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戒指么,夏晓兰出了学校就给戴上了。
周诚求婚的事,告诉过父母,周家其他人还不知道呢!
不过周家人也不傻,周小姑只是先站出来问,其他人也大概是猜到了。
“晓兰姐,这戒指真好看!”
顾思颜叽叽喳喳的。
程敏也点头,“是呀,亮亮闪闪的。”
夏晓兰笑看周诚,周诚在饭桌上端起杯子,“趁着各位长辈和弟弟妹妹都在,我说一件事吧,也算喜事,我向晓兰求婚了,现在初步打算是等晓兰念完大四就结婚!”
周奶奶喜不自禁,“真的?”
比她想的早啊!
她早知道华清建筑系是五年本科制,以为至少还要等两年半,才能看见周诚把孙媳妇给她娶回家。
这陡然提前了一年,周奶奶能不高兴吗?
活到了周奶奶这岁月,再豁达的老太太都盼着家里的小辈早点结婚。
也就夏晓兰太优秀,周奶奶不好意思说这些话,要不早压着夏晓兰领证了。
周诚是她最喜欢的孙辈,她就是偏心的明目张胆,能看到周诚结婚,看见周诚有孩子,老太太觉得自己死也瞑目了——要说重孙辈,其实早就有了,周怡生的女儿嘛。
但对老太太来说意义不同。
周怡的婚姻就不被老太太认可,重孙女的欢喜都淡了好多。
还得等周诚和晓兰生,这俩人都这么好看,还特别聪明,他俩生的孩子得多优秀?
老太太想的有点远!
“别初步打算,你俩要决定了,那就把时间定下来,让我数着日子有个盼头!”
周诚不忍心给老太太泼冷水,但他不能把这压力都丢给晓兰:
“奶奶,只是晓兰认可了我,晓兰家里那关我还没通过呢,所以说是初步打算,先有个计划,再让我慢慢去努力,您看行不行?”
啊?!
晓兰家里还不认可,老太太差点脱口而出问为啥呀。
她孙子长得精神,事业上也很拼。
家里不说给多大帮助吧,绝对不是拖累!
最主要是对晓兰一心一意,就这样,晓兰家有啥不同意的?
孩子么,都是自家看自己优秀着呢。
幸好老太太还有点理智,没有当场问出来。
“好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计划,你跟着操什么心?周诚心里有数着呢!再说,他要想把晓兰这闺女娶回家,晓兰家里会轻易同意了才怪,谁家闺女谁宝贝,人家有考验女婿的标准。”
周老爷子一锤定音。
想让女儿找什么样的女婿,这都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有些女方家希望女婿事业成功,女儿能夫荣妻贵。
有的女方家心想自己女儿就够优秀的,找个同样优秀的女婿可以,那找个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儿的也没毛病呀。
周诚样样都好,就是没办法长久陪伴。
嫁给军人光荣,谁看到军嫂的辛苦了?
还是那话,周老爷子对夏晓兰有单独的敬重,周诚能把这优秀的女孩子娶回家是皆大欢喜,要是一直娶不到……不赖夏晓兰,也不能怪夏晓兰家里人,是周诚做的还不够好!
“周诚,那你可要加一把劲儿,好好努力给晓兰家里看看,小姑等着喝你喜酒呢!”
“二姑也希望那天快点来!”
周诚两个姑姑打圆场,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周诚端起杯子,这杯酒周家人都喝了。
其实老爷子也很高兴,平时被保健医生要求是不能喝酒的,今晚也破例喝了一小杯。
蒋红以前是家里最会找别扭的人,今晚她虽然担心着周怡那边,可一点都没掉脸子,还真心实意恭喜关慧蛾:“他姑说的对,让周诚加把劲儿,这么好的媳妇要是跑了,周诚再找其他女孩子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关慧蛾哭笑不得,“大嫂,你难道觉得我会刁难晓兰呀?你看周诚那么倔,晓兰要不嫁给他,我怀疑他能打一辈子光棍儿。”
两人都走到今天了,关慧蛾再也不怀疑周诚和夏晓兰俩人之间的感情了。
夏晓兰多爱周诚,关慧蛾可能还不确定,但周诚对夏晓兰,绝对是非她不娶的地步。
港岛那点绯闻,让关慧蛾挺不舒服,那是正常人难以避免的情绪。
不过也早就过去了。
她干嘛要给夏晓兰设置障碍呀,人家又不是嫁不出去只能巴着周诚不放——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周诚觉得夏晓兰和其他男人打交道的方式没问题,关慧蛾也不添油加醋!
