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晓兰也不能免俗,站在校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安庆一中的孙校长。

    那都是军训前的事了,结果信件特别慢,等到国庆节前安庆这边才收到信。夏晓兰已经在京城开始了新的征程,县一中的孙校长还缅怀在高考的荣光的。

    七月份成绩出来,也才两个多月嘛!

    八月份夏晓兰拿到通知书,还不到两个月呢,孙校长觉得自己这不叫兴奋过头,而是自然反应。

    毕竟,夏晓兰虽然离开豫南去京城上学,她拿下高考状元对安庆县一中的影响,不过才刚刚开始。今年县一中的生源变好了,有些学生原本会在一中和二中之间摇摆,今年直接就报县一中。

    通不过考试的,再回过头去二中。

    这不仅是安庆县的情况,连安庆县周围,河东县都有学生来一中念书。

    孙校长也不是啥学生都收,成绩太差的,他肯定不要的。

    这些学生都是被省状元的光环吸引来的,安庆县一中出了个高考状元,教学水平肯定不低。反正不管咋说,学校在省教育厅也挂上号,今年九月就分配来两个豫南师范学院毕业的新老师。

    因为夏晓兰当时是在阅览室接受的省台采访,省厅虽然没动静,奉贤市教育局却觉得安庆一中的阅览室太寒酸。

    “应该修一个图书馆。”

    教育局的领导这样对孙校长说,孙校长会拒绝吗?当然是很愉快的答应下来!

    图书馆的经费很快就批下来,虽然才开学一个月,现在都破土动工了。这事儿孙校长也和夏晓兰说过,她当时承诺要捐点书给图书馆,这次写信又提了下。

    84年,修一个图书馆要不少钱,把图书馆填满,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发行的《鲁迅全集》,一本单册就要78元,而这一套书,整整有16本!

    要想把这套书买齐,就要花1248元,新华书店购买,价格童叟无欺,没有折扣。

    当然,这是精装书,平装书会便宜一点,比如沪市译文出版社在1980年印的世界名著《简爱》,一本就只要205元。

    买书不便宜,老师工资不高,还是喜欢抠出生活费买书,包括孙校长也是这样,他老婆允许他每个月买本书,价钱不许超过5元,如果要买贵的书,孙校长就只能攒两个月。奉贤市的教育局也不富裕,掏钱给安庆县一中修个图书馆就不错了,怎么也是一栋小楼房,还得给里面配上桌椅板凳,再让教育局把图书馆里藏书的钱也出了,说实话,他们倒是想出,经费有限制!

    “可以倡导大家捐书嘛。”

    家里有啥旧书,可以捐来图书馆,一个人出一本书,慢慢的安庆一中的图书馆就被填满了。

    教育局的领导是这样对孙校长说的。

    夏晓兰当时还没去京城报道,想着图书馆建好了,自己手里应该也有点闲钱,就和孙校长说过,会捐一批书给学校。一批是多少?夏晓兰并没有定,而且要捐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什么书,也得有选择,总要适合高中生看的。

    大概就是些文集、世界名著、教辅资料等等既能开阔眼界,也能对学习起到正面作用的书吧。

    夏晓兰用的是“一批”,当时就说了,孙校长却没有在意。

    这次写信回县一中,夏晓兰又问了一下图书馆的修建进度,看看什么时候捐赠合适。孙校长很是感慨,虽然在谢师宴的时候,夏晓兰就说过她在校外搞得个体经营也能赚到些钱,捐书并不是问题,孙校长还是劝她到华清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业上。

    孙校长想来,夏晓兰所说的“一批”书,不过是几十本。

    如果不选什么精装书,只挑便宜的买,也就是几百块钱。这笔钱,还是在夏晓兰同学的承受范围以内的吧?难得夏晓兰毕业后还没忘记高中母校,就在安庆县一中上了一年学,到校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却不忘一中的培养,孙校长十分欣慰。给夏晓兰回信后,他还把信上的一些内容当着全校师生念。

    这是高考状元对学生们的激励嘛!

