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油,甘油溶于水中流失,脂酸则与水中的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发生皂化生成脂酸盐,脂酸盐形如石蜡,难溶于水而使尸体固定保存下来。这种尸体现象称为尸蜡。
尸蜡先在皮下脂肪组织形成,而后扩延到其他脂肪组织。成人尸体在1~1。5年期间,可完全形成尸蜡,婴尸6~7月即可形成。从发现的尸蜡实例中,全身尸蜡少见,大多数是尸体的一部分形成尸蜡。一个成年人的肢体形成尸蜡,至少需要6~7个月的时间。
在法医学上,单凭尸蜡不能准确判断死亡时间。但是,尸蜡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存尸你上的伤痕、系沟、鸡皮疙瘩和生理、病理特征,这对于识别死者和揭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三、泥炭鞣尸
尸体在酸性的沼泽或土壤中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这种尸体现象称为泥炭鞣尸。这种尸体的皮肤鞣化呈暗色,致密如鞣皮,脏器及肌肉脱水,体积高度缩小,部分蛋白质溶去,骨骼、牙齿因脱钙而变软,容易曲折和切开。这种尸体可长期保存数百年甚至更久。西北欧一带至今己发现约2000年前的泥炭尸体100具。1952年,丹麦掘出一具30余岁男性尸体,据各种技术鉴定和分析,约系2000年前即古罗马铁器时代死亡的。该尸的全尸裸露、毛发与皮肤受沼泽液体浸染呈暗红色,皮肤保存良好,指纹清晰,内脏缩小,骨骼极度脱钙,可以屈曲,宛如软骨,颅骨等被泥炭压扁。1957年,我国浙江省吴兴县杨家埠发掘出一具软尸,其形态特征与泥炭鞣尸相同,但不是在泥炭中形成的,而是发掘于墓穴棺材之中,但其形成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酸性物质作用的结果。
与其他保存型尸体一样,泥炭鞣尸由于可能将生前的一些特征固定下来,因而法医学研究它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14。动物对尸体的破坏
人死后尸体除了要受到细菌作用发生腐败现象而外,还要受到某些动物的毁坏。动物毁坏尸体所造成的啮痕,有时很难区别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给法医学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昆虫对尸体的毁坏
蝇蛆、蚂蚁、蟑螂等多种昆虫都能毁坏尸体,其中最常见的蝇蛆和蚂蚁。
蝇蛆对尸体的毁坏,在法医学检验中比较常见,而且蝇蛆生长迅速,对尸体软组织的破坏很快。在夏季,如果没有防蝇设备,苍蝇即能在死者口角、鼻孔、眼角、外耳道、肛门、外明部、创口等处产卵。这些卵经10~30小时,即可蜉化成蛆。蛆虫能分泌一种溶解蛋白质的液体,使尸体软组织溶解消失,而蛆则从中吸取营养逐渐长大,变成蝇蛹,进而成长为苍蝇。蝇蛆对尸体软组织破坏的速度是惊人的,在夏季,婴儿尸体在6~8日内,成年人尸体在3~4周内,就被蝇蛆吃尽软组织,而只剩下骨骼。
蝇蛆毁坏尸体有蛆虫或蛹壳可见,容易鉴别。另外,根据苍蝇的生活史还可判断死亡时间。这将在后面详细讲述。
蚂蚁蛀食尸体多发生在表皮剥脱或皮肤柔软的部位。有时形成皮肤咬伤,有时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近似方形的组织缺损,切开皮肤,有时可以见到蚂蚁群集。
二、鸟兽对尸体的毁坏
在法医检验中,鼠和犬对尸体的破坏比较常见。老鼠咬伤尸体的特点是:多在眼睛、嘴唇周围,耳廓和其他暴露部位亦可见到。其损伤一般创口不大,创缘不整齐,有锯齿状啮痕,通常较浅,可达皮下肌膜。
犬咬食尸体破坏性较大,有的甚至发生肢体断离。被咬伤的尸体呈撕裂状,创面肌肉纤维不整齐,骨质上可遗留犬齿咬痕;在尸体上可见条状犬爪搔痕,衣服上和现场上可能遗留有犬毛。
此外,乌鸦和鹰等鸟类亦可毁坏尸体。乌鸦和鹰等啄食尸体,可造成皮肤、肌肉缺损,边缘不整,深浅不一,有扭转、撕扯伤痕,有时可见鸟类爪痕。
水中的鱼、蟹类动物,多咬食尸体的突出部位、软组织,可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死后损伤。
15。对死亡时间的神奇推断
在法医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死者的死亡时间,可通过其家属和知情群众容易弄明由的,不需要专门的推断。但是,在无名尸体、江河中的浮尸、杀人碎尸、杀人移尸以及其他死亡时间不明的案件中,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便往往能为分析罪犯作案的时间、确定侦查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内外的法医学研究中,死亡时间的法医鉴定,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其研究方式已从肉眼观察逐步发展到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先进的技术检验。但是,由于尸体变化要受到自身的和来自客观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采用各种方法推断出时间也只是一种大致时间,不是绝对精确的。另外。由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鉴别,都有较大的误差。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因此,死亡时间的鉴定,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目前主要有: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
