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夏晓兰周六上午到鹏城,晚上时诸遂洲约她吃饭:

    “这是杜先生的意思。”

    这个杜先生显然是杜兆基。

    这人,总算想起来要“征询”她这个股东的意见了?

    “诸老板,转告杜二少,我会准时到。”

    诸遂洲有点不好意思,“杜先生是个行动派,他想要办的事,我也拦不住。”

    是拦不住,还是不想拦?

    杜兆基是个行动派,诸遂洲也是个激进派,两人肯定是一拍即合。

    夏晓兰笑道:“我一直以为诸老板不是愿意屈居人下的性格,早知道您能接受别人的投资,我一定邀请您共同创业了。”

    诸遂洲真能听杜兆基的吗?

    杜兆基年轻,诸遂洲年长!

    杜兆基出身港城杜家,要创业,杜琤荣甩手就是2000万港币起步金。

    诸遂洲却是沪市普通家庭,辞去公职创业,有商业才能,却没有资本。

    现在商都的亚细亚商场,杜兆基有65。6%,夏晓兰18%,诸遂洲有16。4%,杜兆基要引入其他股东,稀释掉夏晓兰手里18%的股份,这是明晃晃的事。

    那诸遂洲呢,他更没钱可投,能保住16。4%的股份么。

    杜兆基买下朝阳地产时,给诸遂洲留了20%的股份,继续聘请诸遂洲当公司管理者。

    但杜兆基现在要把盘子扩大。

    原本商都亚细亚商场值个4000万,杜兆基能给诸遂洲留16。4%,现在盘子要扩大到1亿,2亿,或者更多,杜兆基还能叫诸遂洲拿16。4%?

    给他留8%?

    那是做梦!

    诸遂洲的16。4%,是因为他本人保留了朝阳地产20%的股份,朝阳地产和夏晓兰一起投资商都亚细亚,诸遂洲才能间接持有商都亚细亚的股份。

    鬼知道,杜兆基要打造的亚细亚品牌,会怎么架构。

    他在朝阳地产每注资一笔钱,诸遂洲的在朝阳地产的股份就会被稀释。公司是在壮大,他这个创始人和管理者的话语权却越来越低……诸遂洲能接受吗?

    从这方面来看,诸遂洲和夏晓兰现在应该有共同的担忧才对。

    大股东要作妖,小股东难道不该抱团取暖?

    夏晓兰只是一个投机客,亚细亚商场能不能搞好,也就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但亚细亚对诸遂洲的意义,就如同夏晓兰拥有的启航。

    那不仅是赚钱的公司,还是属于她的事业。

    夏晓兰一句“屈居于人下”,应该搅动了诸遂洲的心情,电话里诸遂洲声音一顿,随即若无其事道:

    “夏总说笑了,我们现在就是在‘共同创业’嘛。有关亚细亚,杜先生有些新的想法要和你交流下。”

 【第五卷:港岛之灿】1914:建博物馆不耽误赚钱(2更)

    夏晓兰挂了诸遂洲电话,孙春生才和于奶奶说完做衣服的事。

    于奶奶说的一些料子,孙春生都没那个运气见过,十分唏嘘。

    “那我先替您做两身衣服出来,最多两天就给您送来。”

    老太太要等着见客穿,孙春生与有荣焉,这么个老客人,要穿他的手艺见客人,那是对他手艺的认可。

    于奶奶指着夏晓兰,“也给她做几套,款式大方点就行,算在我的账上。”

    孙春生又替夏晓兰量尺寸。

    以前给刘芬做衣服时,也替夏晓兰做过一件旗袍,他其实记了夏晓兰的尺寸,这是看看有没有变化。

    “您这可有点偏心了,不是该给蒂娜做衣服么?”

    夏晓兰开玩笑。

    于奶奶白她一眼,“她缺衣服?人家在美国能穿定制时装,瞧不上华国裁缝的手艺。”

    她眼巴巴做了衣服,蒂娜没准儿嫌款式土气,这就是吃力不讨好。

    于奶奶要把蒂娜给拉拢过来,却没打算低声下去讨好。

    这事儿她自有成算,不用和夏晓兰详细解释。

    “我听见你打电话,是不是商都亚细亚那边,又出了问题?上次我就听仲易说,杜家二少买下了姓诸的公司,他们现在要联合起来欺负你?”

