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仙魔-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想到,这回带着弟子来孔庙祭拜,竟然会被拦在曲阜城外。
    这是他们离开扬州城后,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们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只是想要来祭拜孔子而已,李晔连这都不允许。可想而知,他们这一脉儒门传承,日后将不会再有看到光明的机会。
    作为扬州儒门现如今的领头人,张器必须为身后的士子们谋求出路。
    而士子的出路,只能是出仕。
    张器其实想得很清楚,等到这回拜祭过孔子,就到长安去请愿,希望李晔能够对扬州儒门弟子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参与科举的机会。
    张器知道这很难。
    毕竟,扬州儒门曾经在王载丰的带领下,跟李晔为敌,还策划并主导了昆仑之变,将李晔送上仙域——虽然他们至今都不明白,李晔在众目睽睽之下,明明已经去了仙域,为何又会出现在凡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士子的人生格言。
    张器做好了经受诘难的准备。
    但张器没想到,这件事的难度是如此超乎想象。
    不让他们祭拜孔子,就是不承认他们儒门士子的身份,那还有什么后续可言?
    张器必须抗争。
    或者说,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
    自己要带着弟子去祭拜孔子,要向天下人宣告,自己是儒门读书人。
    如果不能,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是死路一条,那也就不在乎什么时候死。
    所以张器没有回答校尉的话,只是固执的向前走。
    校尉双眸开始急剧充血,杀气再也掩盖不住,他冷冰冰的下令:“弩手准备!”
    想起来时将军的吩咐,校尉盯着靠近的张器,还是多警告了一句:“再往前一步,杀无赦!”
    张器没有停步。
    他身后的士子们,也都跟着他跨过了校尉眼中的红线。
    还在扬州的时候,这些士子们以为,天下是他们的,对青州儒门嗤之以鼻。离开扬州的时候,这些世子意识到,天下跟他们已经没有关系。
    儒门士子如果不能投身仕途,如果天下都跟他们没了关系,他们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此时此刻,这些经历过苦难的士子们,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退路。
    他们在张器的带领下,一直向前。
    真正的儒门士子,从来都是不怕死的。
    朝闻道,夕可死矣。
    他们虽然在跟青州儒门的争斗中失败,但也曾在中原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是奉献自己的生命。
    校尉没有再出声,只是拔出了腰间横刀,向前一指。
    咻咻咻的利矢破空声几乎是同时响起,百十支弩矢在闪电间撕裂空气,迎面飞入儒门士子人群。
    噗嗤噗嗤的利矢入肉身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儒门士子扑面倒下。
    就连张器也身中三矢,两支在肩头,一支在肋下。
    校尉瞳孔猛地一缩。
    他当然能够看得出来,眼前这些儒门士子,大部分都有文士以上境界,为首的中心人群中,甚至还有不少文师。
    在儒门中,文士就意味着登堂入室,文师则是鲜有的良才。
    而现在,他们都没有动用修为之力防护自身。
    在一轮弩矢攒射下,倒下的一二十人中,就有多半是文士,其中还有两名文师!
