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大不小的,能开发个什么?
顶多把现在的小楼推倒,重新往高里盖。
主要还是地方太小,影响夏晓兰发挥……除非这块地能更大一点。
周诚也在替夏晓兰考虑:
“现在想不到,那就暂时留着,你还嫌自己不够忙?这块地放在这里也跑不掉。”
这房子和地,是于奶奶非要给的。
以后的潜力再大,现在商都的房子也卖不了多少钱。
夏晓兰为了寻亲,在美国请私家侦探都没少花钱,周周转转耽误了那么多精力,完全能坦荡收下这份报酬。
和周诚在二七广场牵着手逛了一圈,正巧碰见汤宏恩和刘芬。
这俩人也是来逛街的,汤宏恩一点都不掺和于奶奶家的事,到了商都两天都住市委招待所,刘芬一直陪着于奶奶,汤宏恩好不容易把人哄出来,一下被夏晓兰俩人抓包。
“妈,汤叔,你们咋来了?”
“汤叔叔,刘姨,真巧!”
“晓兰,周诚……”
刘芬有点不好意思,老汤十分淡定。
他是持证上岗的,合法夫妻逛个街不犯法。
周诚这臭小子才是没证儿的,大街上牵手啥的,也就是这两年社会风气变开放一些,三年前严打时候,周诚这样就是流氓罪!
汤宏恩看着两人牵着的手,周诚这厚脸皮,任由未来岳父的眼神把他手背都要烧出个洞了,就是不放开。
“你俩在这里做什么呢?”
汤宏恩问。
周诚腰杆挺的直,“晓兰带我来看看这房子,她说于奶奶把房子当成报酬送给她了,她在想这房子和地皮能不能利用起来。”
所以两人是为了正事过来的。
刘芬也知道于奶奶送房子的事。
“晓兰,你要重新在这上面盖房?”
刘芬有点担心,第一家‘蓝凤凰’服装店就开在这里,后来‘蓝凤凰’一分为二,刘芬去京城重起炉灶,商都这个店面当时是分给了李凤梅的。
刘芬和李凤梅当时是一样的起点。
只是李凤梅性格风风火火,事业心却没有刘芬强。
夏晓兰是全力支持刘芬发展事业,所以京城的‘蓝凤凰’扩张的很快。
而李凤梅则把商都‘蓝凤凰’赚到的钱,全支援给刘勇搞装修公司了。现在‘远辉’的规模这样大,李凤梅撇下了‘蓝凤凰’这个店,自己跑到了鹏城重新加盟了luna。
商都这家店,暂时由李凤梅娘家大嫂经营。
靠着以前的名气,眼下看生意倒还不错,夏晓兰估计,最多再等个两三年,李凤梅从商都这家店里再赚些钱,可能就要把这家店半卖半送的彻底转让给她娘家大嫂。
“妈,您是不是在担心服装店的事?这个倒无所谓,我就算真的要拆了重建,多半还是商业体,店面可以照常租给李家的婶婶。”
亲戚关系是伤不了的。
这块地是黄金位置,叫别人搬去哪里开店都没这里好。
当然,夏晓兰不可能一分钱租金都不收。
钱多也不是这样糟蹋的,是李凤梅在经营还好说,将来要是变成李家人接手,夏晓兰凭啥一分钱不要?
她和李家可没有关系,照拂不了那么远的亲戚,升米恩斗米仇的,还是掰扯清楚好。
汤宏恩打量小楼:
“服装店的事好办,不好解决的是楼上的住户,人家愿不愿意让出来。”
“楼上的住户,是国棉三厂的职工,他们都是暂时住在那里的……”
听了刘芬的解释,汤宏恩也只是笑笑。
基层工作他没少干。
刘芬可能觉得到时候推到重修,别人自己就搬走了,毕竟她就是那样的性格。但对普通职工来说,这是厂里分配给他们住的房子,除非国棉三厂给了他们更好的房,他们才舍不得搬走。
国棉三厂有房可以分配吗?
据汤宏恩所知,任何单位,分房都是一个困难事。
像国棉三厂这样的大单位,福利待遇好,职工上万,修再多的宿舍都不够分的。
吃到嘴里的肉,没谁会轻易吐出来。
夏晓兰被汤宏恩笑的心里发毛:“不会吧,当初可是国棉三厂的袁洪刚厂长说好了,厂里的职工只是暂住。”
合着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她请了一堆烫手山芋回来?
