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新鲜呢,夏晓兰自己都不怕被骗。她被骗的次数又不少,一次次上当受骗,摸爬打滚重新站起来,才有了上辈子的“夏总”。

    男女感情没有谁骗谁,她反正又不靠着周诚享福,俩人相处高兴就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

    可她这超前的感情观不能对刘勇说,她舅非得教她重新做人不可。

    “先处着呗,反正见面的时间也不多,我现在挺喜欢周诚的。”

    夏晓兰眼巴巴看着她舅,刘勇不松口。

    李凤梅打圆场,“终生大事,可不是要先处一处,不合适再说!”

    夏晓兰就挽着舅妈的手臂摇,刘勇暂时将周诚的事丢在一边,“你跑回来干哈,生意不忙乐?我还说等涛涛放假带他去商都,没想到你先回来了。”

    “我想让舅妈一起合伙开店。”

    合伙开服装店,李凤梅倒是很心动,刘勇不愿意占外甥女便宜,之前提起来就拒绝了的。

    “你本钱不够?我这里可以先挪点给你。”

    刘勇拿回了5000块,一时也没想到可以做啥生意,加上受的伤没好,他可以把手里的钱借给夏晓兰。

    夏晓兰不是来要钱,她手里已经有三千多元,再跑一趟羊城,就够她让店开张。

    “舅妈要是不帮忙,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

    李凤梅摇头,“我得在家带你表弟……”

    刘勇有点心软,他妹子刘芬是啥性格谁不清楚。让刘芬干辛苦活没问题,服装店这种要和人打交道靠嘴皮子赚钱的生意她是真帮不上忙。

    夏晓兰要说带家里赚钱,刘勇觉得自己还不至于要靠外甥女帮忙。

    但夏晓兰可怜兮兮说自己没人帮忙,刘勇就心软。

    可不是没人帮忙么,刘芬顶不上,夏家那边全是烂心肝的,晓兰要扛起母女俩的生计,担子重呢。

    刘勇其实也不想呆在七井村,他是赚过大钱的人,让他拿起锄头从土里刨食,刘勇也没了耐性。夏晓兰和刘芬搬去了商都,刘勇也想去,他还是大男人主义,要照看着妹妹和外甥女。

    “你舅妈和你合伙做生意行,你表弟上学的事儿咋整?”

    夏晓兰想了想,“我们还要找合适的店铺,装修也要花点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争取在商都市找到个借读的小学。其实涛涛现在去商都念书正好,他今年才一年级,商都的小学完全可以替他打个好基础!”

    合伙的事就这样说定了。

    夏晓兰先把李凤梅之前借给她的300元还了,李凤梅也不要她分的利润,说之前两人不算合伙。

    夏晓兰也退了一步,反正今天说好的是合伙,以后赚的钱就要一起分。

    夏晓兰能拿出3000块,刘勇想了想只出2000元:

    “这店还是你占大头,你做主,钱不够再问舅舅要。”

 096:刘勇搬家(4更)

    李凤梅也是风风火火的性格。

    说好要和夏晓兰合伙,她一颗心就飞去了商都。

    于奶奶家不要新的租客,夏晓兰肯定要替舅舅一家三口找落脚的房子。这事儿找胡永才老婆,对方简直轻车就熟。

    “不要离太远的,平房和楼房都无所谓。”

    胡永才老婆很感概,“你们这是都要搬到城里来住?”

    夏晓兰谦虚点头:“乡下日子不好过,到商都谋生要轻松点。”

    也是有点家底了才敢折腾,刘勇和夏晓兰手里各自都捏着钱,不然谁敢把家里的地丢下不管,拖家带口的进城?城里人过日子不像农村能自产自销,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买,坐吃山空过不长久,只能逼着进城的人拼命去赚钱。

    “农民工”这词儿还不流行,极少数出门务工的都是往南边走,商都的个体户还是以城里人居多,夏晓兰和刘勇算是80年代第一批进城谋生的农民。

    胡永才老婆挺羡慕夏晓兰一家的魄力,这年头把家里的田地丢下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并不多。

    个体户赚钱不少,也没见哪个工人丢掉工作去摆摊。

    个体户多丢人呀,再说风吹雨淋还有亏本的风险,拿工资的人是旱涝保收,生活安稳又滋润,有的单位工资不见得多高,福利好啊!吃的用的啥都发,从住房到家里孩子上学,子弟学校能自幼儿园念到高……单位这帮工人生活滋润,人也被养废了,后来大规模下岗潮,昔日的铁饭碗也要从头开始。

    人到年再从小摊小贩做起,比像刘勇这样主动出来闯荡的更心酸。

    当然,胡永才老婆现在还看不到那么远,她嘴上称赞两句,要说让她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干个体户?

