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像那在院子里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再买一只凑着,也能算一份菜。
“看到没,没有人回来白吃白喝。等你请谷师傅来,他会帮你计划好再买哪些菜,抠门一点的,请一次客也花不了多少钱。”
动不动就摆10桌饭菜,谁家扛得住?
又不是人人都像夏晓兰这么会赚钱,左邻右舍凑一凑,来吃饭不是把主人家吃穷,是图个热闹。
“受教了。”
人情来往有这么多学问,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夏晓兰又学到了新的方法。
她去请谷师傅帮忙做饭,谷师傅也没有推辞,亲自来看了她家有哪些材料,问夏晓兰要按什么标准待客,怕夏晓兰听不懂,还给她解释:
“酌情增添食材就行,比如你家里有别人送的绿豆,买几根骨头,能熬一大锅绿豆汤。汤里都带着肉味,自然好喝。”
谷师傅给的是省钱的标准。
夏晓兰没太张扬,鲍鱼海参是不可能,上几份肉菜还是行的。
既要让大家吃好,也要把邻居们送来的食材用上,谷师傅心想,就像别人传的,新来的这家真是不缺钱的。做厨子的不怕搞好菜,有好食材,再差都有几分味道。谷师傅怕的恰恰是只有青菜萝卜,主人家却要搞出一桌上档次的席面,那咋可能呢!
赵大爷提着鸟笼看人下棋:
“我说的没错吧,是有来历的,讲究规矩的,不是暴发户,你们放心了?”
下棋的俩大爷翻白眼,明明是姓赵的最关心新邻居,吃了牛肉包子,马上就转了口风,你咋不上天呢!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749:一年之计在于春!(补3)
赵大爷是有点讲究,以皇城人自居。
爱吹吹牛,热心肠,好为人师,京城人好坏的特质赵大爷都有。
热心肠也是不掺假的,他给推荐了谷师傅替夏晓兰家置办酒席,等谷师傅从夏晓兰家出来,赵大爷还关心了下菜单。
“是这个呢,阔气还讲究。”
谷师傅卖关子,就是不拿菜单给赵大爷看,赵大爷心里急呢,指着谷师傅骂:
“给你介绍活儿,你马上就翻脸无情了!”
翻脸无情的谷师傅笑嘻嘻走了,冲着赵大爷挥挥手:“赶明儿谢您两斤烟叶,再给您拎一副猪下水来。”
一副猪下水,是猪大肠和猪心、猪肝、猪肺加猪腰子。
这些叫软下水。
猪头、猪蹄这些是硬下水。
京城人对吃下水没意见,炒肝、卤煮这些都是下水做的,有人嫌肥肠臭,有人就好那一口味道。
“到底给了多少酬金啊,舍得送我一副猪下水?”
赵大爷更好奇了,他是给谷师傅介绍活儿的中人,谷师傅给他谢礼是应该的。
但给两斤烟叶就差不多了,谷师傅偏偏还要加一副猪下水。
猪下水肯定没有猪肉值钱,猪肉一块多,一副软下水,怎么也要10块钱往上走……夏晓兰家到底给了多大的红包,赵大爷好奇的想要趴过墙头看一看,这是要准备满汉全席呢?
第二天一早,赵大爷搬了个凳子坐在自家门口,一边逗鸟一边偷瞄隔壁的动静。
谷师傅的几个徒弟各有分工,搭灶台的,搬桌子放椅子的,还有送食材的。
好家伙,肉是用箩筐装的,一头是猪肉,另一头好像是羊肉,还有两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又有一个大木桶用自行车推着来的,鱼尾巴把桶里的水都溅出来了!
就是始终不见夏晓兰。
赵大爷看了半天,回家啥也没说,中午让他孙子只准用小碗吃面:
“你瞎吃,晚上要后悔的。”
夏晓兰只管出钱的,家里待客她真帮不上忙,也没空。
关慧蛾和周国斌上门是3月3日,正月十二。
请邻居们热闹一下是3月5日,正月十四,把正月十五过大年给错开了。
3月5号吧,还是华清大学新学期报道的日子,夏晓兰一早起床就骑着她那伪装过的旧自行车去学校,虽然还是大一,再报道已经是轻车熟路,夏晓兰很顺利就和307寝室的诸位室友顺利会师!