    大部分人也的确听得井井有味,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远在豫南省安庆县这种地方,他们到哪里去听这样的经验分享?考华清是不要想了,但是大学那么多,别的学校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下面的学生,也有死死盯着地面的——梁欢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来安庆一中读书,夏晓兰虽然去了京城,这里好像还笼罩在“夏晓兰”的阴影下。

    到处都是“夏晓兰”,班上的老师平时把这个名字挂在嘴里。

    学校的光荣榜上贴着照片和简介。

    学校大门口的横幅还颜色鲜艳的很呢!

    这还不够烦啊,现在还把学生叫到一块儿,连夏晓兰写来的信也要念一念,主题是学习夏晓兰同学的精神,去了华清学习还惦记着母校的文化建设,要给图书馆捐书……梁欢简直要崩溃!她想回河东县去,哪怕在原来的学校,她已经不是分光的梁大小姐,那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听见“夏晓兰”啊。

    考上华清了不起啊?

    能有多好!

    华清大学里,全是成绩好的学生,夏晓兰这样的土包子去了还能像高考那么优秀?

    梁欢就不信那邪。

    信里把华清大学说的再好,指不定在华清过得啥日子呢!梁欢充满恶意的想。

    不这样想,她的自尊心受不了。

    ……

    夏晓兰在华清大学过得如何,不仅梁欢在猜测,夏子毓和王建华也会猜测。今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京城师范学院的学生,也能参加庆典。不过师院就没有仪仗队了,就是单纯的游行队伍。

    夏子毓和王建华都在其中。

    打听到华清的游行规模,王建华还在想,会不会看见夏晓兰?

    新生说不定也要参加游行的,就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他能不能把夏晓兰认出来——当初为了对夏子毓负起责任,王建华选择对夏晓兰放手。那时候他告诉自己,夏子毓比夏晓兰更适合当他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他也没想过,夏晓兰竟然能在一年后考上华清啊!

    王建华的内心,真是极为复杂。

 456:和晓兰差着等级呢(2更)

    亲朋好友,过去的师长,在惦记着夏晓兰,希望她已经适应了华清大学的生活,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有嫌隙,有仇的,则巴不得她在华清大学处处不顺利,失去光环,泯然众人。

    当然,这些人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就说夏晓兰和夏子毓,在80年代初期考进华清和考进师院,家庭背景相似,两人毕业后的起点却不一样。夏晓兰如果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分配工作时绝对能去很好的单位。师院毕业的夏子毓就不同了,有的单位优选华清、京大,中科大的学生也很受欢迎,后面还跟着人大、京师大……京师院么,名字和京师大差一个字,却排的有点远。

    这种差距,王建华有个在高教司工作的亲爹,勉强能拉平吧。

    但夏子毓是没有的,她的家庭背景和夏晓兰岂止是相似,两人分明是同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夏晓兰父母离婚,亲爹夏大军都失踪大半年了呢。夏子毓原本是比夏晓兰强一点,她父母还开了一家小吃店,虽然在分配工作时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家里经济至少还行。

    现在好了,夏大军失踪,夏长征干脆就成了断手的废人。

    夏子毓有这个爹,还不如像夏晓兰那样没有呢,夏大军帮不上忙,现在起码不是拖累啊,夏长征却实实在在拖累着夏子毓。虽然暂时击退了柳珊这个情敌,王广平对她也颇为看重,冉淑玉说要还钱给夏家,并要见一见夏子毓父母。夏子毓想来想去,还是暂时婉拒。

    现在还不行,她爸那样,见面能说啥。

    她妈在京城也没站稳脚跟,跑到王建华父母面前,说不定就把她辛苦建立的一点好感给击碎。

    夏子毓肯定不会对王建华放手。

    补习班的事在王广平面前过明路后,夏子毓也很是飘飘然一番。

    有了王建华帮忙,原本蠢蠢欲动,想把夏子毓撇开,几个人自己搞补习班的师院学生,也变老实了。

    王广平还指望着这个补习班做大做强,好好宣传一番,给儿子王建华铺路,哪会让几个学生起别的心思?他都不用做什么,只要让人时不时去补习班露个脸,师院的学生就知道夏子毓来往的都是些“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