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办公桌上的电话终于响起,吓了孙校长一大跳,他扑过去把电话接起来,老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还是记录,孙校长一边听,一边说,老汪就一边记:

    “重点线494分,本科线460分,专科线427分,一中过线……27人?你是不是搞错了,把本科和专业混淆在一起了!没错?哦哦哦,还有省第一……啊?!”

    老汪记录到关键时刻,孙校长声音颤抖:“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楚!”

    电话那边又再说了一遍。

    孙校长显然听清了,老汪还没听清啊!

    孙校长却顾不上那么多了,他连电话都没挂,抬脚就跑,滑稽的动作像一只猴子在奔跑,几乎是手脚并用。他冲到3班教室,大口喘气:

    “……616分,晓兰同学,你考了616分,全省理科第一!”

    孙校长声音哽咽,把自己给说哭了。

    写的时候想起初中校长了……

 369:一定是同名同姓!(2更)

    616分!

    孙校长情难自禁,在讲台上哭着呢。

    夏晓兰的心却很静,估分的时候她稍微保守了一些,也觉得自己的总分会在600左右,没想到超过600有十几分,1984年理科总分616分,拿豫南省理科状元是毫无疑问的!

    刘芬也得以坐在三班的教室里等候。

    拍毕业照时,刘芬看着女儿夏晓兰被叫到最中间的位置,就站在校长后面,她知道这是种看重。

    这样的看重当然不是因为夏晓兰长得好看,真刀实枪的考场拼杀,阅卷老师还能透过卷子看到学生长相不成?只有分数,用一点一滴汗水累积起来的,才是学生的实力。离开夏家搬到七井村后,夏晓兰说要考大学,那时候她和大哥夫妻咋想的,只求夏晓兰从高一念起,两三年后考个大专,再不济上中专也行的。

    想不到夏晓兰会一次比一次考得好,等到预考前已经是全市第一。

    全市第一,那肯定是要念本科的,还是重点大学!

    预考到高考也颇为坎坷,夏晓兰伤了手腕,刘芬心疼且心忧,高考那几天整夜整夜失眠。估分出来了不算,直到现在,孙校长嘴里说出来的分数才是最终的定额——616分,再不会出错的分数!

    刘芬听见了,又不敢全信。

    真是做梦一般的精力,直到教室的屋顶都快被反应过来的学生们尖叫掀翻,夏晓兰也被推到了讲台上,孙校长就那样淌着泪,又说了一遍:“晓兰同学,616分,你是今年豫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

    比第二名多了足足45分的省状元。

    孙校长是喜极而泣,夏晓兰也被他感染了,被全班尖叫的气氛给感染。

    她好像明白了重生一次的意义,上辈子的一些遗憾,可以被弥补。

    上辈子高考不尽如人意,这一辈子,夏晓兰有了重来的机会,她抓住了,也努力拼搏了,前后两辈子的学习累积,才有今天甜美的收获。看着孙校长脸上还带着泪,夏晓兰不由真诚道谢:

    “谢谢您,也谢谢每一位老师!”

    孙校长这人身上毛病有,耳根子软,容易被骗,但谁是完美的啊。

    作为安庆县一中的校长,他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学校每多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孙校长就像捡了金子那么高兴。

    夏晓兰给孙校长鞠躬,孙校长欢喜的都傻了。

    别的老师都跑来了,夏晓兰考了616分,是让安庆县一中炸裂,估计整个奉贤市教育界都要抖一抖的消息。但分数线也同样重要啊,全校除了夏晓兰同学,还有其他考生嗷嗷待哺呢!

    老汪把消息给带来了,全校27人上了本科线!

    去年只有8个考上本科的,今年却有27人,翻了三倍还多!

    专科上线就更多了,427分的专科线,从前似乎遥望不可及,今年竟然变得简单起来,安庆县一中有76人分数超过专科线。这已经不是安庆县最高水平了,恐怕和奉贤市最好的高中也不相上下。

    孙校长哭了半天,十分不好意思拿袖子胡乱擦了眼泪:“横幅呢,快把横幅挂上去!”