    吃饱了撑着!

    最后给刘勇看的房离于奶奶家不远不近,是楼房里的套间,属于商都铁路局的宿舍。

    大家都缺房子住,还能拿出房子来出租的,肯定是有自己门路的人家。房子是夏晓兰去看的,卫生间是同一层楼公用,厨房是独立的,房间加小客厅,说是一室一厅算不上,标准的“一间半”……80年代的房子格局和后世商业楼盘完全不同,80年代的房型是客厅小房间大,客厅就是个吃饭的地方,不像商品房那样每个房间小小的,搞个大客厅才气派。

    房子一个月只要15元租金,房主懒得月月上门催缴,希望能收到一年的房租。

    夏晓兰还想再找找,只有一个房间,舅舅一家三口住着不方便啊。

    李凤梅却很满意,“客厅随便放一张小床就是了!”

    胡永才老婆也奇怪,“那不都是住一起的,大房间里拉个帘子就睡了,你家还是男孩儿。”

    谁家不挤在一起住,也就商都住房还宽裕点,在京城和沪市那种地方,一家人挤一个房间的都有,男女老少不也全睡大通铺。

    再说眼下房子多不好找,也就在铁路局这种单位,年轻人进去就能分到宿舍,才能有空房子出租……要不是下手快,15元一个月的租金,不算便宜,却总有住房紧张的家庭想要。

    涛涛借读的事也赶着搞定,多亏了周诚留下的“彩蝶”烟,这玩意儿送礼太有面子,胡永才牵桥搭线,刘勇送了几条烟,在国营饭店请客吃饭,就在附近小学办好了借读手续。

    农村户口咋啦,不允许农村人有钱?

    李凤梅还养着两头猪,请村里的屠夫来宰杀,七井村的人都觉得稀罕:

    “还没过年,勇子家就杀猪了?”

    “他家两头猪没少喂油渣,提前出栏也很肥,都是180斤以上吧?”

    “怪可惜的,要再喂两个月,会有200斤!”

    200斤的大肥猪不常见,不吃饲料的猪长得慢,只有200斤的猪能出三指厚的肥膘,那样一块肉,谁家管灶台的主妇能买到,可是要得意挺久的。

    几个村民帮忙,把猪的四只脚捆在,抬到长板凳上死死按住,有经验的屠夫一刀捅在脖颈处,白刀子进红刀子处。盆里放了清水和盐,热乎乎的猪血喷到盆里,慢慢就会凝结成猪血旺。

    新鲜的猪血是好东西,北方习惯灌血肠和酸菜一起炖,蜀有名的吃法是肥肠血旺,安庆这边是用小葱炒着吃。

    等猪的血放干净,才用热水烫皮刮毛。

    屠夫带着帮手,很快就把一头猪收拾出来,刘家的猪没有两百斤,也差不了多远。

    红红的肉,白花花的肥膘,看热闹的人不由流口水。

    “勇子家的肉卖不卖?”

    都是一个村儿的,刘勇也不可能卖大家高价,饭桌上难得见油荤,割两斤肉回家解解馋。

    “卖,咋不卖!”

    刘勇是想把两头猪囫囵卖掉,李凤梅说不划算,再者自家也要留点肉吃。那就把两头猪都宰了,边边角角的该送人就送人,多余的肉卖掉,尽量把辛苦喂大的两头大肥猪价值发挥到最大。

    杀了猪,七井村的人才知道,原来刘勇要带着老婆孩子搬到城里住。

    “都是为了家里那混小子上学!”

    刘勇是这样解释的,村里人将信将疑。

    是发大财了?

    家里的田地都不管了,直接托给了别家去种。

    刘勇是真没发财,但刘勇期待着发财,不离开落后的地方,他又能靠啥发财!

    家里的猪和家禽处理完毕,刘勇一家三口带着点猪肉和行李往商都搬,刘勇走得那天,陈旺达的大儿媳真是操碎了心:

    “刘家也飘得太厉害了!”

    赚到点钱,谁也不问你借,至于搬去省城住?

    租个房子容易,城里那样不要钱买。等到明年交公粮和提留款的时候,也不晓得刘家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