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店里的货款和个人的钱分两张存折,出了银行门她就把银行存单都交给刘芬。
“妈,您才是这家当家做主的。”
刘芬把存折牢牢捏着,反正她也是个女儿奴,钱让她管,也是夏晓兰要花钱才舍得。
夏晓兰庆幸的是刘芬虽然见识不多,却特别支持她的一切决定。从夏晓兰展现出本事,母女俩的生活越来越好,她才是家里一言鼎的当家人,刘芬就是头老黄牛,夏晓兰说干啥就干啥。
也算是母女俩在齐心协力奔小康呢。
两人在买了些年货,等着和刘勇一家三口一起回七井村。
领走之前,刘芬给于奶奶包了点饺子,蒸了笼包子,还留了一些年货,让于奶奶过年是吃。
“大娘,我们初四就回来了。”
要过年了,于奶奶很给面子嗯了一声,居然没有阴阳怪气。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夏晓兰见她态度好,也加了一句,“您要是有啥事要办的,就找胡永才大哥帮忙,我和他拜托过的。”
于奶奶忍住不耐烦挥手:
“再不走天都要黑了,你们还想留在我家过年?”
等夏晓兰和刘芬真的带着大包小包离开,于奶奶又觉得院子里空荡荡的特别冷清。原来一个人住着也习惯了,这两人搬来才多久啊,离开几天她就不习惯了?
但这个年关,和去年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有包好的饺子,有蒸熟的包子,还有糕糕点点的年货。
去年她一个才不会准备过年的东西。
……
午从商都坐上班车,先到安庆县,出了县城刚好遇见一辆拖拉机,载着几个人跑了一段路,下去四点过就到了七井村。
“勇子回来了?”
“勇子这是在省城发大财了!”
“勇哥,记得来我家喝酒……”
冬天没啥活儿干,要过年了也是家里的女人们忙,男人们揣着手在村里闲逛。有人在小卖部打牌,加上旁边看热闹的,也有二三十个人。
看见刘勇一家子大包小包回来,都纷纷打招呼。
刘勇拆了两包烟,挨个儿的递了烟:
“回头再聊啊,到家还得收拾收拾,到处打扫下。”
有人起哄说大老爷们儿打扫啥卫生,刘勇家有三个女人,收拾屋子可是女人们的活儿。
刘勇摇头:“可不敢,就拿我外甥女来说,她那双手是要拿钢笔写字的,让她打扫啥为卫生啊!”
刘勇也不好说家里虽然三个女同志,却个个都累坏了。
其他人陡然想起来,夏晓兰已经是准大学生了。
“厉害啊,陈庆说晓兰考了有五百多分,期末考试是年级第二?”
“考上大学是一定的了!”
“是不能让大学生干活儿……”
七嘴八舌的,大家也说的热闹,这种时候夏晓兰只需要礼貌笑笑就行。刘芬被大家夸得容光焕发,成为万元户固然很高兴,夏晓兰有出息,刘芬是骨子里都骄傲!她离婚后住在娘家,就怕被别人看轻,看轻刘家,看轻夏晓兰……现在证明离婚没有错,刘芬的腰杆也能挺直。
村里人和她搭话,她声音不大,却能高高兴兴没障碍回应。
刘勇几个人的变化都很大。
才到省城呆了几个月,真的就这么不同?
七井村的人看在眼里,一些人也被勾得心痒痒。
回了家,真的是全家人一起上阵收拾。抹灰扫地,院子里的枯叶,房檐下的蜘蛛网要拿长竹竿打掉。还得把之前收拾在柜子里的被褥和床单重新铺好,不满七岁的涛涛都要帮忙,其他人也不会闲着。
刘勇说第二天要请客,乡下过年讲究个热闹,喊亲近的亲朋好友喝酒吃饭,不仅是七井村的习惯。
全家的女人都得忙活起来。
李凤梅让夏晓兰明天啥都不用管,关上门在房间里看书就行。
提前一天,就要把一些食材给准备好,李凤梅和刘芬在厨房里炸酥肉,姑嫂二人时不时说说话,炸酥肉的香气顺着窗子缝往房间里飘,夏晓兰就算是神仙也坐不住。
刚好刘勇提着一些东西,趁着天暗了要往陈家去一趟,就叫夏晓兰一起。
甥舅两人到陈家快9点,陈旺达刚从镇上喝了酒回来,这几天到处都是请陈旺达吃饭的。
“听人说你们回来了,看样子混的不错。”
刘勇和夏晓兰都穿着新衣服,不说扎眼吧,在七井村这样的乡下也不低调。刘勇就不是锦衣夜行的人,赚到点钱该咋花就咋花,他不摆阔,也不稀罕装穷。
不过听到陈旺达调侃,刘勇还是摸了摸后脑勺。
夏晓兰把给陈旺达带的东西递过去,“陈爷爷,感谢您在旧的一年对我们的照顾,新的一年快到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陈旺达对夏晓兰就很和颜悦色:
“你今年考一个好大学,比啥东西都好!对了,你和你妈的田已经划下来了,我问了一下村里人的意见,也同意把你舅家旁边的一块空地分给你们母女俩当宅基地。”
责任田和宅基地都分到手了?
