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扭转颓局
让叶秋桐没想到的是,她引er来是为了缓解自己处理“关系户”的压力,但是却让er意外成了向阳校外教育机构的领头羊。
很多家长冲着er里的外国老师,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说跟着洋老师英语能学地道点。
叶秋桐才发现,这时候整个国内教育里,学习外语这块,除了大学,在中、小学、幼儿园这块都没有外国老师进驻。
叶秋桐带着惯性思维,以为教育机构里有洋老师是很正常的事了,接着又发现,其实整个向阳,除了老师接点私活给孩子补习外,正规给孩子补习的教育机构也只有er一家。
好吧,真是占领了市场空白。
叶秋桐立即和俞老师商量,让他拿出个方案来,把向阳的er结合向阳现在学校的分布、还有学生人数,再进行布局。
最后,er在向阳又迅速办起了两家能同时容纳两百多名学生上课的补习机构,抢占了向阳的教育市场。
叶秋桐知道er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事业,于是索性找市政府拿地,准备自己盖教学楼,让三个分校使用,以免在租教学楼的事上受制于人。
迟丽知道大嫂在向阳办教育机构的事,“咚咚”就来找她,说她对办教育机构有兴趣,想去在er做实习老师。
叶秋桐见她有上进心,便根据她的特长,让她去做数学初中的辅导老师。
迟丽也高高兴兴接受了,不过,她也有个要求,说让er开一份实习老师的工资给她。
叶秋桐当然无不应允。
家里从来没有短了小姑子的钱,她自己要打工赚薪水,叶秋桐估计她是想补贴王超家。
因为这样,所以不好再找家里另外开口要钱。
对迟丽这点拎得清楚,叶秋桐还是很欣赏的。
她越来越发现,迟丽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在接人待物方面,迟丽的情商终于上线了。
估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迟丽上辈子也是平稳幸福地过了一生。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迟丽主持操办的慈善基金会“有气”终于被民政厅批复通过了。
“有气”这个名字是叶秋桐取的,表示这些矽肺病人都渴望获得氧气。
叶秋桐把这个消息告诉迟丽时,她十分高兴,这是她独立完成的第一件大事。
“有气”慈善基金会,叶秋桐担任会长,迟丽担任常务副会长,负责主持平时“有气”慈善基金会日常事宜。
慈善基金会接受社会公众的捐款,然后通过矽肺病人递交的申请表,从中每月选取一定数量的病人,无偿进行治疗。
不过,慈善基金会刚刚成立,名气还不大,社会上大家对本土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也抱着怀疑的态度。在大家心里,总觉得慈善似乎是香港、台湾这些发达地区或者欧美国家才有的新鲜事物。
怎么向阳本地就有人办起了慈善基金会?是不是骗钱的?
另外,矽肺病人也不太了解慈善基金会,不懂得申请的流程,而且绝大多数矽肺病人都住在偏远的农村,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慈善基金会可以救助。
一条条一桩桩,都成了横亘在迟丽眼前难以逾越的大山。
慈善基金会试运营半个月后,迟丽觉得自己的心都老了好几岁。
她以前看大嫂操持那么多家公司,还轻轻松松的,平时也听大嫂说了许多实在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她以为不过是操持一家基金会嘛,小试牛刀,有什么了不起的,到时候办得风风火火,让大家见识一下她的本事。
没想到,才上任几天,心就瓦凉瓦凉的。
请了几个大学生上街发宣传单,被人家骂做骗子;基金会也没有矽肺病人来申请……
她请了一个助理,上课时助理顶班,没上课时她也来坐班,结果门可罗鹊,只有她和助理聊天打屁。
这还玩什么啊?
凉菜了。
还想做大业绩给家里人看呢,现在大家肯定在背后笑话她吧?
