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原来如此。
杜兆辉真是不要脸,拿这个消息去讨好夏晓兰!
唐元越又有点懊恼,早知如此,他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夏晓兰,要让杜兆辉有机会献殷勤?
“来了就来了吧,一起坐下来谈,我和夏小姐也很久没见了。”
“美国一别也大半年了,唐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
两人从前又没撕破脸,来的路上,杜兆辉会八卦了一下唐元越最近交往的女朋友,夏晓兰琢磨着,唐元越喜欢她的那段儿早该过去了,说话间也没啥不自然的,算落落大方!
唐元越直奔主题,“我叫兆辉见面,主要还是想聚一聚,兆辉忙着琤荣广场的事,我们之间的联系也生疏了。就算没有一起做生意,我们依然是朋友对吗?其次才是说‘亚细亚’的事,我想问兆辉是什么想法。”
杜兆辉也知道唐元越对他不错。
当然,这种不错肯定是掺杂了利益关系,杜兆辉如今也是琤荣集团董事会成员之一,名下有集团5%的股份,说话就是硬气。加上杜琤荣近来做什么都要带着他,他这个‘继承人’的位置日益稳固,再走出来交际,别人不会帮他当无用的花花公子的看待。
唐元越和杜兆基合作有什么意思,上了一艘破船!
“我毋知啦,你在电话里讲的不清楚,老二邀你投资,他是咩说法?”
不仅杜兆辉,夏晓兰也好奇这点。
唐元越也没隐瞒:“杜兆基要打造亚细亚帝国,这是他的原话。他调研了消费市场前景,想从经济条件好的省会城市开始,将亚细亚打造成连锁百货卖场……他要借鉴日本的八佰伴模式,兆辉你这两年没在hk,日本的八佰伴在1984年进入hk市场,第一家店开在沙田,你有无印象?”
杜兆辉瞪眼,“八佰伴我当然知道!”
就是没去购物。
他堂堂杜大少,需要自己逛超级市场?
日本八佰伴非常有名气,连杜兆辉这样的草包也有听说。
唐元越点头,“兆辉都听说,夏小姐肯定也知道了。”
夏晓兰岂止是听过。
如雷贯耳好吗?!
1930年,日本农民出身的和田良平和妻子和田加津一起创办了‘八佰伴’,最初规模非常小,只是一家售卖水果的小型商店。二战后迅速扩张成日本一家连锁超级市场集团,并成功在东京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说这个可能普通老百姓没兴趣,但以和田加津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阿信》,85年在华国中央台播放,收视率爆的一塌糊涂,从日本火到了全亚洲!
到了70年代,八佰伴开始积极进军海外市场。
hk并不是八佰伴对外扩张的第一站,早在进驻hk以前,八佰伴就进驻了巴西、新加坡甚至是美国!
这么说吧,到了90年代,华国的经济开始高速增长,零售业被人重视,凡是华国搞零售的,大多都在学习日本八佰伴。
搞制造的,则是学韩国大宇模式。
然后97年金融风暴席卷而过,八佰伴和大宇一起倒下,华国这边也是一脸懵逼。
八佰伴和大宇都是标杆,是华国诸多同行模仿的对象,偶像都倒下了,让大家咋办啊?!
八佰伴非常牛逼,到了90年代还会进军华国内地,第一家店就开在沪市……全盛时期,八佰伴在全球十几个国家有400多家门店好么。
1997年申请破产时,八佰伴负债高达1600亿日元,以当年的汇率去算,也是超过100亿华币的负债。
是的,杜兆基选中的学习对象八佰伴,和亚细亚倒下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它再庞然大物,它还是倒了!
它倒下的原因和亚细亚差不多,扩张速度过快,又遇到97亚洲金融风暴,再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爆破后的影响,八佰伴倒下的速度比它扩张时还快呢。
“晓兰,你在想什么?”
杜兆辉发现了夏晓兰的走神,夏晓兰看着这张脸,横竖都写着“二”字。
杜兆辉真的没有杜兆基聪明,可是……
夏晓兰喃喃道:“没什么,我觉得杜二少可能缺了点运气。”
【第五卷:港岛之灿】1895:步子太大,会扯到蛋!(3更)
“他长得丑,运气一向不好!”