刚才来陈家真该把她妈带上,刘芬肯定很高兴。
刘勇也高兴,“谢谢达叔,让您费心了!”
152:盖房养老?(417票加更)
152:
人都应该有根。
后世挺多人做生意发了财,也没说把农村的几亩地和破房子丢掉。
衣锦还乡不仅是炫耀,更有华人民族的故土情怀。
有了根,人在外漂泊也不虚,混的再差,还有个回老家的退路。夏晓兰回家告诉刘芬这个消息,她果然很高兴,要不是时间太晚,真的会摸黑去看看分到的田。
刘芬兴奋的大半夜睡不着觉,问夏晓兰能不能在母女俩分到的宅基地上盖房子。
“妈将来就和你舅舅一起养老了。”
夏晓兰无语,“妈,您还不到40岁,说啥养老!”
夏晓兰重生前差不多就是刘芬的年纪,可怜她连个人婚姻大事都没机会解决,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也不敢松懈,并不觉得
153:亲姨你都不认识(447票加更)
一个女人呼痛,夏晓兰的头也痛,她还以为又是谁家来帮忙的女人,抬头一看,却是一家子站在门口。
三十多岁的女人,有点眼熟,夏晓兰敢肯定自己没见过。
女人剪着齐耳短发,脸上还抹了粉,身上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毛呢大衣,不像是乡下妇女。夏晓兰张张嘴,到底没叫出声。
女人仔细一看夏晓兰,反而把她给认出来:
“夏晓兰你傻啦,亲姨都不认识,你妈就这样教你的?”
夏晓兰总算把那怪异的熟悉感和眼前这女人给比配上,可不就是她那个嫁到临县去的小姨刘芳吗?“夏晓兰”记忆里,上次见这个小姨还是七年前,一下子她愣是没给认出来。
刘芳都有好几年没回娘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嫁去了千里之外呢。
夏晓兰这一怔,刘芳已经挤过她走进屋。
小姨夫板着脸,看上去颇有威严……记忆,小姨夫梁秉安是国家干部,几年没见,人家官儿或许更大了,有点架子也是应该的。
“姨父,您往里面请。”
梁秉安听见夏晓兰叫他,才点点头。
“你们表姐,快叫人。”
刘芳和梁秉安生了一女一子,女儿梁欢比夏晓兰小两岁,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儿子梁宇今年才11岁,三四岁时见过夏晓兰,早对这个表姐没了印象。但夏晓兰简直是他见过最好看的人,穿得也好看,比他姐梁欢都体面,梁宇毫不迟疑叫了“表姐”。
和梁宇一比,梁欢就不行了。
16岁算是大姑娘,梁欢自视甚高,没想到被几年不见的乡下表姐给比了下去,她把头扭到一边,跟着父亲梁秉安进了屋。
红花还要绿叶衬,夏晓兰显然就更喜欢有礼貌的梁宇。
梁宇缠着夏晓兰问为啥之前没见过表姐,夏晓兰说自己住在乡下,和梁宇家离的远。梁宇满脸不信,“表姐才不是乡下人,我妈说乡下人都又穷又脏。”
夏晓兰无语,小孩儿懂啥,还不是大人教的。
记忆小姨刘芳的确是嫌贫爱富,都几年没和娘家走动了,不知道忽然回七井村干啥。
夏晓兰领着梁宇进屋,有亲戚上门,她肯定不能再去找陈庆。
先进屋的刘芳有点呆,倒没想到今天刘家有这么多人在。杀鸡宰鱼的,看来是要吃团年饭?她想起了自己上次回娘家,