强硬赶人也不可能,来这里住的,还有当初被丁爱珍坑过的工人。在厂里没分到宿舍,要分流到这栋小楼来,都不是在棉纺织厂混的特别好的……再不管不顾的把人赶走,夏晓兰都觉得自己像黑心资本家。
周诚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件事也挺好解决的,趁着徐家父子还是热炤,市里想要叫他们投资,他们也可以提要求,把这栋房子的遗留问题一次性解决掉并不难。”
汤宏恩不由看了周诚一眼。
这脑子转的快,思维也很典型。汤宏恩有个想法,周诚要是不参军,在体制内应该也混的不错。
【第四卷:美国梦】1635:不同意去美国(1更)
满院子都是人。
院子里坐不下,桌子还摆到了街上,反正于奶奶的房子也临街。
夏晓兰三人一回来,就被请到了屋里。
徐仲易哪有空去应酬那些街坊,他还要躲着叫他投资的领导。
对夏晓兰和刘芬,他是有事相求!
“老太太年纪大了,不愿意动弹,也不愿意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我还是希望她能去美国的,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但我一提这个话头,就——”
就差点又被拐杖敲一顿。
那根拐杖不是用来帮助走路的,而是用来施行家法的。
没找到徐仲易时,于奶奶心心念念都是他。
真把儿子找回来,于奶奶又横竖看他不顺眼了。
“接于大娘去美国?”
刘芬第一个舍不得。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她们母女和于奶奶也就是租客和房东的关系。一开始,是母女俩租于奶奶的房子,后来,是于奶奶租她们在京城的四合院……不知何时,彼此的关系模糊了界线,相处出深厚的感情了,徐仲易说要把于奶奶接走。
刘芬能怎么办?
感情再好,那也是徐仲易的母亲,而不是她的,分别20年才母子团聚,刘芬能说不让徐仲易接走么!
但她,真的舍不得于奶奶。
徐仲易还让她去劝,刘芬都难受的说不出话来。
夏晓兰一看亲妈的表情还有啥不懂的。
马上把于奶奶接去美国,是不是太仓促了。
“徐叔,您还是给于奶奶一个适应时间吧,不是要在商都盖一座博物馆,这个肯定不仅是只出钱,你们在商都也要来回跑的,让于奶奶去美国不要那么着急。还有,为什么一定要是美国呢,香港不行么?”
于奶奶是很潮的。
语言关不是问题,那老太太抗拒去美国,就是不想跑那么远呗。
夏晓兰觉得折中一下,在香港也不错。
医疗跟得上,徐仲易也能照顾到。
哪知徐仲易却坚决摇头,“不能是香港,弹丸之地,毫无隐私可言。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下,把老太太送去香港,那就是我的软肋。”
他现在有资格用自己的真名了。
但他还暂时不能摆脱“邱爷”这个身份,就算慢慢脱离,也得花几年的时间……何况徐仲易并不想脱离,倒卖古董不是啥特别光彩的营生,可人一旦尝试过权势,很难彻底放手。
徐仲易也不是圣人。
叫他到如今再两手空空,着实没有安全感。
徐仲易曾拿杜兆辉的“软肋”让对方心甘情愿帮忙,他也怕自己被别人抓住软肋。不仅是于奶奶,徐长乐、蒂娜,他都不会允许他们长时间呆在香港!
这就很难办了,夏晓兰见他态度坚决,只能答应和于奶奶谈谈。
于奶奶是否同意,夏晓兰可没把握:
“您也知道,于奶奶特别有主见,没有人能替她做主,我尽量劝她吧。”
有人找徐仲易过去,徐仲易推辞不过,这里又只剩下夏晓兰三人。刘芬眼睛红红的,有些难受,就是夏晓兰也不太舒服。
道理都懂。
情感要战胜理智不容易,周诚站的近了些,小声道:
“你是不是舍不得于奶奶?那就先别改变,还是和于奶奶住一起呗。你要管别人咋看咋想,管的过来吗?自己舒坦最重要,我不想你难受,也不想看见刘姨舍不得。这件事徐叔的想法重要,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