夏晓兰终于见到了顾正清,要和小姑父谈一谈“雏鹰启航”计划进度,晚饭后,蒋红却先找到她问周怡的事。
“周怡一个人在鹏城,她能对付袁翰吗?万一姓袁的死皮赖脸,又把周怡说的回心转意……晓兰,我这心里总不踏实。”
夏晓兰能理解蒋红的患得患失。
不过她比蒋红乐观点:
“周怡姐都亲眼看见袁翰和其他女人——咳,我想周怡姐以前再爱袁翰,她骨子里还是保留了几分周家人该有的骄傲,这个男人周怡姐是不会要了。您与其担心袁翰,不如担心叶小琼那边。”
【第五卷:港岛之灿】1876:人身安全高于一切(1更)
担心叶小琼太狠了,把周怡给弄的半死不残呗。
夏晓兰其实还让那个罗耀宗跟着周怡,这也是告诉过蒋红和周文邦的事。
蒋红面无表情:
“我不担心,那个小叶不管做啥,都是周怡该受的。”
不担心就不会问了。
担心还是担心的,蒋红是不愿意说出来!
夏晓兰想了想,“周怡姐现在还没有主动告诉家里这件事对吧?她觉得自己能搞定。”
告诉家里,那就太丢脸了!
周怡的心理,夏晓兰能猜到七八分。
这想法当然是大错特错,周家现在是知情,要真是不知情,周怡又一直瞒着不说,等她最终发现不能靠自己解决时,形势肯定恶化到了一定程度!
而事前毫无准备的周家,就处在了被动中。
袁翰这事儿,可不仅是男女情感纠葛那么简单,之前还有杜兆基插手呢。
当然,周怡的大跟头马上就来了,蒋红和周文邦,包括夏晓兰在内的所有人,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周诚也被周文邦和周国斌叫了过去。
他们不是说周怡的事,在这俩人看来,这件事太小了,不值得特意拿出来说。
包括周老爷子。
要说的是周诚要调动去海军陆战队的事!
这关系着周诚未来的发展,一家人肯定要分析,要商量。
夏晓兰安慰蒋红几句,终于找到机会和顾正清说话。
“小姑父,我早就想和您谈一谈了。”
“正巧,我很觉得要和你谈谈,我刚从冀北省回来没几天,给你说一说这个事儿现在的进度吧。第一批试点,我们选了三个省。就把这三个省,看成三个大的片区,共招募120个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其中男学生80名,女学生40名……你知道吧,你们华清大学就有3个,这个计划公布后,各校大学生是积极响应的,不愁没有人愿意去,愁的是愿意去的人太多。”
愿意去的人太多!
顾正清不是开玩笑。
有启航地产的资金支持,加上教育部的补贴,其实只是支教条件艰苦点,但去了的大学生,并不是燃烧自己还要自带干粮。支教生活补贴就相当于每月领工资,按照现在华国的人均收入去看,这份补贴可不低。
这算是解决支教大学生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但报名踊跃,可不是有补贴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就是挺高的,身体里的血未冷,想做点什么,也愿意去付诸行动。
然而越是如此,顾正清就越有压力,计划是夏晓兰提出的,顾正清本人强烈支持,如今他更是成为计划的执行负责人。他要对所有去支教的大学生负责,他不能让大学生们浪费一两年光阴却没有得到正面反馈,也要确保这个计划不会偏离预期——耗费了人力、金钱,以及支教大学生们的宝贵光阴,这计划总要真正有用,真正带来一些变化吧?
改变农村整体教育环境,只靠大学生支教可能吗?
显然是不可能!
改革开放的春风,还吹不到农村地区。
就算知道了改革开放,农民们又能做啥呢,他们只知道分田到户了,除了把全部的力气都用在自家田地里,他们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