    杜家那样烂糟糟的人家,是经济上够豪门标准了,实际上内里一塌糊涂。

    原配死了多年,不续娶,不把小老婆扶正,是对原配的情意深重?

    狗屁!

    真要情意深重,原配老婆就不能死的那么早了。

    这是只学了旧社会男人的风流,不管旧社会的规矩。

    家里一堆女人,一堆儿女,毫无规矩约束,斗得像乌眼鸡,这样能培养出优秀的继承人?

    杜兆辉怎么样,于奶奶没有接触过,不做评价。

    这个杜二少,从朝阳地产假装不知道45号小楼归属起,于奶奶对杜二少的印象就坏的很:

    “没出息的男人就这样,不肯承认自己失败,输了总想捞本。可他找谁捞本?柿子挑软的捏,不去对付他爸他哥,反而和你过意不去。这种人,就是他不想踢你出局,你也不要长期和他合伙。”

    找合伙人,可以找聪明的。

    但这种聪明不能没底线。

    夏晓兰点头,“今晚看杜兆基怎么说吧。”

    “要不,让你徐叔——”

    于奶奶试探。

    夏晓兰挽着她胳膊,“您想说让徐叔借我钱?徐叔他们不是要盖博物馆么,这不是一笔小钱……借钱倒不用,等徐叔从美国回来,我和他谈一谈。”

    这是想送钱都送不出去。

    于奶奶叹气,夏晓兰是看着油滑,其实有骨气。

    这样的人,她没理由不信任。

    “说起博物馆,你徐叔已经选好了商都一块地皮,也在二七广场附近,他去美国走的太急,没来得及告诉你,我们都希望博物馆可以交给你设计。”

    咦。

    所以她的启航建筑师事务所,要靠人情接到大单了?

    夏晓兰精神一震:“徐叔买了多少土地?”

    “156亩。”

    “……!”

    这么多,还是二七广场那样的繁华地段。

    虽然没有鹏城的地价贵,也不可能太便宜。

    “156亩都文化用地性质?这面积,超过省级博物馆的标准了。”

    夏晓兰嘀咕。

    真要按照省级博物馆标准去建,投资的钱也太多了。

    于奶奶摇头,“怎么可能!现在搞啥文化用地我也不懂,但只搞文化不提钱,私人博物馆怎么养?我让你徐叔多要了地,一部分留着建博物馆,另一部分看情况再说。商都这么个大地方,国家又允许做买卖了,我看发展也差不到哪里去。”

    夏晓兰顿时肃然起敬。

    老太太是有见识的,混到扫大街的地步,不是老太太不够聪明,是以前于家太风光,于奶奶一直被人树立成某种坏典型往死里整,不扫大街她能干啥?

    哪怕后来改革开放,于奶奶年纪也大了,再没有了做生意的心思。一个孤老婆子,赚了钱还招人眼红,还是继续扫大街安全。

    但老太太要愿意想一想,现在做生意的手法,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和解放前也没多大差别。

    打着建私人博物馆的旗号,买下156亩地这个操作,和哈罗德在鹏城投资高尔夫球场是一样的。只不过威尔逊家族有钱,哈罗德一出手就是超过1000亩土地。

    高尔夫球场同样是组合性质,建球场的是体育用地,另一些是住宅用地,加上一些商业用地。

    后世有种说法,把寸金寸土的黄金地段留给博物馆、公园,不用来搞开发,是一座城市对文化和人文关怀的重视——就像纽约的中央公园,那么大面积的公众休憩地,就在坐落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心!如果用来搞开发,它有多么大的商业价值?

    可正因为纽约中央公园不允许开发,公园周围的物业才是硬挺的身份、货币象征。

    纽约的富人们,基本上都住在附近!

    哈罗德的高尔夫球场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华国的经济特区划出了那么大一块用地,随着城市发展,高尔夫球场这块绿茵茵的土地,就是人们从内心渴望要靠近的地方。

    而哈罗德在高尔夫球场周围开发的项目,将会有多大的价值?

    高尔夫球场不一定赚多少钱,但靠着它,其余项目可就赚大了!

    夏晓兰竖起大拇指,“您说得对,搞博物馆也不耽误顺带赚点钱,手里的钱要是用完了,博物馆也没法维持了。”

    如今在商都搞住宅肯定不行,老百姓的购买力不行。

    别说建2000元/㎡的房子,就是1000元/㎡的房子都没人买得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