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刚说完,便听苏轼道:“镇南王那些儿子都哪去了?很简单,去了‘天龙寺’。保定帝无子,镇南王想不风流都不行,镇南王世子也这样。反倒是他那些女儿,很难说是不是他亲生,例如木婉清。莫问清,秦红棉既叫女儿莫问清,也叫她自己莫问清。不是真的不知道真相,她自己一直在欺骗自己。这也为什么,她想和女儿一起嫁给秦道友。”
王闰之大惊失色道:“开什么玩笑?秦红棉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受镇南王多一些,还是爱……”说到这儿,突然无言可对,发现自己潜意识里早已同意了丈夫的看法。
——同意‘修罗刀’秦红棉有想过母女共侍一夫,一起嫁给秦朝。
真要敢放开了说,甚至还包括‘俏药叉’甘宝宝母女。
“不开玩笑。”苏轼一本正经道:“别人不知道,你难道还不知道——你这小师父虽然长得不是最男人,对女人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至少比镇南王要有吸引力多了!”
王闰之道:“这有什么稀奇。”这话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语气一转道:“你说的这些小师父多半也知道,却不好和我说,只说是狸猫换太子。”
苏轼轻轻笑道:“夫人还不知道吗!保定帝后定是镇南王继位,那母老虎就成了公主。不管她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镇南王说是,不是也是;说不是,是也不是。”
王闰之心中一阵莫名地酸楚,叹道:“如此说来,她这些高傲也还正常,只是有些耍小性子而已,对师父的感情倒是有不少真心。”
苏轼点了点头道:“据说秦道友还在小酒店说书的时候,他俩就已经是这种关系了。患难见真情,这才是最难得。”
王闰之道:“小师父刚下山不久就折服了辛双清,那时木婉清似乎还不知道她自己的真正身世,却已经一天到晚粘着师父不放。”不再称木婉清母老虎,也不再称她师娘。
苏轼道:“木婉清的举动反而显得比较正常,辛双清的行为才比较难解。”
王闰之道:“辛双清这名门大派的掌门,跟师父见面还不到一天就主动献身为奴。外人不知内情,自然很难理解。但就像这些天发生在咱们身边这些大都是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在却顺理成章。有时连咱自己都觉得这很难想象。那些不知内情的人,不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吗?再看辛双清。细细一想,只说她年纪比师父大,不方便跟着师父,不想轻言放弃,便不难下那种决定。虽说她下决定时对师父很不了解,但女人对男人动情,不在于时间是太长还是太短。如果她不能在一天内下定决心,再给她一百天也没用。”
苏轼一声长叹,:“转眼又是几个月,是否还学武,依旧没办法抉择。”
王闰之道:“小师父不是建议你,想办法把书生之气转化为武者之气?”
尴尬之色一闪而过,苏轼解释道:“为夫想学李太白,将诗词之气转为刀剑之气,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王闰之皱眉道:“夫君想学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这,这怎么可能!”
苏轼小声道:“不是学,是创。”
王闰之道:“有那能力都还得那时间。夫君现在一天到晚忙不过来,根本不可能嘛!”
苏轼道:“别人能,我也能。说不能,武功是不能从天而降。”
王闰之道:“这,这,这恐怕很不容易!”心里却说这完全行不通。
苏轼点头道:“这当然很不容易。但我比别人多出那么多资源,有最上乘的武功秘笈作参考,拥有最顶尖的武林高手帮忙。这些都是别人很难得到的东西,当然很不容易。”
王闰之灵光一闪,讶道:“夫君是想创出一门绝世武功,还师父的人情?”