杜兆辉倒是同意这个说法。
杜兆基要是运气好,怎么会是自己认识夏晓兰呢?
杜兆基那样扑街衰仔,就该和夏子毓混在一起嘛。
“八佰伴的模式是没问题的,就看会不会在华国水土不服,说真的,我收到杜二少的这份计划书,还真的有点兴趣。”
杜兆基可能是运气不好,所以才输给了杜兆辉5%的股份,谁叫杜兆辉有夏晓兰帮助呢。
但杜兆基这人脑子绝对不笨。
想翻盘又不是错误,杜兆基输掉比试后,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在内地的项目上,这在唐元越看来也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不看好内地市场,唐元越在鹏城耗什么?
正因为看好内地,唐元越对杜兆基的想法其实挺有兴趣。
说白了,他既想赚钱,也不想破坏和杜兆辉的友情,才会约杜兆辉见面——大概就是我对这生意很感兴趣,偏偏它又是你弟弟杜兆基发起的,我在加入前给你打声招呼,够讲究吧?
夏晓兰也听出唐元越的兴趣了。
于是夏晓兰也为难起来。
这辈子还是发生了一些变数的,亚细亚商场,多了杜兆基。
诸遂洲强势,杜兆基同样不软弱,这两人到底谁能在经营中占主导地位?
亚细亚由杜兆基管理的话,还会不会像上辈子那样破产……也说不好,杜兆基这不是要学日本八佰伴么,扩张太快的零售业死的快。可不扩张,就能一直经营良好了?
房租上涨,人工上涨,再加上电商的影响,再过30年,实体零售本来就十分艰难,倒闭的也不仅是亚细亚和八佰伴两家——不顺应时代转型,就要狗带,这是铁一般的真理。
为啥大型连锁倒的快呢?
这就像船在航行,船体越大的越难掉头。
它觉得自己规模够大,可以无惧风浪。小浪扑来时,它不理会,小浪就是讯号,大船忽略了这样的信号,等小浪积蓄成大浪再迎头打来,大船再想掉头也晚了!
体积大,任何一个动作都有掣肘,不够灵活!
扩不扩张,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问题是经营者要有敏锐的触觉,不要只是埋头守着自己的生意,要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社会环境变了,就要积极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
杜兆基选的学习对象不太好,再加上有一个扩张狂人诸遂洲。
夏晓兰很难看好亚细亚的前景……更大的投资,不见得就会扭转历史,更有可能是坑了股东。除非杜兆基和唐元越,两人有足够的资金撑过亚细亚的疯狂扩张期。
有吗?
这两人联手的话,倒比上一世的诸遂洲能扛。
唐元越本来没想到夏晓兰会一起来,但既然来了,他又想问一问夏晓兰的意见。
知会杜兆辉一声,是礼貌性的。
问夏晓兰,则是很正经了。
没办法,谁叫夏晓兰比杜兆辉聪明,而且本身就已经是商都亚细亚的股东。
唐元越笑着看她,夏晓兰头皮发麻。
“唐总,我不知道。每一次投资,对生意人来说都是赌博,何时入场,何时离场,能不能承受起亏掉投资的风险,每个生意人的心理期待都不同……我没办法给唐总建议。”
她是持有商都亚细亚商场18%的股份,本来是打算在高点卖掉。
然而今生,先是有杜兆基加入,现在连唐元越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亚细亚还会不会倒,夏晓兰自己都不确定起来。
自己都不确定的事,她怎么能给唐元越建议?
唐元越要是逃过一个大坑,自然会非常感激她。
要是错过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夏晓兰可弥补不了对方。
她见形势不对想卖掉18%的股份时,唐元越会不会跟着她卖?
唐元越也不失望,他和夏晓兰的关系没那么亲近,夏晓兰的确不可能公开表态,劝他别投资,或者加大投资呢。
“这个我理解。我猜就是最近这两天,杜二少应该要找你这个第二股东开门见山的谈了。他的意思,是成立一个新的公司经营‘亚细亚’这个连锁品牌,商都的亚细亚商场,只是‘亚细亚’的第一家商场,夏小姐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早晚都会搬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