迟丽十分懊丧。
王超在和她通电话时,发现了她情绪的不对,于是再三追问之下,迟丽说出了这件令她觉得十分丢脸的事。
王超告诉她,可以找叶秋桐求助啊。身边有这么一位能力超强的大嫂,还不懂得向她求助,事后她知道了,肯定不开心。
迟丽在王超的劝说下,也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会遇到挫折,怕也是在大嫂的计划之内了吧?要不然,大嫂当初也不会说这是让自己锻炼锻炼了。
迟丽忐忑地找到了叶秋桐。
果然,听到迟丽面临的困境,叶秋桐给她提了一些建议,迟丽正处在困顿之中,听到大嫂的建议,觉得条条都有针对性啊,顿时豁然开朗。
很快,迟丽在大嫂的牵线搭桥下,和向阳电视台做了一期“有气”专访,介绍了“有气”慈善基金会的性质用途和资金来源、资金监管等情况。
迟丽还带电视台到王超的家乡,水凤凰,采访了那里的六名矽肺病人,让大家看到了他们艰难求生的状况。
向阳电视台是本地唯一的电视官媒,在向阳电视台上发布的新闻,大众者都会觉得具有可信性。
而且,通过这档节目,大家也了解了矽肺病人所处的困境。这档节目,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有气”慈善基金会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迟丽还让水凤凰村的六名矽肺病人申请了慈善基金救助,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治疗,整个过程也邀请电视台介入传播。
看到大部份矽肺病人治疗或者术后状况恢复向好,观众们对“有气”的信赖度也大大提高。大家对“有气”二字,也感触更深。
迟丽还给所有“有气”的员工订制了统一的制服,与慈善基金会的会徽遥相呼应,红黄蓝的颜色,精神醒目,让大家统一制服后上街上分发传单,结果效果意外地好。
因为有了前期电视台的宣传,“有气”的名声已经渐渐打响,又看到员工们出现在街头,大家更觉得这就是身边的慈善基金会了。
员工们分发的传单,大家都接过来认真看,也没有出现过去被骂骗了的现象了。
迟丽这才有了一丝丝就绪的感受。
然而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名接受救助的矽肺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了差池……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家属情绪激动
“什么?基金会外面有家属情绪激动,要来堵门?”
迟丽在向阳大学正在上课,结果呼机一连响了十几个,她又忘了关呼机的信息,被教授的白眼差点没瞪死。
迟丽顶着被教授记进小本子黑名单的危险,赶紧去回电话。
结果,便听到一个噩耗。
“你问我怎么办?啊,该怎么办?你们先把门关上,不要放他们进去。然后再等我电话。”
迟丽一阵慌神,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不过,在员工面前,她还是要做出负责人镇定自若的样子来稳定人心。
反正,她就没见过她大嫂有什么事会慌神的,大嫂?对,大嫂,赶紧给大嫂打电话啊!
迟丽想到了救星。
还好,叶秋桐在办公室里,接到电话,她便对迟丽道:
“你赶紧打车去二院,我也马上赶去,先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再说。”
迟丽被叶秋桐一点醒,好象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马上明白过来,事情发生的根源在于病人,要先解决了病患的问题,就能解决家属的问题。
于是,她放下电话,立即出校门打了一辆的士,向二院赶去。
向阳大学到二院比较近,不过叶秋桐是私家车,不象迟丽打车耽误了时间,所以两个人正好一先一后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市第二人民医院如今医疗设备全部是从国外进口,达到了国家一流的水准,而且这里也有不少洋医生常年进驻交流,本院的医生也每年轮换海外学习取经,因此市二院的医疗水平已经稳居全省前列。
由于名声在外,市二院不光本市的病人,就连省外的病人也都往这里跑,风头之劲,还超过了省里同类水平的医院。
医生和所有吃技术饭的行业一样,看的病例越多,医术愈发精进,对于医生来说,自然是愿意看到病人都往自家医院里跑。何况这家医院待遇优厚,各种奖金不胜枚举,一个普通医生,都能有十几万元的年收入。
这在九十年代,相当于后来百万年薪的收入了,在这里当医生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