“晓兰,咱们这是一年没见了!”
苏静把夏晓兰的行李往寝室里拖,“咦,你包太轻了。”
“今年我妈也来京城了,周末我就能回家,不用带多少东西。”
夏晓兰随口一说,苏静张嘴:“你家搬到京城了?”
“家”这个字可不是乱用的,要不是自己房子,一般人不会这样说,“回家”两个字特别有归属感,苏静很敏感。
“搬到京城了,我妈不是在开服装店吗,我在京城念书,她干脆就来京城开店。”
周丽敏在收拾自己衣服,闻言立刻凑过来,“你家店要开在京城?天啊,我的零花钱!”
她捂住自己的钱包,动作十分夸张。
夏晓兰受不了戏精,“打折,咱们寝室要买衣服,全部打折。”
衣服什么价位,去年冬天帮周丽敏带鸭绒服时大家就有概念了。对307寝室的女生来说,夏晓兰家的服装店卖的是高档女装,她们基本上是买不起的。
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谁舍得花几十块买衣服?
只有自己工作后,才下得了这个狠手——杨永红在旁边默默听着,她的职业追求是月工资200元,毕业后不知哪年才能拿这么高的工资,就算达到目标,对杨永红来说,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也太贵了。
她老家乡下,都是自己扯布做衣服。
一件衣服,家里的大孩子穿了,还得传给小的,条件就是这样艰苦,杨永红都过惯了。
也是出来上学,她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那么大,幸好杨永红比较想得开,要是心里偏激了,杨永红肯定过的特别痛苦。
夏晓兰算有钱的,可还有比夏晓兰更有钱的,港商家的儿子年纪没比杨永红大两岁,一出手就几百万捐给华清大学,杨永红要觉得人生不公平,非得自己把自己呕死。
“你们先别惦记着晓兰家卖的衣服,学校评奖学金的名单应该出来了,我听系里师姐说,琤荣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可以重叠发放。”
琤荣集团要发放奖学金了。
杨永红想拿这个,而且它和国家奖学金不冲突,杨永红就更心动。
奖学金这种事,连夏晓兰都没理由拒绝。
难道琤荣奖学金是杜兆辉捐的,她就梗着脖子不要?
傻不傻,钱都捐给华清了,还指定了用途,她要是能选上奖学金,说明她上学期够努力,努力的见证,她为啥不要?反正她妈以前领到安庆一中发的奖学金,比赚多少钱都高兴。
“成绩单出来了?”
“出来了,在班主任那里能查到。”
班主任戴老师神出鬼没,今晚多半要来查寝室,估计到时候就能看到上学期的成绩了。
夏晓兰匆匆把自己的床铺好,“我还要回去一趟,家里有事,我晚上吃了饭再来学校……先通知大家做好准备,这个周末,全寝室都到我家吃饭,我妈亲自下厨。”
307寝室一片欢呼声,闹得隔壁寝室都在探头看。
夏晓兰骑车没有回什刹海,而是去了南锣鼓巷,开学了,她只有没课的时间才能来培训,也不知道这些人学到了多少东西。光死记硬背没用,还得看实际应用。
3月中旬开业,至今也不过只有10天,这10天里,刘芬得南下羊城,和李凤梅一起挑选今年的春装新款。
陈锡良的批发生意肯定要受影响,估计他本人都不太上心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luna的开业上,也就只给陈锡良剩了十来天时间,生产的成品必须要从羊城运到京城,将西单的luna专卖店装满。
搞自己的品牌有多难?
亏得陈锡良有关系,要不第一批货不敢大量生产,一个款只要几十件,制衣厂还嫌麻烦呢。
多了他也不敢下单,一个款几十件,要有两个颜色,数量就翻倍。一个品牌呢,春天的款式有裙子、上衣,裤子,外套等等,怎么样也有几十种单品。
上万件衣服,那是轻轻松松就达到的生产量。
要想在春季把品牌上线,制衣的本钱都是一二十万,还有两家专卖店装修啥的,陈锡良压力很大,夏晓兰同样不轻松,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忙碌的季节####30号欠的三更,终于全部补上了,晚安,明天见~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750:请客的意义何在(1更)
夏晓兰去了南锣鼓巷,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