    横幅早就印好了,就等着填数字,比如那条“热泪祝贺我校夏晓兰同学以xxx总分取得84届全省理科状元”,这横幅,就是那个“xxx分”没填呢。

    当然,高考成绩出来以前,夏晓兰估分584分,这个分数能不能拿到省状元说不定,孙校长还很是谦逊的,找人做了一条“全市理科状元”的横幅备用。现在市状元的横幅用不上了,直接挂省状元的横幅!

    说到本科分数线460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分,自然又是一阵惊叹。

    学校今年估计的分数线太准了,学生填志愿的时候不会浪费分!

    前提是,学生对自己的估分也要准确。听到重点线494分,陈庆有点忐忑,他的估分最低可是490分,万一真的差了4分,他想跳河的心思都有了!横幅很快挂了出去,27人上本科线,76人上专科线,远远望着这条横幅,夏子毓心里就有不妙的预感。

    去年她那届,一共只有8个本科生,要不她怎么能受孙校长重视呢。

    这才一年的时间,安庆县一中就能有27人本科上线,专科线更是有76人,未免也长得太快了吧!

    窥视着安庆县一中高考成绩的,可不只是夏子毓,还有藏头露尾的刘芳和梁欢。母女俩找了个借口,从河东县跑来安庆,就是为了查夏晓兰的高考分数。看见挂出来的横幅,刘芳还没感觉,梁欢却很吃惊:

    “去年我们学校才7个本科生!”

    安庆县一中,居然比梁欢的高中多出20个本科生。同样是县城的高中,教学质量居然相差这么多?

    刘芳都动心,“要不,把你转学到安庆来?”

    县与县的距离又不算远,让梁欢来安庆念书,考大学的机会好像大一点。梁欢本想一口拒绝,她才不要住校,和那些乡下来的女生挤一间小屋子,但想到她爸丢了职务后,学校里那些人全变了,梁欢又想换一个新环境。

    她还没有回答刘芳,就见学校门口在挂另一个横幅。

    “咦,这又是庆祝啥?”

    “看看……”

    站在她们这个角度,横幅还有一部分折叠,依稀能见的是“省理科状元”几个字。

    刘芳已经倒吸凉气,瞬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梁欢转学来安庆。

    梁欢向前走了几步,垫着脚跟,“不可能吧,安庆还能有人拿理科状元?”

    不远处,夏子毓也觉得不可能。

    安庆这破地方,也有人能拿理科状元吗?

    她们的消息太滞后了,一个远在京城,另一方则住在河东县。眼下信息传递极为缓慢,没有方便的移动信息端,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她们都不知道夏晓兰在两个月前的预考中已经拿过全市第一!如果知道的话,当她们看清横幅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惊慌,乃至失措!

    “热烈祝贺我校夏晓兰……夏晓兰?”

    夏晓兰是豫南省理科状元!

    是她们认识的那个夏晓兰吗?

    不可能的,夏晓兰怎么会是理科状元,初中毕业后就闲在家里的人,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别人!

    夏子毓被这消息打击的心窍都堵住,喉头一热,一阵咳嗽,竟然吐出一口血!

    刘芳和梁欢坚决不肯信——不看,不听,不信,假的,都是假的!是同名同姓的!

    恰此时,一群人跑着来,从商都到安庆,记者们跑的是这样快。

    扛着长枪短炮,涌入安庆县一中,着急要采访新出炉的省状元!门卫老赵摸着后腰的警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挡住这么多“暴徒”。

    “放我们进去,我是省台的,要采访夏晓兰同学……”

    “我是省报的——”

    “别挤,别挤,我是学校的老师,老赵,快放我进去……我把学生们的成绩单带回来了!”

    二更来了……今天的所有更新我尽量放出来早一点,集中点,免得大家晚上等太久,好了继续码字。

 370:赵老实,孙忽悠(3更)

    雷胜利挥舞着手里的成绩单,老赵一把拽住他手臂:

    “雷老师,您咋才回来?校长都催了好几次!”

    是,之前催促了好几次呢,后来知道上线人数和夏晓兰的成绩,孙校长已然变成提上裤子不认人的渣男,将雷胜利的动向抛在脑后。那些学生的成绩,急什么急呀,省状元在安庆一中,最大的荣耀都拿了,孙校长特别淡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