苏轼脸色微红,道:“多还些人情不是天经地义吗?夫人别多想。”
王闰之点了点头,心想:“夫君年青时候的斗志再现,真不知是好还是坏?不过,我都能跟在师父身边新创降龙掌,以夫君的绝顶聪明才智,或许……或许真的……真的也能创出一门绝世武功,至少不输于丐帮‘降龙二十八掌’。虽然别人是先修炼再创,但一开始没武功怎么修炼?世上第一门武功总不能也是先修炼再创造。比起第一门武功,夫君现在要容易太多,修炼前先创一门武功早已不是最难,难的是绝世武功……”
越想脸色越轻松。
心中突然一动,劝道:“夫君不如先从容易的剑法创起,再一层一层地提高,虽然不知何时才能达到六脉神剑的水准,但至少中间耗费的时间没有完全白费。”
“夫人言之有理。虽然得耗费不少的时间,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苏轼边想边说道,“何况,文武之间的转换,总不能以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不如先从理论上开始转换,再虚实转化。总之不可操之过急,就像当年的变法,并非全然不可行,坏就坏在操之过急。越是着急的时候,就越该镇定。现在也是。我们现在修炼武功已经太晚,时间加倍不够用,按理说,时间宝贵,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咱偏偏反其道而行。”
第十八章想说媒一刀一个
王闰之又建议道:“可以让朝云先修炼。”
苏轼深受感动,神色却不动,“夫人真是深知我心。”知道夫人贤淑并不代表夫人不吃醋,这样感激的话说得越多,说明自己对侍妾朝云越重视,对夫人的刺激越深重。
王闰之道:“可以让她先跟着慕容阿碧学武,这样咱更有借口邀请她常来。”
苏轼犹豫了一会道:“最好能先结拜为姐妹,师徒关系不是很适合她们。”
王闰之笑道:“你和小师父想一块啦!”
苏轼疑道:“怎么说?”
王闰之道:“小师父早就想跟我结拜为姐弟,只是担心他那还没结拜的结拜大哥。”
苏轼心想:“你怎不早说?”心里不痛快,更多的却是轻松,笑道:“文武相轻很正常。以现在的社会风气,大部分男人都不愿和女人结拜。”
王闰之小声道:“他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他呢!比起夫君和师父,他这大哥……”
苏轼心知她不习惯说人长短,下面的话越难听越不好说,说些违心的话不如不说。
感叹道:“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有不少相似,想实现远大的理想,更无法分心。他那大哥虽然比较执着于求仙问道,人生目标可谓也远大之极,但他的所作所为根本不配。”
王闰之道:“小师父身边的人没一个简单,也没一个像他。”
苏轼心有感触道:“知已难求。”话虽短。感触却既多且深。
王闰之道:“辽国南院大王大婚将近,要找慕容阿碧结拜,时间可得抓紧了。”既知慕容阿碧和阿朱的关系比一般亲姐妹还亲。还担心她会不去吗?
苏轼道:“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没什么好担心,随缘好了。”
王闰之道:“要说随缘,听说小师父对那‘武林活字典’王语嫣很感兴趣,从大理跑苏州都无缘一见。后来不知因何事大醉一场,接着连那女人也抛在一边。却突然多了个黄蓉,不知是什么关系。像情人不像情人,像夫妻不像夫妻。像兄妹不像兄妹。”
苏轼轻笑道:“夫人这是在想说媒吗?”
王闰之道:“木婉清不能持家,师父家里总需要有个女主人。”
苏轼道:“慕容阿碧不行吗?”
王闰之道:“她只是小妾,不能越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苏轼道:“这倒是真不好找,我在这方面可比他幸福多了。”
王闰之笑道:“能长伴夫君身边,妾亦深感幸福。”
夫妇俩相视一笑。
知已一生难求,贤妻一个难求。好男人一世难求。与秦朝相比。夫妇俩的家庭生活可谓是人间仙境。
养生堂内院,木婉清见自己的刺绣与慕容阿碧比,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气得一剪一剪把手中刺绣剪成十片……百片……千片,仍不肯罢休,最后拿到厨房烧掉,才眼不见为净。
慕容阿碧默默地看着。啥也没说。
不久,木婉清又缠着慕容阿碧学刺绣。慕容阿碧又一针一线,毫不藏私。
秦朝见了,劝木婉清别浪费力气,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武学上。木婉清口头上答应得很好,秦朝一走又继续。慕容阿碧一边教木婉清刺绣,一边给阿朱准备婚衣,忙得不亦乐乎!
木婉清的技艺原本没这么差劲,但无论是谁,一旦太过于追求十全十美,一斤重的包袱都会重若万斤,以至于举步维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越不甘心,越不肯放弃。
简单点说,便是放不开。
心里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