工人了,可是给南平家具厂干活,总还是可以的。都是省城家具厂的工人,凭啥自己分的任务就不一样呢?
于是有些人就去找厂领导闹了。一个目的,就是要找活干。
“我们要求公平公正。厂里要征求工人意见。凭什么他们能做,我们不能做。我们是比谁差了吗?我们也是做了多年的老工人了。”
孙厂长听到消息的时候,可气坏了。厂里这么多年都很稳定,怎么现在就闹起来了。
他还准备好好发展厂子呢,这些工人怎么在这个时候闹呢?一听还是为了南平那批单子闹,就更郁闷了。
他一心为了厂里发展才接的单子,就是想让工人们多赚点钱,结果这些工人还只为了自己的想法闹。一点不为厂里想。
省城李副厂长就道,“要不这批单子加工完之后,我们还是不要再接加工单子了。最近厂里经常听人提起南平家具厂的事儿,说他们工人过的好。我担心时间长了工人要闹情绪。”
孙厂长道,“现在说不接了,工人知道之后,还不是得全体都闹?”
吃到嘴里的肉,谁还乐意吐出来。
李副厂长叹气,“这次接单子,还接了个麻烦回来了。”
为了平息工人们的这次争端,孙厂长不得不亲自出面了。“同志们,之前就是随机安排的,厂里没私心,之前这奖金的事儿,厂里也不清楚。”
蔡主任道,“不是啊孙厂长,我们签协议的时候,有这一条。”
孙厂长:“……我的意思是,是厂里没将这件事情告诉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免得有人有私心。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系安排工作,才算公平。但是现在大家既然有了意见,这说明这安排还是不合适,不够服众。所这次我们厂里几个领导商量了,就择优安排。大家既然觉得这是个好工作,那就让优秀的人来做。这回大家就没意见来吧。我相信如果是南平服装厂,他们肯定也愿意让更优秀的人来给他们做东西。”
说起来就更气了,这下子自己厂里的优秀工人都替南平家具厂干活了。
这个安排倒是让众人说不出话来了。倒是还有些人有私心,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肯定安排不上,想要闹。但是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了。
因为全厂的人都盯着,厂里还不能来虚的,经过厂里的层层筛选之后,省城家具厂最优秀的一批老师傅被安排进了这个替南平家具厂代加工的车间里面工作。
蔡主任一看,这些人都四五十岁了,一看就是干了好多年的大师傅。心里也觉得特别满意,还给厂里那边去了个电话,说兄弟单位特别真诚,把最好的工人安排过来给他们加工家具。
苏曼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准备去吃饭的,接到电话连饭菜都不吃了,赶紧问具体情况。问完之后就乐了。
这消息可以说让苏曼十分满意了。这证明她的安排见效了。南平家具厂已经是众望所归了。她觉得还可以去见一下孙厂长,再刺激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