    张器脸色不变,身形仅是顿了顿,就再度迈步前行。
    他眼睛一直盯着前方,却不是看向这些精骑,还是好像透过他们的身体,看到了后面的曲阜城,看到了曲阜城中的孔庙,看到了孔子,看到了儒门的源头与未来。
    他身后的士子们,同样脚步不停。有人扶起受伤的同伴,有人避过同伴的尸体,踩过被鲜血染红的泥土地,继续前行,目光坚韧,神色决绝。
    士子们没有迟疑,校尉同样没有。
    他手中的刀,再度向前一引。
    于是,左右及身后又有百十支利矢飞射而出。
    被搀扶的士子,勉力支撑着走了两步,就被弩箭射中身躯,倒飞出去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了生机;扶着同伴的士子,步了他们同伴的后尘,不是被射伤就是被射杀。
    那些执意前行的身影,注定要经受前路的劫难。他们经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注定看不到雨后的彩虹,只能死在风雨之中。
    但他们铁了心,好像入了魔,前赴后继。
    当校尉第三次举起手中横刀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整军回营。”
    校尉眼神一变,动作没有丝毫迟疑,归刀入鞘,低喝一声“回营”,就率先调转了马头。
    军令在身的时候,他杀光眼前不反抗的士子也不会动容,哪怕事后会反胃;军令撤销的时候,他收军回营也不会有丝毫迟疑。
    张器身上中了五矢,后两支在大腿上,也不知那些骑兵是不是有些同情或者是敬佩他,弩箭竟然没有射中他的要害。
    数百精骑脚踩滚滚烟尘远去后,在士子们面前的官道上,就出现了一个身着官袍的青年官员。
    看到这名官员,脸色纸白张器笑了笑,艰难的拱手见礼。
    不仅是他,他身后的世子们,无论是身上插着弩矢还是没插着弩矢的,无论是身上在流血还是没在流血的,无论动作规范还是无力规范的,都向这名官员行礼。
    官员没有摆谱,紧跟着还礼。
    委实是不能摆谱。
    因为他是张仲生。
    曾经扬州儒门的士子。
    中原之战后,他就和杨行密、孙儒等人投到了李晔麾下,也算是归顺朝廷了。
    “师叔何苦如此?”张仲生看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士子,以及那些中箭后模样悲惨的伤者,不忍的摇了摇头。
    他说的何苦,自然是张器没必要带着昔日扬州儒门中,这群注定无用的书生,用性命来换取一个祭拜孔庙的机会。
    几名士子来到张器身旁,想要帮他拔除弩矢,为他治疗伤势,被他摆手推开,正色看向张仲生道:“老夫身后有八百儒门弟子,没来的弟子还有三千之众。这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安王就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
    不得不说,跟高骈曾经统御过的广袤地域、无数官吏,和众多儒门学舍相比,三千多士子真的太少。然而这是时隔两年后,还聚集在一起的一群士子,不说才能如何,心性至少不会太差。
    张仲生苦笑道:“安王吩咐过,如果你们诚意足够,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对张器等人而言,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好消息。
    然而,张仲生之所以用苦笑的方式述说,就证明这个“诚意”绝对不是等闲。
    眼前倒在地上的二十多具尸体,三十多名伤员,就是“诚意”的必要组成部分。
    对张器等人而言,这是残酷的。
    然而张器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现如今安王掌控天下,说他们是仰人鼻息,那都是高看他们了。他们的生死荣辱,完全就在李晔一念之间。李晔就算杀光他们,也没人能说个不字,毕竟曾经是敌人。
    “安王果然仁慈,我等感念不尽!”张器动容道。
    付出二十几条性命,就能换来扬州儒门一脉的士子,跟青州儒门拥有同样身份,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哪怕自己死了都无怨无悔。
    昔日,道门跟李晔为敌,可李晔并未对道门赶尽杀绝,而是扶持了全真观;昔日,释门跟李晔为敌,李晔也没有灭绝释门,而是扶持了无空释门。
    李晔对待道门、释门的态度,让张器等人意识到,只要他们愿意真心投靠李晔,接受李晔的改造,成为李晔的爪牙,就有可能拥有一线生机与未来。
    这才是他们现在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赶来曲阜想要祭拜孔子的原因。
    进入孔庙祭祀,只是一个由头一个借口罢了。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吸引李晔的目光。如果李晔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那他们就算是付出所有,也会奋力抓住。
    孰料,张仲生却是摇了摇头。
    在张器不解又忐忑的目光中,张仲生沉声道:“安王的确仁慈,但安王的仁慈只对自己人。昔日的扬州儒门一脉,曾经祸乱过大唐社稷,现在要想在大唐拥有士子身份,仅仅是付出几十条性命的代价,远远不够。
    “安王甚至不在乎你们付出多少性命,哪怕你们全都死光,安王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安王在意的是,你们能为大唐立下什么功勋,能为江山社稷立下多少功勋。于皇朝有功者,才能在皇朝拥有身份,才能成为安王爪牙!
    “师叔,我说的够清楚了吗?”
    这番话落在张器耳中,让他陷入沉思。
    只是须臾,他就明白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