人死后,躯体的组织、器官对刺激还能发生一定反应。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
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死亡2小时后,则多半只能引起打击处肌肉收缩。死亡超过5小时,一般即不再发生明显的肌肉收缩。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上述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可引起瞳孔反应。死后4小时,在结膜囊内滴入依色林或阿托品等药物,可发生相应的缩瞳或散瞳反应。如将药物直接注入眼房内,则死后20小时,仍可是阳性反应。
汗腺的超生反应:汗腺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作用下,死后30小时内,可有发汗反应。
二、从眼和眼底变化推测死亡时间
眼压变化:正常人的眼压在14~21mmHg之间,死后10分钟可降低为10mmHg,20分钟可降低为7mmHg。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尸体,眼压下降较快,眼球变软。
角膜变化:死后数小时角膜出现斑块状混浊,12~24小时呈半透明状,36~48小时高度混浊,难以透视到瞳孔。尸体的眼睛关闭时,角膜变化要慢得多。角膜变化还在较大程度上受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冰雪里的尸体,角膜可长时间保持透明状态。
用水或生理盐水数滴湿润角膜,然后用眼底镜观察眼底变化,亦可推测死亡时间,但此法仅适用于死后一天之内。
三、根据尸体现象推测死亡时间
面部及四肢发凉、尸斑、尸僵开始出现,其死后经过时间为1~2小时。
尸斑呈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其死亡时间经过3~4小时。
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身出现,角膜微浊,嘴唇开始皱缩,用缩瞳剂、散瞳剂滴眼,瞳孔仍有反应,其死后经过时间为5~6小时。
尸僵高度发展,指压尸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浊,眼结合膜开始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12小时。
尸斑能全部压退,羊皮纸样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浊,巩膜黑斑出现,口腔粘膜及眼结合膜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24小时。
上述几种尸体现象出现的时间,是以春秋季节为基础的,夏季则加快,冬季则变慢。
腐败性腹部膨胀,在春秋季节于死后8~10小时,夏季于死后4~5小时,冬季于死后48~72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绿斑,在春秋季节约于死后24小时,夏季约于死后12小时,冬天死后72~120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血管网,在春秋季节于死后48~72小时,夏季于死后1~2天,冬季约于死后7天开始出现。
头发易于脱落和腐败水泡现象,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5天,夏季于死后1~2天出现,冬季一般不出现腐败水泡。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7天,夏季于死后2~3天,冬季于死后15~30天开始出现。
在盛夏季节,尸体软组织液化消失仅存尸骨,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有蝇破坏的情况下,时间更会缩短。
如果所检尸体在水中,则还有些尸体现象供推测死亡时
手脚皮肤泡软膨胀,呈白色皱缩状的现象,若出现于手掌、脚掌处,则死亡时间在24小时左右;若出现于手背、脚背处,则死亡时间于48小时左右。
手脚皮肤脱落呈手套状的现象,若是出现于夏天的尸体上,其死亡时间为一周左右;冬天为一月左右;春秋天则为2周左右。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